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都不得不承認中國製度的厲害!

2021年5月7日,已淡出政治的美國前國務卿、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在參加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舉辦的活動時,發表一段講話……
鑑於這段講話異常重要,所以我們有必要將部分內容以文字的形式展現給大家。
希拉里這樣說道:“是時候認識到我們需要重建供應鏈了,即使這需要一定水平的工業生產補貼,我們不能依賴中國市場。這不僅不利於我們的經濟,也不利於我們的地緣政治戰略利益。”
“看看當我們缺乏個人防護用品,或者某種藥物成分時的情況。當疫情來襲時,我們任由中國擺佈!我們不能讓這種事繼續下去,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在大西洋兩岸重建生產線成本會很低嗎?當然不會!我們如何設定我們的稅收體系或者其它的安排,讓我們的企業有動力回到西方民主國家去生產商品。
有人會說,這是擾亂市場,中國才擾亂了市場,中國不是自由市場經濟,我們試過了,我們讓他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們在那裡做生意、做貿易,他們是受控制的,自上而下的經濟體,你永遠不會贏過他們,除非你將生產資料收回。
可以說,希拉里的這段講話裡面,有非常多異常重要的問題。

第一,美國為什麼讓我們加入WTO?

因為美國想要透過這種方式讓我們走自由市場經濟體系的道路,想要“和平演變”我們,想要兵不血刃的讓中國從社會主義國家變成資本主義國家。

第二,中國到底是什麼經濟體系?
從希拉里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她認為我們的經濟不是自由市場體系,而是“自上而下的經濟體”……
什麼叫做“自上而下”的經濟體?

很顯然,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即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經濟體——國企控制著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私企控制著其它行業。

由於國企控制著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行業,所以私企做的再大,也要受到國企的制衡——比如,銀行由國家控制,私企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依賴銀行的貸款,所以只要我們控制了銀行,那麼就能制衡私企。

第三,中國的這種經濟體系有什麼優勢?

用希拉里的話就是“你永遠不可能贏得過他們”“除非你將生產資料收回”。

什麼叫做“生產資料”?

所謂的“生產資料”就是在你搞生產的時候需要使用到的東西。比如,你想要種糧食,那麼你就必須要用到土地;你想要製造工業商品,那麼你就必須要用到工廠和機器等。所以,土地、工廠、機器等就叫做生產資料。

在中國,土地是公有的,關係國計民生行業的工廠、機器等也是國有的。

按照希拉里的說法,如果美國不能將生產資料收歸國有,那麼美國就永遠不能競爭得過中國。
美國能將生產資料收歸國有嗎?
收歸國有,那不就成為社會主義了?

第四,既然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體系“永遠不可能贏得過中國”,又不能走社會主義道路,美國會如何應對中國?

在大西洋兩岸重建生產線!

說白了,希拉里又開始“兜售”他們以前一直想做的TTIP。

美國能搞成TTIP嗎?

其中有兩個難題很難解決:

1、重建生產線需要海量的資金;

2、產業如何分工?

關於第一個問題,希拉里大概的說了下,可以透過“

稅收體系或者其它的

”——“稅收體系”就是對相關企業進行減稅,“其它的安排”可能包括政府補貼、政策逼迫等。

產業如何分工問題,這個希拉里沒有說。
為什麼沒有說?

沒有說的原因就是TTIP始終沒有達成的主要問題:誰都想搞利潤比較高的金融、高階製造業,誰也不想苦哈哈的搞中低端製造業。

歐洲和美國在產業鏈上是競爭關係,尤其是在高階製造上,你讓歐洲放棄自己的高階製造業去搞生產、生活必需的中低端製造業?要麼讓美國放棄金融和高階製造業,去搞中低端製造業?
很顯然,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要是這麼做了,國內的老百姓必然不會同意——老百姓不同意,你就無法獲得足夠的選票;沒有選票,你就無法當選;無法當選,你的想法再好又有什麼用?
TPP不就是這麼破產的嗎?

中國這種“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經濟體系如此的厲害,是誰建立了這套經濟體系?

鄧小平同志!
小平同志是如何創立這種經濟體系的?在創立過程中又遇到了什麼樣的難題?
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反封建、反帝國主義和反官僚資本主義鬥爭,犧牲了無數的革命烈士,為的是什麼?

