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網路公開資訊整理。 責編 | 賈寧 排版 | 拾零 第 8850篇深度好文:4485 字 | 15 分鐘閱讀
創新英雄系列
當DeepSeek爆火之時,美國AI相關公司股價大跌,英偉達股價曾一度暴跌17%,6000億美元灰飛煙滅。
後來大家開始意識到,DeepSeek的低成本創新路線,將推動AI應用爆發,從而帶動算力需求的增長。

雖然短期壓力仍在,但英偉達股價有所回升。
英偉達CEO黃仁勳在上週三接受採訪時談到了對DeepSeek的看法。
黃仁勳說:“DeepSeek很棒,因為它開源了一個世界級的推理模型。”
黃仁勳指出,從根本上說,DeepSeek-R1的釋出對AI市場是有利的,它不僅不會減少對計算資源的需求,反而會加速AI的採用。
黃仁勳認為,因為新的推理方法會讓AI"一步步地思考怎樣更好地回答問題",所以它的計算消耗是過去的100倍,而下一代AI會比現在的大模型多幾百萬倍的計算量。
隨著DeepSeek-R1本地化部署的爆火,英偉達親自下場,開源了首個在Blackwell架構上最佳化的DeepSeek-R1。
近期,英偉達公佈了自家B200和DeepSeek大模型結合後的成果:在Blackwell架構晶片上引入DeepSeek-R1最佳化後,與四周前的H100相比,DeepSeek-R1的推理吞吐量提升了25倍,每個token的成本降低了2000%。
曾參與構建OpenAI首個GPU叢集的Vinayak昨天發表的評論則揭示了一個深層邏輯——DeepSeek開源的最佳化方案實質上鞏固了英偉達的技術壁壘:
“毫無疑問,這將進一步鞏固英偉達的領先地位。換句話說,如果你想要像DeepSeek這樣的專家團隊為你最佳化功能,那就選擇英偉達。英偉達很可能會在接下來的Blackwell和Rubin迭代中引入這些改進(如果他們在未來幾個月內這麼做了,我一點也不會感到意外)。”

這也意味著,DeepSeek的最佳化能力的確很強,同時,最強算力和頂尖模型的聯合,會讓大模型推理的效率大幅上升。
在釋出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出鏡率”最高的當數Blackwell。
在第四季度,英偉達已經從Blackwell相關產品中獲得110億美元收入,佔公司整體資料中心收入的50%。
現在的英偉達正經歷最關鍵的產品轉型——從銷售單個晶片轉為銷售完整的AI計算系統,就是Blackwell這個全新晶片架構。
黃仁勳表示:“我們正處於推理AI和推理時間擴充套件的起步階段,但我們才剛剛進入AI時代。多模態AI、企業AI、自主AI和物理AI即將到來,我們將在2025年實現強勁增長。”

黃仁勳認為,未來AI模型將有多個擴充套件維度:預訓練、訓練後(如強化學習、微調)和推理時間擴充套件。
推理需求將大幅增長,特別是長思考推理AI模型,其計算需求可能比預訓練高出幾個數量級。
黃仁勳在電話會議中強調,Blackwell架構為推理AI設計,推理效能比Hopper提升25倍,成本降低20倍。英偉達的架構通用性強,能夠靈活適應不同的AI工作負載,從預訓練到推理都能高效執行。
黃仁勳強調,英偉達在打造Blackwell的時候就考慮了這一點,不管是前期訓練還是後期推理,Blackwell都能滿足。這種通用性和相容性,就意味著英偉達囊括了最大的算力市場,和專用晶片的固定性不能比,回應了市場上對於GPU和專用晶片,到底誰更強的問題。
“Blackwell的需求非常驚人,推理AI增加了另一個擴充套件定律——增加訓練計算能力使模型更智慧,增加長時間思考的計算能力使答案更智慧,”黃仁勳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我們已經成功擴大了Blackwell AI超級計算機的大規模生產,在第一季度實現了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AI正在以光速發展,代理AI和物理AI為下一波AI革命奠定了基礎,將徹底改變最大的行業。”

