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I伺服器市場競爭格局

AI伺服器產業鏈上游為零部件,包括CPU、GPU、儲存晶片、固態硬碟、PCB、被動元器件等;中游為AI伺服器;下游為各類應用市場,包括網際網路企業、雲計算企業、資料中心服務商、政府部門、金融機構、醫療領域、電信運營商等。
請之前購買過全店打包架構師技術全店資料打包彙總(全)”的讀者,請憑藉購買記錄在微店留言免費獲取(PDF閱讀版本)內容更新。
一、上游分析
1.CPU
(1)市場規模
CPU的重要應用領域包括桌面和伺服器,每臺桌面通常只有一顆CPU,而每臺伺服器的CPU數量不定。中商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24-2029年中國CPU市場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CPU行業市場規模達2003.45億元,同比增長10%,2023年約為2160.32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326.1億元。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CPU市場中國外企業佔比較多,本土企業的市場份額較小。2022年英特爾和AMD分別佔據了我國CPU市場的50%和30%的份額。華為和聯發科分別佔據了10%和5%。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儲存晶片
(1)市場規模
2022年,我國儲存晶片市場規模約5170億元,同比下降5.9%,2023年市場規模約為5400億元。當前新一輪人工智慧浪潮爆發,由AI伺服器帶來儲存晶片新的增量需求,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市場規模將恢復增長至5513億元。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重點企業分析
目前我國儲存晶片企業主要包括兆易創新、北京君正、聚辰股份、紫光國微、復旦微電、長鑫儲存、長江儲存、普冉股份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被動元件
中商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24-2029年中國被動元件產業發展戰略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被動元件市場規模達約346億美元,同比增長5.17%,2023年約為363億美元。
資料來源:EC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PCB
(1)市場規模
2022年中國PCB市場規模達3078.16億元,同比增長2.56%,2023年約為3096.63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中國PCB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3469.02億元。
資料來源:Prismark、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競爭格局
由於我國PCB產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製造領域,高效能製造領域較少,製造門檻不高,市場集中度較低,CR5為33.9%,鵬鼎控股市場份額佔比最多,達12.4%。東山精密、健鼎科技、深南電路、華通分別佔比達7.5%、4.9%、4.8%、4.4%。
資料來源:CPC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全球出貨量
中商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24-2029年中國伺服器行業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AI伺服器(包含搭載GPU、FPGA、ASIC等)出貨量將接近120萬臺,年增長率達38.4%,佔整體伺服器出貨量的比重約9%。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將超過160萬臺。
資料來源:TrendForce、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國出貨量
2022年AI伺服器市場出貨量約達28.4萬臺,同比增長約25.66%,2023年約為35.4萬臺。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中國AI伺服器出貨量將達到42.1萬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市場規模
2022年末,國內市場總規模超過420億元,同比增長約20%,2023年約為490億元。市場增速逐步放緩,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560億元。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競爭格局
AI伺服器市場的競爭格局呈現出高度集中和頭部效應明顯的特點。2022年浪潮市場份額佔比約為47%。其次分別為,新華三、寧暢、安擎、坤前、華為,佔比分別為11%、9%、7%、6%、6%。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企業熱力分佈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應用場景分佈
在AI伺服器行業下游環節中,網際網路、運營商和通訊廠商等主體的需求量佔比排在前列。其中,網際網路廠商的市場需求佔比最多,接近市場的一半,佔比達47%左右;運營商和通訊廠商對AI伺服器的需求量佔比分別達到約20%和9%。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網際網路
2024年1-2月份,我國規模以上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網際網路業務收入2463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較2023年全年提升0.8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運營商
2024年1-2月份,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網際網路寬頻業務收入440.6億元,同比增長6.7%,佔電信業務收入的15.1%,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1個百分點。移動資料流量業務收入小幅下滑。1-2月份,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移動資料流量業務收入1063億元,同比下降1.6%,佔電信業務收入的36.4%。
資料來源: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AI伺服器定義及分類
AI伺服器是指專為人工智慧應用設計的高效能計算機裝置,它能夠支援大規模資料處理、模型訓練、推理計算等複雜任務。AI伺服器通常配備強大的處理器、高速的記憶體、大容量且高速的儲存系統以及高效的散熱系統,以滿足人工智慧演算法對計算資源的高需求。
目前,AI伺服器產品種類較多。按不同的分類標準,AI伺服器可以大致分為訓練伺服器、推理伺服器、GPU伺服器、FPGA伺服器、CPU伺服器、雲端AI伺服器、邊緣AI伺服器等。具體分類如下:
五、AI伺服器行業發展現狀
1.AI伺服器市場規模
受益於人工智慧和算力市場發展的推動,中國AI伺服器市場規模實現了逐年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24-2029年中國伺服器行業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2年末,國內市場總規模超過420億元,同比增長約20%,2023年約為490億元。市場增速逐步放緩,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560億元。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AI伺服器出貨量
當前我國數字基礎建設程序持續加快,算力規模不斷增長,受市場需求影響,AI伺服器作為算力基礎裝置,市場需求量實現上升。中商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24-2029年中國伺服器行業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2年AI伺服器市場出貨量約達28.4萬臺,同比增長約25.66%,2023年約為35.4萬臺。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中國AI伺服器出貨量將達到42.1萬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AI伺服器市場結構
根據應用場景不同,AI伺服器可分為訓練型伺服器和推理型伺服器。在AI大模型發展早期,AI伺服器需求以模型訓練為主,因而訓練型伺服器佔據市場主體地位。目前,AI伺服器市場中57.33%為訓練型伺服器,推理型伺服器佔比達42.67%。隨著生成式AI應用的應用發展,預計未來推理型伺服器將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資料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AI伺服器競爭格局
AI伺服器採用CPU+加速晶片的架構形式,在進行模型的訓練和推斷時會更具有效率優勢。與國外AI晶片廠商的壟斷局面不同,中國AI伺服器水平位於世界前列。2022年中國AI伺服器市場中(按銷售額),浪潮市場份額佔比約為47%,排名第一。此外,新華三、寧暢、安擎、坤前、華為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1%、9%、7%、6%、6%。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六、AI伺服器行業重點企業
1.浪潮資訊
在AI伺服器領域,浪潮資訊憑藉其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推出了多款領先的AI伺服器產品。其中,NF5468A5系列是其暢銷海內外的彈性雲AI伺服器之一。
2023年前三季度,浪潮資訊實現營業收入481億元,同比下降8.85%;歸母淨利潤7.87億元,同比下降49.12%。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3年上半年,浪潮資訊主營業務為伺服器及部件、IT終端及散件,佔比分別為98.80%、0.74%。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新華三
新華三作為領先的IT基礎設施提供商,其AI伺服器產品在設計、效能、可靠性等方面均表現出色,能夠滿足各種複雜的AI應用場景需求。新華三旗下AI伺服器產品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寧暢
目前,寧暢AI伺服器能夠實現多元化的應用場景覆蓋,在影像渲染、音訊生成、影片生成、大模型預測、自動駕駛等熱門AI應用上也表現出色。寧暢旗下AI伺服器產品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安擎
目前,安擎旗下AI伺服器產品可分為Intel系列、AMD系列、飛騰系列、異騰系列和海光系列。部分產品型號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坤前

