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本文字數:2903,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劉曉潔
在數字經濟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優質內容已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軟實力與關鍵競爭力。上海這座始終引領風潮的國際大都市,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趨勢。
7月15日,上海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推出《上海市關於支援網際網路優質內容創作的若干舉措》(下稱《若干舉措》)。這份包含九大扶持政策的檔案,以“真金白銀”的投入引發內容圈震動,展現出上海意欲匯聚全球頂尖創作力量、打造“網際網路優質內容創作全球高地”的壯志。
《若干舉措》提到,要打造網際網路優質內容創作集聚區,注重激勵優質內容創作,並鼓勵優質內容出海。對講好上海故事、中國故事且有較大影響力的,單項內容市級層面最高給予10萬元獎勵,並優先推薦申報國家及市級榮譽。
B站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非常欣喜看到上海市出臺的支援優質內容創作的政策,有這些支援做後盾,在服務UP主時更加有方向、有底氣、有資源。讓好內容的價值被更多人看見。
政策釋出後,一位新媒體公司創始人在小紅書上發文感慨,全國明確站出來支援網際網路優質內容創作的頭部城市,也只有上海了,而小紅書、B站這樣的內容頭部平臺公司能誕生在上海也並不奇怪了。“感覺創作者們的春天,真的要來了。”一位B站UP主表示。

兩大高地集聚生態
1000萬、200萬、2000萬、50萬……這是政策檔案中提及的各類資金支援。
《若干舉措》在第一條明確提到,支援黃浦區、楊浦區建設在全球範圍具有影響力、引領力的網際網路優質內容創作集聚區,對集聚區內功能健全、配套完善、成效顯著的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全市集聚服務創作者和產業鏈企業比較突出的孵化器、產業園區,市級層面每年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勵。
檔案第二條鼓勵舉辦系列高規格品牌活動。在集聚區內面向全球網際網路優質內容創作者,舉辦全球創作者大會、創新創業大賽等具有廣泛影響的品牌活動,打造行業高階交流交易平臺,單個專案按照不超過專案總投資30%的比例,市級層面最高給予200萬元資金支援。
政策也希望激勵優質內容創作。對講好上海故事、中國故事且有較大影響力的,單項內容市級層面最高給予10萬元獎勵,並優先推薦“中國正能量網路精品”等國家級、市級和行業榮譽獎項申報。對開展人工智慧等技術賦能網際網路優質內容創作相關應用場景建設的主體,給予專案總投資最高30%、不超過2000萬元支援。
“在上海做博主還能領錢!”政策一齣,不少創作者就圍繞政策開始了討論。內容創作者經濟的一大痛點在於,前期高昂的生存成本與漫長的盈利週期。上海給出了高明而直接的解決方案:用真金白銀助力創作者的成長。
此次釋出的政策另一高明之處在於其精準的產業空間佈局——重點支援黃浦區與楊浦區建設全球影響力網際網路優質內容創作集聚區。這絕非偶然,而是基於兩區深厚的產業積澱與獨特的平臺資源優勢,而上海本土兩大內容平臺也分別成長於這兩個區。
助力“中國故事”走向全球
小紅書、B站是中國網際網路生態中最具活力的兩股新勢力,背後是百千萬級的創作者和億級使用者。依託這兩大“講好中國故事”的核心平臺,上海已形成獨特吸引力。
資料顯示,B站月活使用者達3.68億,平臺使用者整體平均年齡為26歲。B站10萬粉絲以上的UP主,15%來自於上海,200萬粉絲以上的UP主,來自上海的比例超過30%;小紅書月活使用者突破3.5億,其中50%為95後,日均產生超1億次內容互動,也有不少內容創作者最終選擇將創作大本營定在上海。
B站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土生土長的上海網際網路企業,在上海創業以來一直得到市區兩級政府的關心支援和幫助,也全程參與到網際網路優質內容創作集聚區的建設中。
“這些政策實實在在地體現了上海和楊浦區對創作者群體的重視和用心,讓我們這些紮根在上海、服務創作者的平臺倍感振奮和鼓舞,也為我們營造更好的創作生態注入了強大動力。”B站表示,未來要提供給UP主更實在的創作助力,如現金獎勵、額外的流量扶持等,推動UP主獲得更多主流平臺的認可,讓好內容的價值被更多人看見。
前述新媒體創始人認為,“現在上海站出來支援內容產業,更多優質內容資源會被吸聚到上海,包括創作者以及上下游的AI工具、內容服務、商業化等資源。”他提到,移動網際網路後最核心的四大方向就是AI網際網路、內容網際網路、實體網際網路與即時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基礎能力完善後,給海量裝置填充內容變得愈加重要,而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等平臺的崛起,同時催生了繁榮的內容產業,內容產業成了當下最大的創富賽道。上海此次釋出的內容創作政策恰好踩準時代脈搏。
除了面向國內的影響力,這兩大平臺在對外講中國故事上也有不少的助力。
小紅書近年來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擴大。2025年初,大量海外使用者湧入小紅書,與中國網友展開熱烈的交流互動。這些外國使用者來自世界各地,他們透過分享自己的寵物、家人、工作和家鄉的美景,與中國網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小紅書的“地球村春天小聚場”活動,更是將這種線上交流推向了高潮,透過線上線下聯動,打造了一場文化互鑑的盛宴。
B站被稱為國內版的“YouTube”,也吸引著很多海外博主和使用者,例如UP主@郭傑瑞、@歪果仁研究協會等,粉絲都是數百萬的級別。
其中@歪果仁研究協會致力於把中國故事傳播到世界,構建瞭解中國的良好視窗。他們以外國人的視角看中國,讓外國人能接觸到更深層次的中國文化。目前這一賬號在B站的粉絲量已經突破400萬,影片的總播放量也已超4億次,他們在海外YouTube等平臺也廣開賬號,介紹中國。
小紅書自身也在大力扶持內容創作者,扶持方式包括全年提供千億級專屬流量,開放創作者學院、種草學院、電商學習中心三大平臺官方培訓資源,以及提供商業合作支援,鼓勵專業化運營團隊建設,助力優質創作者創業發展等。
《若干舉措》的第三大支柱就是要推動“優質內容出海”,這既是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國家戰略要求,也是上海發揮其國際化優勢、助力中國內容產業搶佔全球市場的關鍵舉措。政策依託“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專項、銀鴿獎評選等機制,鼓勵創作者積極參與對外城市形象宣介和權威資訊釋出,支援在海外打造具有辨識度的中國文化IP。
除了依託兩大內容平臺的創作者,上海本土還有文化十強企業,例如閱文、喜馬拉雅、米哈遊等,這些內容企業可以透過產品、商業運營等方式推動規模化出海,共同助力中國故事的傳播。
以閱文集團為代表的網路文學出海近年來成績斐然。據官方資訊,截至2024年底,閱文旗下起點國際(WebNovel)向海外使用者提供了約6800部中國網文翻譯作品,培養46萬名海外原創作家,推出約70萬部海外原創作品,累計觸達近3億海外使用者,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透過閱讀中國網文,海外讀者正在深入瞭解中華傳統文化和當代中國的時代風貌。2022年,“中國”相關單詞在讀者評論中累計出現超15萬次。在讀者的相關討論中,提及最多的中國元素包括道文化、美食、武俠、茶藝和熊貓等,提及率高居前五的中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香港、澳門和杭州。
在B站和小紅書這兩大本土巨頭的生態加持下,在上海包括文化十強企業在內的內容平臺的合力推動下,上海正致力於打造一個既能深耕本土、講述動人上海故事與中國故事,又能輻射全球、實現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雙贏的繁榮內容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