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條中國鐵路,俄羅斯和日本悍然入侵?

 前言:人血饅頭

中學課本里以前有魯迅的一篇

小說《藥》

,談到人血饅頭:

魯迅在小說《藥》中這樣寫道:“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

這裡面的人血,來自剛被處決的犯人。原型來自 1905 年日本俄羅斯在中國境內 – 對,你沒有看錯,兩個外國勢力在中國境內

– 發動的一場戰爭,中國人或者做日本間諜,或者做俄羅斯間諜,最後無論被任何一方抓到,都被斬首。

嗯,再琢磨一下這裡面的詭異和諷刺:中國人,在中國境內,為兩個外國勢力的戰爭去做間諜,最後在中國境內被這兩個外國勢力處決。而他們被斬首之後的人血,被中國老百姓爭先恐後低去蘸饅頭,為了回家治病。
好幾個大問題來了:
1、日本和俄羅斯,怎麼就進入了中國境內開戰?
2.   1905 年,清朝還沒滅亡,主權國清朝政府都幹什麼了?
3.   這場日俄戰爭的前因後果是什麼?
4.   日本和俄羅斯對今天的中國局勢,有什麼影響?
有些內容可能和這篇文章有重合:日俄英美:中國近代史四大影響國
專題
中東地區

非洲




十九世紀的中日關係:日本的崛起和清朝的衰敗
日本在 1868 到 1889 年被美國黑船艦長的堅船利炮威脅下驚醒以後實施的全面改革開放,史稱 “明治維新”。在這 31 年間,日本不僅迅速完成了從分散的地方幕府時代變成天皇集權的中央體制,更在軍事、經濟、教育、文化各方面全面學習西方。某種程度上,中國從 1979 年開始的改革開放,以及從 1979 年到 2010 年這 31 年中國的變化,和日本的明治維新有類似,這是後話。
1889 年之後的日本,開始不滿足於只是一個島國,目光投向了旁邊的朝鮮半島。要知道,朝鮮半島 “自古以來” 不僅一直是漢文化佔據著,從政治上也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附庸國/類殖民地。簡單一句話:朝鮮是中國的地盤。日本翅膀硬了,偏不信這邪,於是找茬兒動手,進入朝鮮。細節參看 極簡朝鮮半島現代史

既然日本要和大清叫板,那中日必有一戰。於是就有了 1894 年中國人都熟知的中日甲午海戰
這場海戰,日本海軍準備得很充分,大清海軍外強中乾,打嘴炮一流,上陣實戰慘敗。歷史總是這樣無情:你要是沒實力又沒準備還沒眼力見,覺得自己天下第一,成天自我陶醉和瞎 BB,上了戰場被人胖揍是大機率。
馬關條約:日本版圖急劇膨脹
日本得意忘形地贏了,於是獅子大開口:要大清帝國賠款、割地。1895 年日本和大清帝國簽訂喪權辱國的 《馬關條約》,快速開啟了大清走向最終崩潰的程序。此所謂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日本是島國,所以最看重的是周邊的島嶼:
  • 臺灣、澎湖列島割讓,從此臺灣進入了長達 50 年的日據時代
  • 遼東半島也被割讓。
  • 中國確認朝鮮國為獨立自主國家,朝鮮對中國的朝貢、奉獻、典禮永遠廢止 (二戰後蘇聯強迫中國承認外蒙古獨立,使用的是同樣的手法)- 從此朝鮮半島也進入了日劇時代。
來來來,談歷史必須要說地理。看地圖:
從上面的地圖可以看到,日本的領土和領海野心很大。馬關條約一簽訂,日本就從一個狹長的島國,南部擴充到了臺灣,西部擴充到了中國的東北遼寧。大清帝國的絕大部分出海口幾乎都在日本帝國海軍的包圍圈中了,而且遼東半島距離大清帝國的首都北京不遠,日本的海軍和陸軍幾乎可以集體作戰掐住大清帝都的喉嚨,從而進一步控制龐大的大清帝國其他領土。事實上,1937 年 7 月 7 日在北平發生的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就是日本帝國蓄謀已久從北向南征服中國的軍事策略,此為後話。
三個帝國干涉日本帝國還遼:這世上,居然還有好心人老爺叔?
正當日本準備進入遼東半島的時候,有三個帝國出面干涉了。
哪三個?
首先是日本北面的

俄羅斯帝國

。這個好理解,俄羅斯人自古以來,就對中國的領土有巨大野心,並且付諸實際行動佔據了中國大片土地,至今也沒停息。俄羅斯一看島國小日本居然敢動自己的乳酪,必須要出手制止。

