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鳳凰網風財訊
作者 :W=T=T

7月7日晚間,格力地產(SH600185)釋出公告稱,擬對原重組方案進行重大調整。時隔多年,“靴子”終於將落地。
公告顯示,格力地產基於逐步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實現主業轉型的整體戰略考量,格力地產擬置出所持有的上海、重慶、三亞等地相關房地產開發業務對應的資產負債等,並置入珠海市免稅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不低於51%股權。
據悉,2020年格力地產提交的首份重組草案為,收購珠海免稅集團100%股權,後向戰略投資者配資不超8億元。因為“魯君四案”,重組方案被按下暫停鍵多年。誰料重啟之際,行業已翻天覆地,2024年重組方案最終方向大改,降低了對珠海免稅集團的購股比例,且選擇置出房地產業務。
股市反應迅速,7月8日,格力地產開盤漲停,報4.96元,上漲9.98%。
有趣的是,免稅龍頭中國中免(SH601888)7月8日股價持續走弱,截至發稿降幅3.09%。
在消費稅改革的背景下,格力地產整體轉向免稅業務,後續發展走勢還值得觀察。
01
超級牛散”突擊“,大幅增持格力地產
鳳凰網風財訊注意到,牛散馮駿駒4月29日在格力地產的持股比例一舉增至1.13%,持股比例超過了香港結算,躋身格力地產第二大股東之列。
在格力地產“退房”前不久將持股比例拉昇了近一倍,足見馮駿駒對格力地產轉型的期待。
據持倉查詢軟體顯示,格力地產在馮駿駒的持倉中已僅次青島東方鐵塔,超過九安醫療。其還曾投資中鋁國際、神州高鐵、長江精工、華銳重工、天健集團、深圳勁嘉、易見供應鏈等實業企業。

幾乎與此同時,在4月1日,南洋投資董事長邵雨田也增加了對格力地產的持股比例,目前持股0.32%。
邵雨田作為“資本老玩家”,不僅推動自己的公司南洋科技(現名航天彩虹)上市,今年在北交所啟動了興洋科技的IPO;還入股了綠田機械、聆達股份、百達精工等多家上市公司。
這些資深牛散增持格力地產,一定程度上為該司轉型,釋放了積極訊號。不過兩大牛散操作靈活、進退迅速,普通投資者也應謹慎跟風。
02
珠海”地產三劍客“解體
格力地產、珠海華髮、世榮兆業曾被行業稱為“珠海地產三劍客”。
如今,除了珠海華髮仍大舉發力房地產,其它兩位已逐漸退出地產“三劍客”行列。
就在格力地產公告“退房”的同期,7月5日,世榮兆業釋出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披露了珠海大橫琴安居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橫琴安居”)的全面要約收購計劃。
根據摘要,大橫琴安居收購世榮兆業價格定為每股6.22元,不謀求退市。
這意味著,世榮兆業正式易主國家隊,原老闆梁社增、梁家榮父子退出大股東位,但公司的上市身份和債務問題化解,都找到了希望。
據悉,梁家榮1993年進入珠海房地產行業,2008年借殼上市階段是集團的最高光時刻。但隨著市場下行,世榮兆業已有近10年時間沒拿地、緩開發。如今被國家隊收編,已是不錯的選擇。
大橫琴安居是大橫琴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9年,是珠海體系新成員中承擔公租房、共有產權住房等保障房業務的主要平臺。大橫琴安居將如何消化世榮兆業的既有資源,如何運用這一上市房企平臺推動保障房主業發展,值得觀察。
03
退房”非主流“,”去重留輕“是趨勢
上市公司剝離地產業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
在格力地產之前,6月23日美的置業宣佈擬將房地產業務從上市公司體系剝離;4月末,華遠地產宣佈剝離房地產開發業務,聚焦代建、酒店管理等輕資產業務,重資產轉讓給母公司華遠集團。
這背後,房地產估值受限是重要原因。與此同時,對目前的房企而言,“輕”或許比“重”更好發展。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就指出,剝離重資產開發業務,是甩掉重資產包袱的一種選擇,企業保留輕資產業務,聚焦資源和精力發展轉型為服務型公司,在業務上“去重取輕”,在財務上也有利於“輕裝上陣”,降低槓桿率及負債水平,減輕償債壓力,增強抗風險能力,助力企業穿越週期。
有些企業是退出房地產行業,有些房企則是在上市平臺轉換房地產發展方式,後者或在未來有其它房企根據自身情況,效仿應用,順勢調整。

👇【 熱門影片推薦 】👇
關鍵詞
格力地產
業務
7月
公司
持股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