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神秘加速”?7月9日成史上最短一天,科學家都感到疑惑

你是否覺得7月9日這天過得特別快?如果是這樣,可能並非只是錯覺。科學家近日警告,這是由於地球自轉速度悄悄加速了。地球自轉的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快,可能使這一天的時間比平常短了近1.3至1.6毫秒,成為有史以來最短的一天。
地球自轉本應每24小時完成一次迴圈,也就是8萬6400秒。但實際上,地球自轉的時間會有微小波動。為了精確追蹤這些變化,科學家們使用高精度的原子鐘來進行測量。自2020年以來,國際地球自轉與參考系統服務(IERS)發現地球自轉速度逐漸加快,儘管這一現象的確切原因仍未完全明確。
IERS的最新資料顯示,7月9日的地球自轉速度加快,使得這一天的長度比標準24小時少了約1.3至1.6毫秒,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這已經是自2020年以來第六次出現類似的“地球快轉”現象,上一次“最短的一天”發生在去年7月5日。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地球自轉加速的現象愈發頻繁。IERS預測,7月22日和8月5日將再次出現類似的“短日”現象,預計這些日子的長度將比標準時間短1.3至1.51毫秒。這一趨勢可能意味著地球自轉正在經歷某種長期變化,雖然科學家還不確定具體原因。
從地質歷史來看,大約10到20億年前,地球上的一天時間只有19小時。科學家認為,這一現象可能與月球的引力作用有關。在地球形成初期,月球離地球較近,強大的引力作用使地球自轉加速。隨著月球逐漸遠離地球,地球自轉速度逐漸減慢,但如今自轉加速的情況似乎又重新出現。
雖然每次自轉加速縮短的時間只有1毫秒左右,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但這類變化可能會對一些系統產生影響。專家指出,這樣的時間波動可能影響到衛星系統、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精度,造成位置誤差高達30到50公分。隨著自轉加速,可能還會對高精度的時間測量產生干擾,特別是在科學、技術和通訊領域。
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持續加快,IERS可能不得不進行時間調整,採用“負閏秒”來重新校準時間。負閏秒是一種在標準時間中減去一秒的做法,以確保高精度的原子鐘與地球自轉保持同步。歷史上,人類曾對閏秒做過調整,但如果真要進行負閏秒修正,這將是史上首次對“一天”的時間進行此類修正。根據IERS的預測,這項調整可能會在2029年進行。
儘管地球自轉加速帶來的時間變化看起來微小,但這一現象卻提醒我們,地球的運轉並非靜止不變。科學家仍在努力揭示這些變化背後的原因,並關注它們可能帶來的影響。隨著未來“負閏秒”調整的可能發生,人類對時間的掌控或許將迎來一場歷史性的修正。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