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我從火車站打車,app顯示,2.8公里,費用為2.6萬印尼盧比,差不多12元人民幣,當地平臺收20%~30%提成,跟國內也差不多。
司機看到我有行李,主動下車給我開後備箱,並替我放好行李。
上車後,他馬上關起車窗,開啟空調,我估計,他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捨不得開空調。因為當地交通堵塞,全程開了半小時,堵車的時候,他時不時把目光轉向空調出風口,看他那表情,似乎很心疼這油錢。
不過,我也可以理解,幾年前,中國計程車都是油車的時候,我們的司機也心疼空調費。後來電車普及,司機們才實現空調自由。
一路上,這個司機很熱情,但英語很差,口音很重,我基本聽不懂,話題大概就是,你是哪裡人?來幾天了?去哪裡玩?諸如此類的,說多了,就有點不自然,給人感覺,似乎別有目的。
於是,我敷衍幾句後,就埋頭刷手機。
他的手機是一個很舊的紅米,屏幕布滿裂痕,操作很不靈光,路上他的手機可能卡住了,他低頭滑了幾次,沒反應,正巧,一輛摩托車從前面穿過,差點撞上,他猛一剎車,我的身體瞬間前傾,被安全帶死死勒住,腋下隱隱作痛。
他連忙說,sorry,sorry。
從來沒見過這麼毛手毛腳的司機,我對他的印象更差了。
快到酒店時,司機透過我手機上的翻譯軟體說,火車站停車費要6000。
這不胡扯嗎?App顯示,他從別處開車來接我,從進站,到出站,幾乎沒有停留,這也要收停車費?他是欺負我外國人好忽悠嗎?!我就算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嘛?
我非常堅決地說,No!
他用蹩腳的英語解釋了幾句,我本來就不想聽,這下更聽不進!
他掏出自己的破手機,可能嘗試用手機翻譯,但手機依然反應極慢,他黔驢技窮,抓了抓頭髮,無奈地說,Ok、OK!
然後,他還是下車幫我開啟行李箱,取下行李。

我心想,你當我是什麼人?我也是行走世界多年的老江湖了,這麼好忽悠嗎?!
後來,我跟酒店員工聊天,說起這件事。
對方說,火車站是要收費的,的確是6000盧比,司機沒騙人。
我追問,他是臨時進站,前後不到五分鐘,也收費嗎?
對方點了點頭說,是的!
原來,我誤會那個司機了!
現在回想起來,出車站的時候,他的確停了一下,具體在幹嘛,我沒有注意,我以為,印尼的火車站,應該和國內一樣,短時間停留不收費。
我的腦海裡浮現出司機那苦悶的表情,還有抓耳撓腮的窘態,被人冤枉,卻百口莫辯,最後,他選擇忍氣吞聲,自己承擔6000的停車費。
他5:28接單,5:38進站接我,到達酒店的時候,已經是6:08分,這單前後耗時40分鐘。這樣一算,本來車資就只有2.6萬,減去停車費,剩下2萬,相當於9人民幣,再除去平臺抽傭、燃油費、折舊費,他幾乎沒錢賺。
當時,我認為他是心虛,如果火車站真的收停車費,他應該據理力爭。換作我是司機的話,這6000塊錢,絕對不放過!
然而,他沒有,甚至沒有給我臉色看,依然幫我拿行李。
想到這裡,我無地自容,感覺自己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自認為收入、經歷、學識,都遠超那個Grab司機,然而,我的心態可能不如他,我很容易從負面角度思考問題。
不過還好,東南亞打車軟體Grab有一個補償機制,事後可以給司機打賞,而且平臺不收費用,全歸司機。於是,我給他打賞2萬盧比,表示我的歉意。

旅行最大的意義,其實並不是瞭解這個世界,而是以世界做參照系,瞭解自己。這個世界,不一定就是我們想象的樣子。我們自己,也不一定就是我們想象的樣子。
剛到印尼,機場海關邊檢人員的態度,讓我對印尼人的印象很不好。但後來發現,去過這麼多國家,印尼人的態度居然是最友善的!
我總結出一條個人經驗:在國外,接觸中國旅遊團次數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人態度越差。請注意,是旅行團,而不是自由行,這兩種人區別極大。具體我就不展開說了。
來印尼之前,我對這個國家的期待並不高,但沒想到,印尼人卻成了最大的驚喜。不僅我這樣看,我遇到的中國遊客,也有同樣的看法。
從進入印尼到現在,已經10天了,我們平均每天至少接觸十個印尼人,累計已經超過百人,除了機場邊檢的態度比較冷漠,其他人都很好。
在印尼,無論打什麼車,計程車也好,網約車也罷,每一個司機都會下車開後備箱,替乘客搬執行李。這一點,國內幾乎做不到,最多也就摁一下按鈕,替你開啟後備箱,其餘都是乘客自力更生。

▲ 印尼鐵路服務員

體制內的印尼人,比如,博物館工作人員,警察,教師,軍人,態度也非常好。不僅有問必答,而且總是笑臉相迎。這太不可思議了,這些人的行為又沒有點評機制的約束,為啥態度這麼好?
另外,我去過這麼多國家,沒想到,印尼鐵路的服務是最好的,明明是國企,居然有這麼強的服務意識!也不可思議。
美國公務員的態度,一本正經,比較嚴肅,但絕無肉眼可見的貪黷。美國私企的服務人員,又過於熱情,目的性太強,讓人感覺就是惦記著那點小費。
日本人的服務業過於吹毛求疵,一切按部就班,連笑容都顯得很商業化。
歐洲的服務員,各個像上帝,我連開口提要求的勇氣都沒有,只能默默靜坐,等待上帝在百忙之中,能看我一眼,我還沒點菜呢。
中國香港的服務員,態度可能是全世界最差的,每一張刻薄臉孔的背後,都有心酸的故事。
中國大陸的服務員,要看場合,大部分正規連鎖餐廳的服務員,都不錯。其它行業呢,就像我們的人均GDP一樣,只能說略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東南亞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到目前為止,我去過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印尼。種族,經濟,宗教,差異極大,服務態度卻都不錯。
萬萬沒想到,印尼的態度是最好的,最自然,最親切,熱情中帶著一點點謙卑。這讓我想起一個香港朋友的話,他說,雖然菲傭的態度也不錯,遠超國內的阿姨,但印尼人的態度更好,服從性更高。來到印尼才知道,所言非虛。
寫在最後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印尼負面印象的文章,印尼考察體驗:剛下飛機,我就被噁心到了,閱讀突破25萬,甚至連印尼本土的讀者都在後臺留言,讓我看了很感動,她並沒有反駁我,也沒有攻擊我,而是替她們的國家道歉:

天哪,很抱歉你在訪問印度尼西亞時遇到了不舒服的情況,作為印尼人,我也不喜歡移民局的工作人員,他們制定很多愚蠢的規則。在機場最好使用Grab,但實際上沒有那麼貴,從機場到中央公園可能只需要花費15萬到20萬。而且你初來乍到,最好有個朋友來接你,如果有人惹你,他們可以幫助你。不管怎樣,最好不要給官員小費。
我本以為他是印尼華人,萬萬沒想到,平臺把我的文章自動翻譯成英文,給英語讀者看,看來,翻譯水平還算不錯。
今天就寫到這裡,各位週末愉快。
關鍵詞
手機
司機
印尼人
時候
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