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強買格陵蘭島,日本外相訪華前承認歷史錯誤,中日達成10項共識

特朗普試圖對於格陵蘭島的強買意圖是認真的,靈哥前兩天文章中寫的,特朗普試圖從美元霸權延伸到資源霸權,而格陵蘭島有極其豐富的金、銀、銅、石油、鈾、稀土。
此外由於冰雪融化和破冰船等技術的發達,中國貨船從北極航道到歐洲逐漸成為現實。
北極地區成為了香餑餑,美國絕對要遏制俄羅斯在北極的控制和影響力,格陵蘭島可以成為美國的前哨。
所以11月份《華爾街日報》文章分析認為,華盛頓必須和格陵蘭島建立正式的關係,要推動格陵蘭島從丹麥獨立。
而格陵蘭島本地人也有意願向美國靠攏,畢竟丹麥和美國,哪個爸爸拳頭硬是顯而易見的。格陵蘭島的2024-2033年“北極戰略”希望和美國增加合作,特別是貿易和航線。
丹麥肯定是抗拒的,丹麥這兩天提出對格陵蘭島增加15億美元的國防投資,包括購買巡檢船,無人機,升級機場等基礎建設等。
丹麥國防部長已經明確說了,之前對北極投資不夠,下面要加強在北極地區的存在。
毫無疑問,特朗普將延續其第一任的風格,無差別的對盟友敲骨吸髓。
日本也感受到陣陣寒意,外交政策急速轉向。日本外相剛剛訪華,明確否認了“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論調:
“我個人不喜歡臺灣有事這個說法。臺灣應該是無事,而不是有事。。。我們始終堅守日中建交時的共同宣告精神,堅信臺灣與大陸的問題必須透過對話和平解決。臺灣必須無事。我認為,到處提及有事、有事這個詞,這是不妥的。”
日本外相認為自己是田中角榮的弟子,在臨行前告訴記者要繼承田中角榮,他說日本在過去某些時期,實施了錯誤的國策,未來,日本不能重蹈覆轍,要堅持和平國家道路。
這個誠意就很滿了,所以這次外相訪華,我們很給面子。中日發表了10項合作,包括大力推動青少年交流互訪,互派留學生,學校交流,友好城市交流等。
對於普通人最有力的合作條款是日本打算為中國遊客推出10年籤,從今年春季開始實施,團隊遊從15天擴大到30天,而我們外交部也發表宣告歡迎中日擴大雙向往來。
靈哥認為日本轉向中國,擴大和中國合作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當然是特朗普上臺,需要全方面改善和中國關係對沖風險。其次是日本已經意識到此一時彼一時,現在還想發展經濟必須融入到中國供應鏈。
所謂打不過就加入,豐田已經決定在上海建立新工廠,生產 “雷克薩斯”的電動汽車,已經在和上海方面協呼叫地,打算2027年投入使用。
豐田的目標是利用中國的製造基地2030年銷售100萬輛電動雷克薩斯,之前外資品牌在中國需要合資,我們最新的製造業規定允許百分之百控股。
說白了,供應鏈是中國的,我們就不怕甚至歡迎外資製造業控股,相當於是利用我們的資源稟賦和現有的世界品牌一起賺海外的錢。
第三個就是北極航道,目前日本是綁在美國身上的,但隨著美國的衰落和中俄在北極航線的開拓,說白了,日本加入北極航線才是最順利成章的,有巨大的好處。
兩岸統一勢不可擋,而中俄還開闢了新的北極航線,日本不向中國靠攏,就會兩面卡脖子的威脅。
一切都要感謝特朗普,也就難怪弗裡德曼在紐約時報正兒八經撰文,向美國人解釋了川建國的意思。
(全文完)

銀行能源等權重近期大漲,提前提醒了,中海油已經默默漲了兩週了,銀行也是連續在漲。


市場有迷思認為特朗普上臺一定不利於石油,錯了,華爾街日報一個月前文章報道,只有油價上漲,石油公司才有動力重啟油井擴產。
歡迎大家加入星球,好公司+好邏輯+好時機,現在加入可進群。(加入星球后,加bobding7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