坤前AI伺服器主要包括國產AI伺服器KH2204G、液冷AI伺服器KI4200GLC、AI伺服器KA4208G-MS3、機架式GPU伺服器KI4200G、塔式GPU伺服器KI4208G。

七、AI伺服器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利好行業發展
國家政策對AI伺服器行業發展利好顯著,透過支援技術研發與創新、人才培養與引進、應用市場拓展以及技術標準和規範制定等措施,為行業提供了強大動力。這些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AI伺服器行業快速發展,提升我國在全球AI領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2.技術創新推動行業發展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AI伺服器作為支撐AI應用的重要基礎設施,其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攀升。金融、服務、製造、能源等行業對AI伺服器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動了AI伺服器市場的持續擴大。
3.AI大模型應用加速落地,推動行業發展
AI大模型是指經過大規模資料訓練且在經微調後即可適應廣泛下游任務的模型。隨著引數規模不斷擴大,AI大模型在語言、視覺、推理、人機互動等領域不斷湧現出新能力。受AI大模型發展熱潮影響,市場算力需求大增,AI伺服器作為算力基礎設施之一,由於具備圖形渲染和海量資料的並行運算等優勢,能夠快速準確地處理大量資料,市場價值逐漸凸顯。
4.智算中心建設加速,帶動AI伺服器的需求增長
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是以基於AI晶片、AI伺服器等構建的人工智慧計算機叢集為基礎,涵蓋了基建基礎設施(機房基建)、硬體基礎設施和軟體基礎設施的完整系統,提供從底層晶片算力釋放到頂層應用使能的人工智慧全棧能力。目前全國有超過30個城市正在建設或提出建設智算中心,“十四五”期間,對智算中心的投資可帶動AI核心產業增長約2.9-3.4倍,全國有望掀起智算中心建設及應用浪潮,預期將帶動AI伺服器的需求增長。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免責申明:本號聚焦相關技術分享,內容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可追溯內容均註明來源,釋出文章若存在版權等問題,請留言聯絡刪除,謝謝。
推薦閱讀
更多架構相關技術知識總結請參考“架構師全店鋪技術資料打包(全)”相關電子書(44本技術資料打包彙總詳情可透過“閱讀原文”獲取)。
全店內容持續更新,現下單“架構師技術全店資料打包彙總(全)”一起傳送“伺服器基礎知識全解(終極版)和“儲存系統基礎知識全解(終極版)pdf及ppt版本,後續可享全店內容更新“免費”贈閱,價格僅收259元(原總價499元)。
溫馨提示:
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選閱讀原文連結獲取架構師技術全店資料打包彙總(全)電子書資料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