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緊急發聲!特朗普也怕事情鬧大

當地時間4月15日,白宮官網發表文章,大肆吹噓特朗普的“關稅戰勝利”。
文章中有句話提到“由於對美國的報復行動,中國將面臨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達245%的關稅”
隨後有媒體以此宣傳稱,美國對中國所有產品都加徵245%的關稅。
由於這一稅率遠超此前宣佈的145%,因此訊息一經發布便引發了熱議。

而就在245%關稅政策公佈後,4月16日道瓊斯指數下跌320點(0.84%),標普500下跌1.57%,納斯達克下跌2.15% (CNN)。

債券市場同樣反映出投資者的焦慮。
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上週的4%升至4.5%,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0.44個百分點。
美元指數下跌0.9%,創近兩年新低,表明市場對美國經濟的信心正在動搖。
這種反覆無常的政策不僅加劇了中美貿易緊張局勢,還讓全球供應鏈和投資者信心陷入混亂。
這種政策的不連貫性被媒體形容為“地毯式撤退”,使聯邦政府從經濟穩定的支柱變為混亂的源頭。
隨後,白宮官員透過福克斯新聞緊急發聲,他們否認對所有中國產品徵收245%的關稅,並強調稱,部分中國輸美商品之所以出現“高達245%”的稅率,是因為下面這幾項關稅疊加在了某些特定商品上:
1、 125%“對等”關稅(Retaliatory Tariffs):作為對中方行為的回應;
2、 20%芬太尼相關關稅:針對部分醫療類產品;
3、 301條款下的7.5%~100%關稅:針對“強制技術轉讓”等問題而設。
不過這些稅率只適用於極少數商品,比如醫用注射器等醫療裝置。
多數商品並未接近這個上限。
在被美國加徵關稅的中國商品中,按總稅率從高到低排列分別是注射器和針頭、鋰離子電池、烏賊(魷魚)、羊毛衫、塑膠餐具、烤麵包機、電動車、玩具等,稅率分別達245%、173%、170%、169%、159%、150%、148%、145%。

以關稅稅率最高的注射器和針頭為例,其245%的稅率包含了2025年前徵收的100%額外關稅、特朗普上任後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加徵的20%關稅,以及125%的對等關稅。
而其實,這件事是拜登政府所為。
注射器和針頭屬於低值耗材,價格及價值本身並不高,且疫情期間使用量巨大,是醫療必需品。
2024年以前,美國曾為這類產品設定了零關稅的政策。
第一次加關稅是在去年5月,美方釋出了對華加徵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將注射器和針頭的關稅稅率從0%提高到50%。
去年9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對華301關稅最終措施裡,把醫用手套、注射器、針頭等關稅上升至100%。
幾番累積下來,對“注射器和針頭”的關稅就達到了驚人的245%。

而這一次,所謂的“245%”關稅,不是政策變化,而是白宮在對外展示“我們已經很強硬”。
實質上,此次關稅升級是“數字遊戲”,245%的極端稅率在經濟層面已無實際意義,對於中國的影響相對有限,可能還會倒逼部分中國械企拓展其他新興市場,提升產品質量來應對挑戰。
而從美國紐約時報整理的資料來看,鋰電池疊加了多項關稅之後,稅率為173%,排名第二,其它的如塑膠盤為159%,電動汽車為148%,玩具和維生素C稅率為145%等。
這些超過100%稅率的,基本上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針對美方加徵關稅至245%表示:這充分暴露了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已經到了毫無理性的地步。
中方此前已就美單邊加徵關稅多次闡明立場,對於美方這種毫無意義的關稅數字遊戲,中方不予理會。
但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

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後,特朗普就曾多次單方面宣稱“很快會與中方通話”、“正在等中方的電話”,但中方的電話一直沒有來。
本週三,美國CNBC新聞臺援引一位美國跨國公司高管的話稱,他們幾天前曾致電白宮詢問“中美通話的進展如何”,而白宮方面則告訴他們“中方仍沒有打來電話”。

這位高管表示,特朗普政府嚴重高估了關稅對中國的制約力,並同時低估了中方的戰略定力。

而從目前來看,我們至少可以說,在美國政府沒有對中方展現出足夠的尊重前,特朗普恐怕是等不來中方的電話的。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