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上了4年公校後,我果斷把他轉去私校,半年後的差距讓我一言難盡….

01
昨天下午準備接憨憨放學回家,還沒出發,我就收到兒子發來的訊息。
他說累了,今晚想放鬆一下,出去吃個飯,去優衣庫買個衣服,然後再回家忙作業。
這天是週二,本不是週末這種可以放鬆的日子。
但是看見兒子這麼說,我估計憨憨肯定在學校裡上學累了,需要放鬆了!
兒子今年高中,他的高中是一所私校,有點像美國版的“衡水中學”,壓力很大。
但是這所學校的STEM(也就是科學方面)非常強,這幾年在全美國都是排名第二的水平。
可這種高排名不是沒有代價的,這就意味著學校教的課程,尤其是科學方面的課程會非常難,學生的學習壓力會很大。
而憨憨自從到了高中後,就越發感覺到這種壓力了!
02
我們剛到美國的時候,在當地一個很好的學區租了學區房。
我們對口的那所公校排名還是挺高的,測評成績是滿分的10分,比加州普通的公立小學要高的多。
下面這張表就是學校的評分,你看無論是數學、英語還是科學,教學分數都是遙遙領先。
儘管是滿分10分的好學校,但是公校有個特點,那就是“have fun”
平時下午2點多就下課,回家也沒啥作業。
學校對孩子的STEM,也就是科學課很重視,但是他們的科學課都是以活動為主。
比如帶著孩子觀察樹葉,然後創作出一副下面這樣的畫來。
或者觀察粉蝨這種小動物,然後畫一張思維導圖。
要麼就是找些作業紙剪剪貼貼,讓孩子理解什麼是五感。
憨憨在公校學了4年,這四年待了很快活!
03
可是後來我們買了房子,搬了家,而家門口對應的公校沒有那麼好,因此我和老婆一合計,乾脆就給娃上私校吧。
學費雖然是貴了很多,但好在不需要負擔學區房那麼高昂費用了,這麼算也是值的。
因此憨憨後來就轉到了現在這所全美國STEM排名第二的私校。
可是剛到私校待了半年,我就有點後悔了。
因為,這裡教的科學課,實在是太太太難了!!!
恰好妹妹也在這所學校上,我給你們看看她們二年級的上課內容,就知道有多難了。
她們的科學課,一個月會講一個主題。
比如第一個月講生存環境,關注的是蝸牛、機器人和仿生學。
第二個月講物理裡的力學,研究的是懸浮列車。
因此,學校從一年級開始,他們就開始注重科學課教育了,而且教的方向很廣,從生物到物理,從機器人到仿生學,都有涉及。
04
那麼,具體教的內容是啥呢?
下面這本是妹妹的二年級科學練習冊,教的是“Balancing Forces”,也就是“力的平衡”
裡面會教什麼是重力:
教什麼是接觸力和非接觸力:
什麼是力的平衡:
什麼是磁力:
而這些內容都是初中物理才學的東西,他們放到2年級就開始教了。
同樣是科學課,當年憨憨在公校的時候可從來都沒有學過。
05
光是上課還不夠,課後作業更有挑戰性。
那堂物理的力學課,老師佈置了一個project,說是讓學生研究一下大樓的“阻尼器”
為什麼颳大風的時候,高樓大廈都在搖晃,可是那些大樓都不會倒呢?
那是因為大樓都會用一個叫做“阻尼器”的裝置。
於是,學校佈置的project就是讓孩子回家做一個“阻尼器”出來,去感受一下這種物理裡神奇的力學。
這就是我們回家搭的高樓。
模擬颱風、地震搖晃一下,大樓就會晃得特別厲害。
可是當我們給高樓撞上阻尼器後。
再晃動它,高樓就晃動得沒有那麼厲害了。
你看,這就是前後兩次實驗的對比。
同樣是搖動底座,左邊沒有裝阻尼器的,大樓晃得很厲害;而右邊安裝阻尼器的,大樓卻是穩固的多的多。
這就是他們科學課的回家作業,對孩子(也包括家長)的挑戰很大。
06
光是作業難我也認了,但沒想到,更難的還在後面,那就是——考試
學校的科學課考試,是我見過最最最難的!
就拿物理裡力學測驗來說,她們的試卷分成下面幾個部分。
1
試卷第一部分
試卷的第一部分是名詞解釋。
老師給出了幾個力學方面的名詞,比如“force(力)”、“gravity(重力)”、“repel(排斥)”、“unbalanced force(不平衡力)”。
接著還給出了一些英文描述,孩子們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專業的物理名詞填寫到對應的英文描述中去。
比如看那個“balanced force(平衡力)”是怎麼解釋的?