另外兩個有點費解:法國和德國。這兩個自古以來歐洲大陸最強的兩個帝國 – 2024 年歐盟裡兩個扛把子的國家,依然是法國和德國 – 怎麼對亞洲的日本島國,佔領亞洲的大清帝國一個半島,這麼上心呢?
這裡面就要說到當時的國際政治,在歐洲大陸,有兩個聯盟:法俄聯盟,以及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三國的德奧意聯盟,在互相抱團傷害。
法國一看俄羅斯哥們要出手,當然想加入支援。另外早在 1894 年甲午海戰發生的11 年前,1883 – 1885 年法國已經和大清南洋水師有過清法戰爭,最後拿下越南作為自己的殖民地,開啟了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的時代。法國早就把眼光投向了臺灣作為下一個法屬殖民地的目標。突然一下,日本拿下了臺灣,法國肯定不爽。
德國呢?為什麼要加入對頭的法俄聯盟摻合這事?因為德國的私心很簡單:我來幫你們在亞洲多得點甜頭,你們就少在歐洲摻合了,中不中?
那時候,還有兩個大帝國:英國、美國。他們怎麼不加入法俄德來阻止日本獲得遼東半島呢?
俄國與德國嘗試拉攏英國,但英國認為馬關條約對己有利,因為它規定中國開放更多商埠。而且,日本在華得到利益,可以阻擋俄國向南擴張。因此,英國在最後關頭拒絕加入「干涉集團」。另一方面,日本也想尋求英美的幫助,召開國際會議解決遼東問題。但英美不敢得罪任何一方,又恐怕日本或三國在華之勢力坐大,因此雙雙宣告中立
俄羅斯在中國境內修建鐵路
最終,日本“被迫歸還” 遼東半島給大清帝國。
這口氣,日本人一直沒嚥下去。
日本帝國認為:為什麼你們白人帝國可以逼迫大清帝國做得的割地賠款事,到了我這個黃種人亞洲帝國,你們就聖母婊不讓我做?

後來日本帝國在二戰中一直推行 “大東亞共榮圈” 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宣傳/洗腦要點就是:

我們亞洲人一直被白人欺負。讓我們日本人來打敗所有西方列強, “解放” 亞洲,讓我們高等亞洲人/日本人來統治你們低等亞洲人,這是你們的福氣!

俄羅斯因為 “勸和有功”,於是論功行賞地從大清帝國那裡以迫日還遼有功,分別向李鴻章張蔭桓各敲詐50與25萬盧布的禮金,1896年簽署《中俄密約》。在1898年簽署《旅大租地條約》租下旅順大連兩港口,並且由萬裡長城以北到滿洲擴大勢力範圍,實行向遠東擴張的野心。後來,密約洩露,列強爭相迫使清朝劃出勢力範圍租界租借地1904年日本重整旗鼓,突襲俄國在旅順的海軍,引致日俄戰爭, 此為後話。
這時候俄羅斯終於可以實施下一步計劃了:修建一條穿越中國境內的鐵路,可以快速連線從人口稠密的西部地區到出海口海參崴(注:海參崴原本是中國領土,也是被俄羅斯強迫割讓的)。
來看地圖:
無論什麼年代,什麼國家,什麼目的,要維修或者維持一條經過其他國家領土、領海的客運、貨運、能源、電力、通訊線路/管道,都是非常複雜的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博弈。
比如:從俄羅斯到歐洲的北溪天然氣管道:
和伊朗的霍爾木茲海峽:(參看:2019:伊朗霍爾木茲海峽前世今生
或者:牽涉到我能不能吃上正宗的黑芝麻糖和雲片糕這麼重大的事情的各個國際水道(參看:我網購的黑芝麻糖和雲片糕可能被擁堵在哪個國際水道?
簡短截說,俄羅斯帝國曾多次和大清帝國協商要建鐵路都未果。
大清帝國又不傻,你在我的境內修條鐵路,說是為了給遠東地區俄羅斯人民逢年過節送豬肉粉條、俄羅斯節日之後文工團下鄉唱同一首歌啥的,這分分鐘也可以運軍隊和軍火進入中國境內啊,再來個當地居民公投,決定加入俄羅斯帝國,這土地不就沒了?(嗯,2022 年開始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然後舉行所謂 “當地居民公投決定獨立” 這種古老的騷操作,俄羅斯人依然在用)。大清帝國一直婉拒。

UNTIL NOW。馬關條約俄羅斯阻擊了日本的遼東半島領土要求,代價就是:讓我在你境內建鐵路!

