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房企巨頭,“轉戰”汽車出口賽道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方超 石英婧
預虧超百億元后,昔日房產巨頭綠地正瞄準新能源汽車出口賽道。
近日,綠地宣佈成立新能源汽車出口公司,將依託進博會資源,構建國際化經營體系,打造百億級新能源汽車出口平臺,力爭在未來三年實現年出口10萬輛、年銷售規模百億元的目標。
“新進入的汽車出口業務,主要是因為我們有綠地全球貿易港。”2月17日,綠地控股(600606.SH)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我們本身進出口這塊業務,現在是將原來的賣車業務和現在進出口業務兩方面結合起來。”

在瞄準新能源汽車出口賽道的背後,綠地業績正在承壓。相關資料顯示,2023年,綠地控股淨虧損95.56億元,而在今年1月份,綠地控股釋出公告,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30億元到-110億元。
01
衝擊年銷售規模百億元目標
汽車“出口熱”當下仍在延續,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賽道。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640.7萬輛,同比增長22.7%;出口金額達1173.5億美元,同比增長15.5%。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8.4萬輛,同比增長6.7%。
“綠地集團拓展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新賽道業務,背靠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和出口量全球‘雙第一’的產業優勢。”綠地在日前對外發布的資訊中認為,“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空間依然巨大,有望實現持續較快增長。”
在此情形下,綠地對外宣佈成立新能源汽車出口公司,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認為,當前,綠地正以“二次創業”的進取精神,提升老賽道、開闢新賽道、推動轉型發展,奮力開創新的發展局面。
來自綠地官方的資訊顯示,其將依託進博會平臺,發揮自身全球貿易供應鏈配置、海外資源佈局及多年來在汽車銷售服務領域的資源優勢,透過整車出口、海外組裝、服務整合等多種方式,全方位打造綠地新能源汽車出口平臺,力爭在未來三年實現年出口10萬輛、年銷售規模百億元的目標。
受到外界關注的是,在汽車出口業務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綠地又將如何實現設定的上述目標?
“這個是目前的一個簡單規劃,年銷售規模百億元是單純的交易額,”綠地控股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綠地一直有汽車業務板塊,主要是4S店銷售模式。“我們覺得自身做這塊業務也是有優勢的,因為綠地全球貿易港對‘一帶一路’沿線有長期合作,相對來說對市場熟悉一點。”
記者注意到,綠地涉足汽車行業已經有多年時間,天眼查顯示,綠地汽車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12月24日。而綠地控股2024 年半年度報告也介紹,其汽車服務業立足於傳統 4S 店業務。
綠地控股2024 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綠地共在17個城市設立了32家 4S店,主要銷售的汽車品牌包括勞斯萊斯、瑪莎拉蒂、保時捷、寶馬、 MINI、林肯、凱迪拉克、沃爾沃、捷尼賽思等。
在汽車行業激烈競爭的影響下,綠地控股對外披露的汽車4S店數量也在減少。
記者翻閱綠地控股年報發現,截至2023年12月末,其共在17個城市設立了37家4S店,而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這一資料已下滑至32家,綠地控股在2024 年半年度報告中表示,“積極應對汽車市場激烈的價格戰,加大品牌及門店結構調整”。
02
兩年累計虧損或超200億元
進入汽車出口賽道的背後,以房地產、基建為主業的綠地業績並不輕鬆。
公開資訊顯示,綠地是一家全球經營的特大型企業集團,創立於1992年7月18日,形成了“以房地產、基建為主業,金融、能源、消費等產業協同發展”的綜合經營格局,在中國A股整體上市(600606.SH),並控股多家香港上市公司。
但在多重因素影響下,綠地控股近年來陷入虧損境地。相關資料顯示,2023年,綠地控股實現營業收入3602.45億元,同比下降17.28%;歸母淨利潤為-95.56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0.79億元。
對於2023年營業收入變動原因,綠地控股曾解釋稱,報告期內,受部分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加大、上游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等因素影響,公司基建板塊營收比2022年同期減少 30%,使得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而在2024年,綠地控股亦未能扭虧。2025年1月份,綠地控股對外表示,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30億元到-110億元,預計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12億元到-92億元。
對於2024年度公司仍將出現虧損,綠地控股坦言,受資產價格下行、公司加大促銷去化力度、部分專案開發週期延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部分房地產專案擬計提減值準備。
“由於市場下行,公司房地產業的結轉規模、基建產業的營收規模同比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公司房地產業結轉毛利率也同比下降,導致業績進一步承壓,”對於2024年業績預虧,綠地控股同時還表示,“房地產專案利息資本化減少,計入當期財務費用的利息支出增加。”
如在房地產業務板塊,綠地控股釋出的《2024年第四季度房地產經營情況簡報》顯示,2024年1—12月,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654.0萬平方米,比2023年同期減少38.2%;實現合同銷售金額639.2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2.7%。
作為昔日房企巨頭,綠地控股未來如何扭虧備受市場關注。
“您關注下我們的定期報告,因為年報出來,會對今年業務有一個詳細的說明。”綠地控股證券部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扭虧“主要還是要看整個房地產行業情況,因為我們本身屬於房地產行業,基建也是上下游的(一部分),這兩年情況不是特別理想”“賣車只是我們下面的一塊業務,肯定不會說對公司總體業務有大的影響”。
*本文不代表鳳凰網財經觀點,轉載已獲授權。

 👇【 熱門影片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