其中的解釋是“multiple forces of equal strength acting on an object”(多個相同大小的力施加在同一個物體上)。
而這個就是“balanced force(平衡力)”的名詞解釋。
想要做對這部分題目,孩子必須要對每一個力學的英文概念,都要十分了解才行。
2
試卷第二部分
接著是第二部分的是非題。
這部分的題型也很有挑戰,它列出了一些關於力學方面的表述,讓孩子判斷這些表述到底是對還是錯。
這部分挺有挑戰的,很多描述都帶有很強的迷惑性。
比如說“Magnets can attract all the metal objects”(磁鐵能吸引所有金屬物體)。
這道題很多孩子都答錯了,他們以為磁鐵能吸引鐵,就想當然地以為能吸引所有金屬了,其實這就是概念不清。
這類題型就是讓孩子不僅會背概念,還得充分理解每個力學概念背後的含義。
3
試卷第三部分
然後是第三部分,看圖說話。
這個看圖說話其實是讓孩子畫出生活場景中的力學。
你看裡面有很多圖,有的是孩子推著小汽車,有的是手拿著小球自由墜落,有的是一群孩子在拔河。
那麼老師就要求孩子們在圖中標註出力的方向,以及這是什麼型別的力。
比如女兒答錯的那道題,這道題她被扣了1分,原因是回答不太完整。
這是網球自由墜落的場景,那麼孩子就得回答出這裡有“gravity(重力)”,這是“non-touching force(非接觸力)”。
4
試卷第四部分
最後一部分最難,它是問答題。
而這部分問答題是女兒失分最多的地方,足足丟了10分。
問答題是怎麼設定的呢?它還挺有意思的。
比如下面這道題,老師畫了一幅圖,是一隻手在推一本書的場景。
緊接著下面幾道問題都是關於這個場景的。
而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請解釋一下為什麼書會移動?
女兒的回答是:“書會移動是因為有手推動這本書”。
我一開始覺得女兒答的還挺好的呀,但是萬萬沒想到,正是這個回答,她卻被扣了足足有5分之多。
說實話那一刻我還有點不服氣,於是找老師理論。
結果老師給了我她的答案,我才知道這道題想答對有多不容易。
因為老師說孩子必須要嚴謹,要“explain more”,也就是解釋的更加全面一些。
學生必須要說出因為畫面裡,只有手從右往左地推書,卻沒有一個力從左往右施加在書上面,所以力是不平衡的,因此書才會移動。
你看這個解釋就比女兒之前的解釋更加嚴謹。
它包含了兩個方面:
  • 第一個是,要說明引起書籍移動的力的方向
  • 第二個是,要說明物體移動是因為施加在上面的力不均衡所致。
如果孩子答出上面兩點後,才能拿到滿分,否則就會像女兒那樣被扣掉很多分數。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訓練,孩子對事物的認知才會更加科學和嚴謹,而這份嚴謹才是老師最希望孩子們收穫的特質。
07
這就是憨憨那所私校科學課教的內容,從課堂知識點的學習,到課後作業的project,再到考試,這難度都是很高。
上面僅僅是二年級的科學課學習內容,難度就已經那麼大,更別提高中了。
所以,這也是憨憨學習壓力感覺很大的原因。
昨晚陪兒子出去吃飯的時候,兒子跟我們吐露心聲:“如果時間能夠再來一遍就好了!”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很溫馨,老婆更是被感動得眼淚都要出來了。
我們以為兒子說,時間重來,就可以重溫童年跟爸媽在一起的溫馨了。
沒想到憨憨突然來了一句:
“那我就可以早點去私校好好學,不會在公校浪費4年了……”
呃,無語……
直播預告
我去年曾經組織過一次學而思科學人工智慧主題的團購活動,當時的智慧家居專案非常吸引人,很快就被搶光了。
這幾天,學而思科學的教研負責人宋一民老師告訴我,這次秋季的科學課又有了人工智慧專案。
因此我會在週三晚上和宋一民老師做一次直播,講講理科思維,宋老師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得過全國化學競賽一等獎、全國物理、數學競賽二等獎,是學霸中的學霸,宋老師講課特別有意思,是孩子們心中的科學達人。
我們會一起聊聊:
  • 如何培養孩子的理科思維?
  • 如何帶孩子瞭解一些人工智慧?
  • 如何透過科技特長生享受升學紅利?
  • ……
而且,我和學而思科學還整理了全國各個地區的科技特長生政策。
裡面列出了中小學生可以參加的科創競賽活動,有教育部發布的,也有國際性競賽,還有當地非常認可的比賽,比如北京市的金鵬科技論壇。
還有名校的科技特長生招生政策:
此外,還蒐集了大學強基計劃、綜合評價招生政策、頭部高校科學營政策的內容,乾貨很多。
我建了專門的科學專屬群,如果有興趣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客服小夥伴,拉您入群,群內會分享科技特長生招生政策,還會有科創競賽相關的講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