大清東省鐵路於是橫空出世。俄羅斯方面稱為東清鐵路清東鐵路(俄語:Китайско-Восточн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羅馬化:Kitaysko-Vostochnaya zheleznaya doroga,縮寫為КВЖД,字面意思為“中國東部鐵路”)指俄羅斯帝國修築的從俄國赤塔中國滿洲里哈爾濱綏芬河到達海參崴的鐵路中在中國境內的一段鐵路系統總稱,簡稱“東清路”。1920年後稱中國東省鐵路中國東方鐵路,簡稱中東鐵路中東路
日俄:在中國境內大打出手?
日本本來在麻將桌上準備槓上開花來個天胡地胡,結果突然被俄羅斯帝國給截胡了。日本這個不甘心和咬牙切齒,所謂小人報仇,十年恨晚。
日本在 1904 年突襲遼東半島旅順的俄國海軍,日俄戰爭就這麼開始了。日俄戰爭(俄文: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日文:日露戦爭;1904年2月8號─1905年9月5號)。
清朝居然宣佈中立。嗯,兩個流氓在你家客廳大打出手,你躲在陽臺上說,“我不介入!你們愛怎麼打就怎麼打吧!”。
最後日本贏了,這是第一次日本打敗白種人帝國,日本的民族自信心開始爆棚,日本開始琢磨如何做全世界人民命運的主宰者,並且在這條最終招致美國扔下兩顆原子彈的不歸路上,狂奔。這是後話,但不是一行小字:必須特別強調的是,這世界上總有一些狂人,過了幾天稍微溫飽有餘的日子之後,就立刻自我爆炸,覺得自己有錢有槍有型有款,要滿大街擴張和征服,最後的結果都是被打回石器時代的原型,可憐的都是生靈塗炭的普羅大眾。二戰中的日本、德國、1970 年代的伊朗、當代的一些國家,都是如此。
日本打贏了日俄海戰,就和俄羅斯瓜分了東北地區。那條原本被稱為大清東省鐵路/中國東方鐵路的鐵路,就此被分為南北兩段。北部那段依舊由俄羅斯管理運營,南部的這段就被稱為 “南滿鐵路”,由二十世紀帝國俱樂部的新貴日本來經營和管理。
1929 年關於這條鐵路還有著名的 “中東路事件”。中東路事件(或是1929年中蘇衝突)是中國蘇聯於中華民國18年(1929年)發生的一次武裝衝突,是北伐統一後中國第一次與外國交戰。中國當時某些組織居然提出 “武裝保衛蘇聯”,一群中國人加入了蘇聯紅軍和中國軍隊作戰的事情,這是中國近代史莫大的諷刺之一。中國欲以武力收回此前名義上置於中蘇共同管理下的中東鐵路的權益而引起這次衝突。蘇聯以自衛為由出兵滿洲,擊潰張學良部,重拾鐵路所有權和運營權。戰後東北軍和蘇方單方面簽署伯力會議議定書,但南京中央國民政府認為地方軍閥擅自越權簽定國與國間條約而不承認此協定。俄羅斯稱為中國東方鐵路衝突或是遠東衝突。
這條鐵路在 1950 年後被移交給中國。現在是京哈線和沈大線的一部分
結尾
作為和中國歷史經濟都源遠流長、共享邊境線和海岸線的日本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的任何大動向,都值得關注。
2024 年 9 月 27 日

石破茂

將出任日本新首相。

在中國即將進入國慶節的時候,俄羅斯微信通訊社宣佈,俄羅斯總統普金祝俄羅斯的核工業者節日快樂。我查了半天,不明白俄羅斯在過什麼節。倒好像是你準備過節包餃子,隔壁鄰居陰森森地無聊放著靈堂裡的哀樂。
參考連結

https://www.dw.com/zh/%E7%9F%B3%E7%A0%B4%E8%8C%82%E5%B0%86%E5%87%BA%E4%BB%BB%E6%97%A5%E6%9C%AC%E6%96%B0%E9%A6%96%E7%9B%B8/a-70342883
http://www.news.cn/mil/2024-04/11/c_1212351363.htm
https://sputniknews.cn/20240928/1061819335.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9C%8B%E5%B9%B2%E6%B6%89%E9%82%84%E9%81%BC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6%B8%85%E9%90%B5%E8%B7%AF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