為了建立一個沒有剝削的中國!

什麼叫做“剝削”?

所謂的“剝削”就是指一些人透過自己的優勢強制佔有別人創造的財富。

比如,奴隸主透過佔有土地,甚至奴隸本身,強行將奴隸創造的東西佔為己有;比如,地主佔有土地,透過高額地租剝削農民;比如,資本家透過“剩餘價值”將工人創造的財富佔為己有!
資本主義國家就是透過市場經濟來剝削工人的。
所以,毛主席能允許中國發展市場經濟體系嗎?

不能!

那麼多的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就是為了建立一個沒有剝削的世界,結果在犧牲了那麼多人後又回到了有剝削的社會,烈士們的鮮血不就白流了嗎?所以,毛主席不會允許發展市場經濟體系的。

建立一個沒有剝削的世界是一個非常崇高的理想,但是歷史的發展是有規律的,我們不能超越歷史!

毛主席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很明白這個道理。
在俄羅斯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之前,就有人給馬克思寫了一封信,問道:“您提出的與大工業工人階級密切相關的社會主義是否可以首先在俄羅斯實現?”
馬克思回答說:“應該首先在歐洲發達國家實現。”
不僅僅馬克思是這麼認為的,當時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信仰者也都是這麼認為的。

馬克思為什麼會這麼說?


因為想要走社會主義道路是需要條件的:生產力高度發達。
只有生產力高度發達以後,大家基本的生存沒有問題以後,才能進入到社會主義——當你飯都吃不飽的時候,那麼你必然要想著去剝削其他人,就會產生很多的貪汙和腐敗,最終這種社會制度必然要走向崩潰。
毛主席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你說他知不知道這個道理?
怎麼可能不知道!
連我都知道,毛主席能不知道?
既然毛主席知道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中國是不具備進入社會主義的條件的,他為什麼還要堅定的走社會主義道路?

我認為,答案有兩個:


第一,蘇聯的成功證明了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依舊可以進入社會主義;
第二,既然生產力不發達,那麼我們就儘快地提高生產力。

第二個才是問題的關鍵。


就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無法支撐社會主義,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生產力,所以在1957年毛主席提出了“超英趕美”的口號,在1958年提出“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口號,開啟了“大躍進”的程序。
在全國人民的擁護下,中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超英趕美”。

最為典型的事件就是:全民大鍊鋼。


那時的毛主席在人民的心中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依靠自己的強大影響力,是有可能實現這個目標的——如果我是毛主席,我也會認為有可能實現這個目標,畢竟斯大林僅僅用了兩個“五年計劃”就將蘇聯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打敗了德國法西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

但是,經過十幾年實踐證明:我們的工業基礎實在太差了,根本沒有辦法“跑步進入共產主義”。


“大躍進”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整個社會卻出現了極大的混亂:在工業上,大鍊鋼鐵運動,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嚴重削弱了農業,衝擊了輕工業和其他事業,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在農業上,各種浮誇、造假……
毛主席想要依靠自己強大的影響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發展生產力以滿足達到社會主義的必要條件,但是即使是毛主席那樣的偉人也無法做到這點。
看懂上面的內容,你就能明白小平同志當時遇到多大的困難了!

既然無法直接進入沒有任何剝削的社會主義,那麼我們就必須後退一步,這就是歷史發展的曲折性——歷史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需要“前進兩步、後退一步”,在曲曲折折中向前發展!

於是,便有了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就是:計劃與市場相結合。

為了保證社會主義道路的大方向不偏離,我們必須要控制住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行業,為了快速地提高生產力,用最短的時間步入沒有剝削的、真正的社會主義,我們必須要發展部分私有經濟。

難不難?

難!

難在四點:

第一,毛主席不能同意;
第二,黨內無數的馬列主義者不能同意;
第三,世界範圍內的很多社會主義國家不能同意;
第四,很多老百姓也不能同意。

瞭解這些,你就能明白小平同志為什麼被打入“走資派”,為什麼會被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罵,說我們在搞“修正主義”。

偉人之所以為偉人,就是因為他能克服在常人看來不能克服的困難,做到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

小平同志做到了,提出了《鄧小平理論》,統一了全黨的思想,堅定了發展“以公有制為主體、私有制作為必要補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理論有了,路線有了,就必須要實踐下去!