黃仁勳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Blackwell涵蓋了從預訓練、訓練後到推理的整個AI市場,從雲端到本地,再到企業級應用。CUDA的可程式設計架構加速了每一個AI模型以及超過4400個應用,確保了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中對大型基礎設施投資的保護,使其免受過時的影響。我們的效能和創新速度無與倫比。”
在財報會上,黃仁勳進一步強調對需求的樂觀估計。在被問到Blackwell在早期生產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時,他說:“這可能浪費了我們幾個月的時間,但公司正在以光速恢復。而從中獲得的經驗教訓,也將助力下一代產品Blackwell Ultra。”
他認為,由於晶片架構相同,因此向Blackwell Ultra的過渡將更加順利。
英偉達將在3月17號舉行的GTC公佈下一代產品Blackwell Ultra,還有下一代架構Rubin。目前英偉達已經在和各個客戶溝通,保證他們能夠提前做好準備,迎接下一個更新換代。
黃仁勳表示:“隨著資料中心將成為人工智慧工廠,2025年我們將實現強勁增長。”
據英國路透社援引市場人士訊息稱,自從DeepSeek上月成為全球焦點以來,騰訊、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對H20晶片的訂單量“顯著增加”。
H20是英偉達在2023年底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一款人工智慧晶片,也是目前中國買家能在合法渠道上買到的用於大模型訓練的最先進的英偉達晶片。
去年一季度開賣的時候,一臺H20八卡伺服器的售價高達140萬元人民幣,但是它的算力和價格相當的H100相比,只有後者的15%。
這種極低的價效比導致H20一度在市場上不受歡迎,大家對H20的認知就是“雞肋產品”,僅有少數大公司進行大批次採購。
但是DeepSeek的突然出現,讓H20變成了“香餑餑”。
目前H20成了市場上需求最大的晶片之一。價格漲上去了,一臺部署8卡H20的DeepSeek滿血版一體機售價100萬-110萬元,價格已經接近同等級英偉達H100產品。而且拿貨還要等待1-2個月。
據某資深產品專家說,H20是能合規買到的最強英偉達AI晶片,Deepseek-R1“滿血版”(DeepSeek推出的R1模型中的最強版本,具備671B引數,效能表現最好,對硬體資源的要求也最高)用H20的八卡模組就能跑起來,對於想要部署滿血版DeepSeek大模型的使用者,以及正在推DeepSeek大模型一體機的廠商而言,H20是個很好的選擇。
我們不禁要思考一個問題:國產晶片也先後宣佈完成了對Deepseek的適配,為什麼還是英偉達H20最先接住了需求?

其實,“能跑”與“跑得好”是兩回事。用打遊戲來比喻,就是你的電腦可能會帶得動“黑神話·悟空”,但是玩起來動作不夠流暢,畫面細節顯示不出來。
國產晶片目前主要是完成了對Deepseek的適配,實現了“能跑”,離“跑得好”還需要一段時間。
另外,DeepSeek及其他AI大模型的落地帶來的算力基礎設施增長還只是開始,整個市場對晶片的需求整體還在上升。
在國內,大手筆投入的首先是阿里、字節跳動、百度、騰訊、華為各大雲與AI服務提供商。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2月24日宣佈,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
在國外,Meta預計在2025年的資本支出將達到600億至650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將用於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建設;亞馬遜計劃在2025年投入約1000億美元,重點用於AWS的AI基礎設施建設。
黃仁勳認為,AI已經成為主流技術,從長期來看,AI將滲透到更多行業,推動全球經濟增長。而這背後蘊藏了比現在多百萬倍的算力需求。
這可能就是英偉達和黃仁勳的底氣所在。
筆記俠近期曾寫過兩篇關於黃仁勳的文章,詳見:
我們從英偉達和黃仁勳身上不難看出,正是因為他們始終保持了創新精神和超強的執行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領先,被投資人和市場寄予厚望。
這也不斷提醒著我們,要堅持創新和自我進化,以應對這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時代。
為此,2025年5月11日-18日,由筆記俠發起的GBE(全球商業探索之旅)美國站“創新英雄之旅”正式啟程。將圍繞“AI和全球化”這兩大課題,以“科技創新”和“模式創新”為主題,給中國企業的AI和全球化經營帶來借鑑思考。
遊學期間,為了讓大家對英偉達這家AI巨頭有更深入的瞭解,我們將帶領大家走進英偉達總部,與英偉達的核心員工進行主題為《英偉達的產業應用》和《英偉達的產品化歷程》的深度交流,一起去領略“英偉達之道”。
本次8天7晚的遊學,筆記俠創始人&第五代企業家組織發起人柯洲帶隊。我們將走進矽谷,帶領大家一起了解未來AI產業的趨勢,識別萬物+AI時代我們的機遇與挑戰,掌握智慧商業落地應用和發展與投資機會。
連結全球先進思想,拓展中國商業邊界。現在,筆記俠也想邀請你,與我們同行。一個人,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因為,一個人的成就,大不過他的所見所聞所思。
如果,你對探索全球商業真相和本質的一線遊學感興趣,歡迎你加入我們,在全球商業背景下審視和探討中國商業發展。
具體諮詢報名可掃下方海報二維碼,新增主理人詳細溝通。



好文閱讀推薦:
參考資料:
1.《英偉達狂攬393億美元,三大謎題未解》,21世紀經濟報道
2.《英偉達再次超預期,為何盤後下跌?》,美投講美股
3.《英偉達電話會:黃仁勳稱DeepSeek R1點燃全球熱情》,依次努科技
4.《中國大廠,瘋狂掃貨英偉達H20》,半導體產業洞察
5.《黃仁勳:感謝DeepSeek!英偉達財報破紀錄,Blackwell開賣血賺800億老黃笑瘋》,新智元
6.《英偉達穩住了,黃仁勳最該感謝的,就是梁文鋒》,直面AI
7.《英偉達,凌晨突襲》,中國企業家雜誌
8.《漲價、供不應求,Deepseek帶動英偉達特供中國算力晶片翻紅》,財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