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內容綜合自arm等,謝謝。
總部位於英國的晶片設計公司 Arm 提供的片上系統 (SoC) 架構被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科技品牌所採用,從 Nvidia 到亞馬遜,再到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等等,所有這些公司都從未生產過自己的任何硬體——儘管據報道這種情況今年將會改變。
你可能會認為,鑑於上個季度的總收入創下了 12.4 億美元的紀錄,它可能只想保持穩定並繼續賺取現金。
但 Arm 看到人工智慧在企業中的快速發展,並且其一些客戶透過提供採用 Arm 技術的人工智慧圖形處理單元創造了創紀錄的收入,因此 Arm 想要分一杯羹。
今天,該公司宣佈了一項新的產品命名策略,強調其從元件 IP 供應商向平臺優先公司的轉變。
Arm 首席營銷官 Ami Badani 昨天在接受 VentureBeat Zoom 獨家採訪時表示:“這是為了向客戶展示,我們能提供的遠不止硬體和晶片設計。具體來說,我們擁有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可以幫助他們擴充套件 AI,並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實現這一目標。”
事實上,正如 Arm 執行長 Rene Haas 今年 2 月向科技新聞媒體Next Platform透露的那樣,Arm 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打造比競爭對手功耗更低的晶片,這為其作為高功耗 AI 訓練和推理工作的基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根據他在該文章中的評論,當今的資料中心每年消耗大約 460 太瓦時的電力,但預計到本世紀末這一數字將增加兩倍,並可能從全球能源使用量的 4% 躍升至 25%——除非這些中心的基礎設施中使用更多 Arm 節能晶片設計及其配套的最佳化軟體和韌體。
從 IP 到平臺:重大轉變
隨著人工智慧工作負載的複雜性和功率要求不斷擴大,Arm 正在圍繞完整的計算平臺重新組織其產品。這些平臺為構建 AI 晶片的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快的整合、更高效的擴充套件和更低的複雜性。
Arm CEO在署名部落格文章中直言,AI 計算的未來正在 Arm 上構建。
他表示人工智慧持續改變著各大市場——從規模最大的資料中心到尺寸最小的裝置(例如耳機),這進一步加劇了對計算的需求。我們的行業面臨著一項根本性的挑戰:在控制功耗的同時,大幅提升效能。
隨著 AI 工作負載不斷增加,計算需求也隨之快速變化,系統級晶片的能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正因如此,我們在基礎設施、客戶端、汽車以及物聯網邊緣 AI 平臺等所有關鍵市場都推出了 Arm 計算子系統 (CSS) 。設計系統級晶片,沒有其他方法。
這些計算平臺提供整合的、經過驗證的系統,可縮短上市時間、提高每瓦效能並實現可擴充套件的創新。
為了更好地向外界傳達這些平臺,Arm引入了一種新的產品命名架構:
現在,每個計算平臺針對每個關鍵終端市場都有明確的身份:
-
Arm Neoverse 適用於基礎設施
-
適用於 PC 的 Arm Niva
-
適用於移動裝置的 Arm Lumex
-
適用於汽車的 Arm Zena
-
物聯網領域的 Arm Orbis
此外,Mali 品牌將繼續作為我們的 GPU 品牌,IP 將作為平臺內的元件引用。
Rene Haas在部落格中強調,Arm透過與平臺代保持一致來簡化 IP 編號,並使用 Ultra、Premium、Pro、Nano 和 Pico 等名稱來顯示效能層級,從而使開發人員和客戶更容易瀏覽我們的路線圖,這種結構旨在使路線圖對客戶和開發者更加透明。
這種平臺優先的方法反映了在系統層面而非僅僅在核心 IP 層面向 Arm 計算平臺的快速轉變。它使我們的合作伙伴能夠更快、更自信、更輕鬆地整合 Arm 技術,尤其是在他們進行擴充套件以滿足 AI 需求時。
“我們非常高興地向全世界宣佈這一新名稱。計算的未來將建立在 Arm 之上。”Rene Haas重申。
強勁業績鼓舞人心
此次品牌重塑是在 Arm 2025 財年第四季度(截至 3 月 31 日)表現強勁之後進行的,該公司季度收入首次突破 10 億美元大關。