實踐下去難不難!
難!

難有其三:

第一,哪些行業可以私有化,哪些行業不能私有化?如何掌控改革步伐?

第二,自古改革者十有八九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因為在改革過程中必然要觸碰很多人的利益——如何保證在改革過程中不出現嚴重的動亂?如何保證改革能順利進行下去?

第三,如何保證不被“和平演變”了?

這些問題留給了江澤民同志!

事實證明,江澤民同志也完成了歷史交給他的使命!

這裡我們重點說一個不被很多人理解的事情。

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採取的是公有制經濟(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沒有私有經濟,大家共同勞動,按勞分配,由於生產力比較落後,絕大多數的人連肚子都吃不飽,更不可能有什麼餘錢了。

現在,為了解放生產力,我們要改革開放了,要將大量非國計民生的企業私有化、市場化……

鎮裡有個玻璃廠,現在要私有化了,但是大家都沒錢,誰也沒有能力把它購買下來……
怎麼辦?

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便宜點賣;
第二,融資和集資。

政府急需將這個玻璃廠私有化,大家又沒錢,只能低價賣。但是,即使低價賣,也沒有誰能買得起。

你比較聰明,很多人都信任你,於是你便把大家召集起來,每人拿點錢出來,共同買下這個玻璃廠;由於大家都沒有錢,集資的那點錢還是不夠,所以你們還要找銀行貸款。由於你們沒有資產抵押,所以你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
怎麼辦?
政府急於將玻璃廠私有化,有人籌到了一部分錢,但是還不夠,所以政府出面給你做擔保,幫助你從銀行獲得貸款。
就這樣,一些聰明的人、膽子大的人,得到了企業。

曹德旺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現在的很多資本家都是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他們獲得的企業大多存在所謂的“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但是不能算回頭賬了,因為沒法算!
有良心的人,我們稱他們為民族企業家;沒有良心的,我們稱他們為資本家。
曹德旺在自己的書中這樣說道:我認為一個真正有作為的男人,在我手上賺的錢,我死之前必須還給社會!(我)減持股票套現了10億元準備進災區救災。我做企業不是為了錢,是為了國家的興旺發達。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這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靠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努力。
曹德旺、任正非、劉強東等,我認為都算得上民族企業家。哪些是不知感恩的資本家,我相信大家心裡也很清楚,比如某傳志、某雲等。
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大量企業私有化了,快速發展了部分市場經濟,於是美國認為可以“和平演變”我們了,可以兵不血刃的將我們“改造”成資本主義了,於是美國同意了我們加入WTO了!
現在你能明白希拉里的那段話了。
再後來,在我們加入WTO後,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經濟飛速發展起來……
中國人民不但富起來了,而且我們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越來越大……

這離不開繼任者的嘔心瀝血、披肝瀝膽!

只不過,現在我們還不能給大家寫那些——還不到時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
正是通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了今天的我們。
今天的我們已經很強大了,強大到美國動用全部力量也不能遏制我們了,強大到連希拉里都承認“永遠競爭不過我們”了……最重要的,我們依舊還在不斷的強大!
由此可見,我們的制度是多麼的優越了!
然而,浪欲靜,而風卻不平!
毛主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仗我們是不怕打的,帝國主義要想“和平演變”我們這一代人也難;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講了。中國人講“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英國人說“爵位不傳三代”;到我們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呢?歷史的經驗和教訓,我們是要認真汲取的,要防止被資產階級思想“和平演變”了;否則,我們這麼多革命烈士的鮮血不是白流了嗎?
奧巴馬就曾公開的發表過“和平演變”我們的演講:
所以,我們建議大家不要亂看國外網站的一些內容,因為那裡面有太多的陰謀論,很多人並沒有比較高明的識別能力——現在的美國就已經被自己的“言論自由”給反噬了,到處都是各種陰謀論。
另外,在我們的內部也存在一些壞人,尤其是一些資本家和一些經濟學家,他們還在鼓吹那種被希拉里認為永遠競爭不過我們的“自由市場經濟體系”。
我們一定要警惕這些壞人,看到了就群起而毆之!
—–全文到此為止。原創不易,如果喜歡,請點下“在看”和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