“都說學醫共情是大忌,可是我有血有肉”,醫生含淚說出的故事,令人破防……

“我讀得了聖賢書,卻管不了這窗外事,心生憐憫的是我,袖手旁觀的是我,共情的是我,無能為力的也是我,這情緒像尖刀一樣不停的刺痛我的心。”
來源 | 醫脈通綜合
作者 | 阿泰
Reddit網站上,一位網友釋出的一張照片曾在各國醫療圈流傳。
據上傳照片的網友介紹,這位急診室醫生在自己19歲的病人搶救無效死亡後,默默的走到了醫院外面……昏暗的路燈下,身穿白大褂的醫生蹲在牆邊,單手扶牆,痛哭流涕。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共情能力太強不適合學醫#,這個話題登上了熱搜榜,引發了業界廣泛討論。
為什麼共情能力太強的人不適合學醫?一方面,因為醫療工作要求醫生對患者的病情要進行冷靜分析,客觀判斷;另一方面,因為對於醫生來說,最累的往往並不只是體力上的消耗,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消耗。每位醫生都曾經歷過面對病人死亡的無力感和悲傷,他們每天面對著惶恐、絕望的人群,承擔著生與死的風險,精神消耗可想而知。
“我讀得了聖賢書,卻管不了這窗外事,心生憐憫的是我,袖手旁觀的是我,共情的是我,無能為力的也是我,這情緒像尖刀一樣不停的刺痛我的心。”
這段話放在醫生身上,更加能夠具象化。
這個熱搜話題下,有很多醫務人員分享自己感悟,其中有一種聲音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都說學醫共情是大忌,可是我有血有肉”。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在醫務人員身上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
@積極的雲朵os:前天我爸爸夜裡十點多回來,站在樓梯口,還穿著工作服,失魂落魄的。我瞅見了,喊他,問他怎麼了,他說有個病人不好,他很難過。飯也沒吃,我給他泡了碗麵。想想真的不值,其實就是份工作,盡力就好,因為事關人命,要退休的人了還跟年輕的時候一樣拼。
@茉莉麟楠:從醫多年,有一件事使我終身難忘。那是二十多年前,一名六十多歲大面積心肌梗死的男性,病情危重,當我告知家屬病危時,他的兩個兒子及三個女兒對我說:醫生我們沒有文化,有些醫療上的事我們也聽不懂,但是我們相信你,相信你的醫術,即使我爸沒有救治過來,我們也不會怨你,你儘管放心大膽治療就是了。經過全力搶救,終因病情過重,患者死亡了。當家屬料理完後事時,病人的五個兒女來到辦公室齊刷刷地跪在我面前致謝,我當時眼淚就下來了,與患者的兒女們抱頭痛哭!我哭的是連續36小時的搶救沒能將患者搶救回來,哭的是天底下還有這麼善解人意的家屬理解我,哭的是悔恨自己技術水平不夠,沒有將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後來,家屬邊走邊回頭致謝離開了辦公室。這件事深深地銘記在我的內心深處,這也是我這麼多年來能夠在急診堅持下來的動力!即使受委屈時想想起這件事,也就釋然了。
@DAN:才上臨床的時候,遇到一例入院後胎死宮內的,我們並無過錯,但我還是難過得掉眼淚,為那個沒能存活的孩子。但是產婦出院那日,夫妻兩人給我送來一盒牛奶,很認真對我說了一聲謝謝。牛奶在辦公桌上放到過期也沒喝,每次加班寫病歷整資料到深夜,總習慣看一眼那盒牛奶。一晃十年了,收到的謝謝很多很多,但產科的辛苦與壓力一次次把我逼到崩潰的邊緣時,總是那一聲謝謝救贖了我。
@蝦子醬y :我輪轉過腫瘤科以後就真的不想定科在腫瘤科……我覺得很壓抑。看到很多善良的人患了癌,我會不自覺的鼻子酸、流眼淚……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真的很痛苦。
醫學的進步是建立在無數血淋淋的教訓和無數屍體上的,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然。我以前認為我不會共情,直到我作為心理諮詢師去幫助患者心理疏導,那種無能為力時想到當年自己的經歷,真的窒息……
2019年實習,新生兒科實習,一個新生兒被家長放棄治療了,我去拔他的管子的時候,他的小手握住了我的大拇指,我哭了三天。
我還記得當時在急診已經上了快兩年班了,其實對搶救無效的事情,已經很平靜了,可是那天晚上來了個很可愛漂亮的一歲孩子,搶救無效走了,她媽媽沒有大哭大叫,只是很平靜的捧著孩子的手放在自己臉上,一遍遍溫柔地叫孩子小名,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孩子的小名:小糖果。那一次是真崩不住了,躲在配藥間哭慘了……
不敢共情,之前在腫瘤科碰到一個爺爺當時天氣比較冷,看著我穿個護士服裡面穿的很薄的樣子,然後下午他就偷偷給我塞了件羽絨內膽,說這是新買的,不髒,然後還給我塞了好多吃的。後面因為腫瘤惡化走了,當時我一個人躲在公共廁所哭了好久。
我那天晚上正在值班,一個我的病人爺爺敲門說:小劉醫生,你還沒吃晚飯吧?我回復還沒有,您找我有什麼事情嗎?他說:我一猜就知道,這是我女兒送來的餃子,你趁熱吃了吧,護士站那裡我也送了一份過去了。當時真的超級感動。他還會給晚班護士送八寶粥去,會逗我們開心。他出院的時候說家裡的獼猴桃就快要熟了,到時候帶一些來給我們吃,謝謝我們的照顧。後來有次到了他複查的日子,老爺子的女兒來了,我問她爺爺怎麼沒來?她哭著說:老爺子腦梗去世了。她提了一袋子獼猴桃給我,說:這是爸爸去世前叮囑我的,說要帶給你們吃的獼猴桃,這是爸爸親手種出來的,可惜他再也吃不到了……
我實習的時候在腫瘤科,早上和媽媽吵架,換水的時候眼睛紅紅的,那個阿姨支起身子,我以為她要跟我說話,我就把身體湊過去,結果她伸了手抱了抱我,說,別難過好孩子。戲劇的是,當天我給她剛換完最後一瓶水,她突然大吐血,然後我就趕緊喊人來急救,最後主治醫生說,不用喊麻醉科了,這個出血量來不及了,整整半個垃圾桶,還有負壓吸引器裡整整一瓶,幾乎把全身血全嘔出來了,腫瘤穿透了主動脈,沒有幾分鐘人就沒了,我哭了好久好久,最後拿了毛巾擦乾淨了她身上的血,那是我輪轉的第一個科室。
我職高在醫院急症室實習的第一天晚上是夜班,我因為興奮陪老師到三點的時候送進來了一個30多歲的女人,她渾身發黃。搶救到最後老師讓我來做心肺復甦,我一邊做一邊眼睜睜的看著她的心率從20變成0。醫生出去時我聽著外面一個男子對醫生說“我們知道救不回來了,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大夫啊謝謝你”,說著說著就大聲哭起來了,我一晚上沒有睡著,我躲起來偷偷哭。我很想救她,可是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只有那種到最後無力迴天的病人,老師才會讓我這種實習生來上手做心肺復甦。可是我真的很難過……
責編|阿泰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