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天,後臺收到一位讀者留言。

讀者的孩子特別優秀,入選了美國數學大聯盟的夏令營,可以到美國參加數學大聯盟的總決賽。
只是這個費用實在是很高,光是夏令營的費用就得5800美元,摺合人民幣得4萬多塊了。如果再加上來回的機票,父母再陪著,這費用就得奔著10萬塊去了。
10萬塊參加一個夏令營,那真是一個天文數字!
當我收到這條訊息的時候,我第一時間是很開心,為這個孩子那麼優異的表現而高興。但開心之後,想到那位媽媽問我的問題,我不禁也陷入了兩難。
機會肯定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如果孩子有這個機會出國看看,去最優秀的學府遊學,和全球最優秀的學生交流,絕對是開啟眼界的一個好機會。
但這一切都取決於家庭的經濟狀況。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那麼讓孩子去美國體驗一下夏令營,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經濟條件沒有那麼寬裕,真沒必要勉強!
說實話,如果指望一個禮拜的夏令營就能學到很多東西,讓孩子有個質的飛躍,那是根本不可能!
也就是說,10萬塊錢一次的夏令營,它的收益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大!
02
以前我被公司調到美國工作的時候,心裡也懷揣著給孩子更好教育的嚮往。
但憨憨在美國上了8年學後,我發現,美國很多基礎教育,其實不如咱們國家,但她們有個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就是對孩子思辨能力的培養!
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科學,她們的教育核心,就是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
我舉個例子,比如憨憨有一堂必修課,叫做“Language Arts”,我們俗稱為語文課,只不過他們的語文課和我們小時候學的語文課,有天壤之別。
憨憨小學語文課用過一套教材,叫做《Wonders》,就是下面這個。

記得有一年,他們的語文課本里有一堂課,叫做“The Great Energy Debate”,意思是“偉大能源的辯論”。

課程的第一部分是單詞,列出了關於“能源”這個主題的相關詞彙。

課程的第二部分是課文,講的就是“The Great Energy Debate”這個主題。

這篇課文介紹了各種能源的發展和現狀,有石油這種傳統能源,也有風能這類新能源。
課程的第三部分是閱讀理解,考核孩子對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

前面三部分給我的感覺是,課程內容是挺好的,課本也很漂亮,詞彙、閱讀,這也是學語言基本的形式,我以前上學時,老師也是這麼教的。
但是到了第四部分,畫風突然就變了!!!
因為課本突然進入了一個叫做“ask and answer”的環節。

在這個環節裡,老師把學生分成了兩組:
-
一組是正方,這一組學生支援用清潔能源代替傳統能源。
-
另一組是反方,這一組學生反對用清潔能源代替傳統能源。
她讓學生們進行辯論,而憨憨“不幸”被分到了反方,他的家庭作業就是回家收集證據,來證明他那“反方”的觀點。
當然,老師也不是讓他們憑空準備,教材裡有專門的“證據收集”環節,讓孩子參考這些步驟去整理他們辯論的觀點。

這個證據收集的工作要做一個禮拜,到下個禮拜,開始提交各自的辯論作業,說出各自的觀點。
03
當憨憨跟我說起這個作業時,我瞬間愣住了。
要知道,那時候全球很多國家已經開啟了關於新能源的戰略,大家都在倡導減少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的使用,而是多使用諸如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
最明顯的,就是馬路上開始出現了很多電動車,而且很多地方的政府都出臺購買電動車的優惠政策,鼓勵大家使用清潔能源。
因此,在我的理解裡,使用清潔能源,是大家的共識!
看到憨憨“不幸”被分到反方,反對用清潔能源代替傳統能源,我不禁對兒子充滿了擔心。
地球人都知道清潔能源好,你這時候跳出來說反對清潔能源,辯論的時候怎麼可能有勝算呢?

04
不過憨憨倒是沒有我那麼多顧慮,他回家後立刻就準備了起來,而我也坐在旁邊,看看他到底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1
第一步,從課文裡採集論點
教材裡有一個部分,叫做“Use Text Evidence”,老師要求孩子能夠根據他們論證的主題,在文章裡抓住“main idea and key details(核心思想)”。

於是,憨憨開始又讀了一遍前面的課文。
儘管這篇課文他之前已經讀過一遍了,可是當他帶著問題去讀時,發現這次對課文又有了新的認知。

比如說下面一段紅框內,講的是人們為什麼堅持使用石油等傳統能源,那是因為想把所有汽車換到新能源,那會十分昂貴。

這就形成了憨憨的第一個論點:將傳統能源替代成清潔能源,太過昂貴!
再比如說下面這一段紅框內,講的是風能(清潔能源一種)的缺點,它電能轉化的效率實在不夠高,一半都不到。

這就形成了憨憨的第二個論點:當前清潔能源的效率並不高!
這麼一來,憨憨第一步任務,從課本里採集論點總算是完成了。
2
第二步,從書本外的資源採集論點
光是從書本里找的論點還不夠,那怎麼讓論點更完整,寫出的內容更有信服力呢?
比如憨憨第一個論點“用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太昂貴了”,光是這麼一句話不夠,他得需要點證據佐證這個觀點才行。
這就需要他做更多的調研工作了。
於是,他開始Google搜尋答案,比如下面這個就是他搜尋的內容。

而下面這個資料,就是他收集到的美國能源使用分佈表。

其中石油、煤炭、天然氣這類傳統能源佔比高達65%,有大量的工廠生產它們,有大量的設施使用它們,這些行業更是關係著成百上千萬人的就業。
透過這些證據,憨憨就得出了他的觀點:“用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實在太昂貴了,牽扯到很多行業,以及很多人的就業,因此不贊成!”
05
上面這個作業,憨憨足足準備了一個禮拜的時間。
當兒子把他的觀點和證據都整理成作文後,班上開展了一次辯論賽,而憨憨他們所代表的反方,儘管難度很大,但是丟擲的觀點卻是大放異彩。
透過那次活動,我開始認識到美國語文課的魅力之處。
表面上,孩子學習的是英語基礎知識,比如閱讀、詞彙、語法、寫作這些,但本質上,她是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
老師不會直接給孩子答案!
就拿這個“清潔能源”來說,人人都知道清潔能源很好,將來可以替代傳統能源。
可是是不是咱們現在就可以用清潔能源代替傳統能源呢?
這就需要孩子去研究和思考,然後再給出自己的論點和答案。
你看這個研究的過程,孩子需要讀很多書籍和材料,需要寫研究報告,需要和隊友練習辯論。
整個過程中,英語基礎能力的聽說讀寫全部都練了個遍!
這種思辨能力的融入,是她們教學中最精華的地方!
因此,是否花上大幾萬塊錢出國遊學,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否在我們平時育兒中,融入他們語文課裡這種思辨能力的引導方法,啟發孩子多思考,這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核心的能力!

以前經常有讀者問我有沒有《Wonders》,也就是憨憨用的這套美國小學教材的團購方式。
我之前一直都沒有組織,是因為原版的《Wonders》實在是太太太貴了。
正版的《Wonders》教材,僅僅一個年級,就需要2338元。

但好訊息,北京科技出版社剛剛引進了《Wonders》的版權,這是麥克勞西爾出版社專門為英語非母語孩子設計的,內容基於Wonders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在保留裡面英文教學的同時,還找美國小學老師都配了課程。
因此她們引進版教材的價格一下子便宜了很多很多,配了課的正版教材的價格,只有原版的十分之一,甚至和市面上盜版教材的價格都差不多了。
明天我會詳細講講這套剛剛引進國內的《Wonders》教材和課程,咱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