總收入達到 12.4 億美元,同比增長 34%,這得益於創紀錄的許可收入(6.34 億美元,增長 53%)和特許權使用費收入(6.07 億美元,增長 18%)。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專利費的增長是由 Armv9 架構的部署不斷增加以及智慧手機、雲基礎設施和邊緣 AI 中 Arm 計算子系統 (CSS) 的採用所推動的。
移動市場表現突出:雖然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增長不到 2%,但 Arm 的智慧手機專利費收入卻增長了約 30%。
該公司還與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簽訂了首個汽車 CSS 協議,進一步滲透到高增長汽車市場。
雖然 Arm 尚未透露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具體名稱,但 Badani 告訴 VentureBeat,除了谷歌和亞馬遜等人工智慧模型提供商和雲超大規模提供商之外,Arm 還將汽車視為一個主要的增長領域。
首席營銷官告訴 VentureBeat:“我們將汽車視為一個主要的增長領域,我們相信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等其他進步將成為標準,而我們的設計非常適合。”
與此同時,AWS、Google Cloud 和 Microsoft Azure 等雲提供商繼續擴大使用基於 Arm 的晶片來執行 AI 工作負載,這肯定了 Arm 在資料中心計算領域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利用軟體和垂直整合產品發展新的平臺生態系統
Arm 正在透過擴充套件的軟體工具和生態系統支援來補充其硬體平臺。
其針對 GitHub Copilot 的擴充套件現在可供所有開發人員免費使用,讓使用者可以使用 Arm 的架構最佳化程式碼。
目前已有超過 2200 萬開發人員在 Arm 上進行開發,其 Kleidi AI 軟體層在裝置上的累計安裝量已超過 80 億次。
Arm 領導層認為,此次品牌重塑是其長期戰略的必然舉措。透過提供效能卓越、名稱清晰的垂直整合平臺,公司旨在滿足從裝置到資料中心對節能 AI 計算日益增長的需求。
正如哈斯在 Arm 的部落格文章中所寫,Arm 的計算平臺是未來 AI 無處不在的基礎,而 Arm 已準備好大規模地提供這一基礎。
這對人工智慧和資料決策者意味著什麼
這種戰略重新定位可能會重塑人工智慧、資料和安全領域的技術決策者處理日常工作和未來規劃的方式。
對於管理大型語言模型生命週期的人來說,更清晰的平臺結構為選擇針對 AI 工作負載最佳化的計算架構提供了更簡化的途徑。
隨著模型部署時間的縮短和效率標準的提高,擁有像 Neoverse 或 Lumex 這樣的預定義計算系統可以減少評估原始 IP 塊所需的開銷,並允許在迭代開發週期中更快地執行。
對於跨環境協調 AI 管道的工程師來說,Arm 新架構中的模組化和效能分層可以幫助簡化管道標準化。
它引入了一種實用的方法來使計算能力與不同的工作負載需求保持一致——無論是在邊緣執行推理還是在雲中管理資源密集型的訓練作業。
這些工程師經常需要在系統正常執行時間和成本效能之間做出權衡,他們可能會發現將他們的編排邏輯對映到預定義的 Arm 平臺層會更加清晰。
負責維護高吞吐量管道和確保資料完整性的資料基礎設施領導者也可能受益。
命名更新和系統級整合表明 Arm 更加致力於支援與支援 AI 的管道良好配合的可擴充套件設計。
計算子系統還可以加快支援下一代資料平臺的定製矽片的上市時間——這對於在預算限制和有限工程頻寬下運營的團隊來說非常重要。
與此同時,安全領導者可能會看到嵌入式安全功能和系統級相容性在這些平臺中如何演變的影響。
Arm 致力於在邊緣和雲端提供一致的架構,因此安全團隊可以更輕鬆地規劃和實施端到端保護,尤其是在整合需要效能和嚴格訪問控制的 AI 工作負載時。
這種品牌轉變的更廣泛影響向企業架構師和工程師發出了一個訊號:Arm 不再僅僅是一個元件提供商——它為 AI 系統的構建和擴充套件提供了全棧基礎。
參考連結
https://venturebeat.com/ai/arm-is-rebranding-its-system-on-a-chip-product-designs-to-showcase-power-savings-for-ai-workloads-targeting-a-surprising-sector/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36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