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現實的努力卷無可卷,運氣就成了唯一能倚仗的期待。
01
水 晶
中式玄學出海的“排頭兵”
01
水 晶
中式玄學出海的“排頭兵”
周莉之前是一名澳洲留學生,現在定居在墨爾本。
大概從去年開始,她發現水晶,尤其是能跟中國五行文化沾上邊的水晶,開始在國外越來越火。
一開始,她只是在社交平臺看到越來越多討論水晶的帖子。
後來身邊的華人社群裡也開始聊“戴什麼水晶,有什麼寓意”,但是當地賣水晶的人卻並不多。
她漸漸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商機,便開始做起水晶的生意。

賣水晶,最重要的一步是自學玄學,不同的水晶代表不同的能量,搭配起來的效果也各異。
沒有人會深究其中的道理,相信的人自然會為其買單。
周莉最初走的是定製路線。
每個週末,她在墨爾本市中心的星巴克和客人碰頭,根據中國的五行能量為每個客人定製專屬的水晶手串。
今年2月份,她將租住的公寓樓改造成了線下工作室,才有了固定的店鋪。
當金髮晶和綠幽靈被冠上“能招財”和“助事業”的寓意,直接賣斷貨。
有的客人一星期來店裡消費三四次,幾千美金花出去,毫不手軟。
周莉的店,營業的第一週,裝修和人工費就已經回本。
近兩年,中式玄學帶著自己特有的神秘力量,順利出海。
在海外社交平臺上“風水”“玄學”成為財富密碼——
“fengshui”標籤在TikTok上搜索量超過30億;
Instagram上#crystals 標籤累計發帖3000多萬條,TikTok播放量已破百億。
不少華人博主,在轉行風水玄學賽道後,迎來了潑天的流量和巨大的財富。
Cliff Tan是一位美籍華人建築師,原先他只是在TikTok上分享家居設計,一直反響平平。
2021年,他開始分享如何利用中國風水,給外國人改造房屋,一下子爆火。
幾年時間,他成立了Dear modern工作室,全網賬號漲粉320多萬。
還有人專程來請他上門看房子的風水佈局,一次就要4000美金。
影片和訂單的收入加起來,年入千萬人民幣。
他的賬號裡,一條播放量破千萬的影片,講的是該如何在臥室裡擺放床的位置。
床不能挨著門,太多能量會進入眼睛;
枕頭不能挨著窗戶,不然身體會產生浮動的感覺;
床尾離門不小於1英尺,否則是個“死亡位置”。
國外的網友稱他為“神秘的東方男人”,不少人願意按照他的方法更改自己的房間佈局:
“我猜我會死的,明天就把床挪走。”

還有更為小眾的賽道,也趁機蹭上了風水的熱度。
一位自稱是“第三代傳統風水傳人”的華人Clara,一條介紹辦公室擺放哪些植物能聚財的影片播放量高達130萬,令她火速出圈。
被粉絲們稱呼為“風水植物女士”。
影片背景裡擺滿了各種植物盆栽,滿屏的綠色撲面而來。
她用簡單直白的字幕向大家介紹虎尾蘭、搖錢樹能聚財,容易存活,黃金葛是在風水學中不太好的植物,蘭花適合放在客廳,而竹子並沒有風水用途。
當然,這些植物有沒有為其他人聚財不好說,但確實為Clara本人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在她的個人網站上,一盆植物的平均客單價在40美金以上,接近300元人民幣。
就連中國短劇,也沒放過玄學的風口。
今年廣西山海星辰短劇出品的《錯練神功,禍亂江湖》,在海外用7天時間,突破了1億的播放量。
和西方的魔法世界不同,劇裡的中式江湖,講的是神力、道法。
以至於很多外國網友在評論區疑惑:“築基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眾多出海的中式玄學中,最出圈的還是水晶。
水晶,彷彿是站在了中西方玄學的“十字路口”。
無論是中國的陰陽五行,還是西方的塔羅占卜,都能找到在水晶上找到故事和淵源。
亞馬遜平臺上的爆款禮物是一顆高25釐米,鑲嵌約300顆天然水晶珠的生命樹擺件,大部分商家的水晶產地都寫著:中國。

對外國人來說,水晶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再加上來自東方一絲的神秘感,因此成了中式玄學出海的“排頭兵”。
其中,最出名的水晶品牌是Energy Muse。
它的logo就是一個類似中國八卦的圖案。
最大的賣點是將水晶和中國的銅錢、玉石、風水等元素結合起來,什麼都沾點,說不定哪個就能靈驗。
靠著玄學的力量,Energy Muse的年營收超過200萬美元。
還有人主打東方文化的神秘感。
中國西藏的水晶品牌Kailash Energy,釋出過一段藏族青年撫摸雪豹的影片片段——
在國外的社交媒體觀看量超過2000多萬,去年一年漲粉28萬。
它的熱銷產品是一串108顆的念珠,寓意“斬斷108種煩惱”。
當藏族文化注入水晶配飾,價格搖身一變,直達上千美金,水晶項鍊終究成了高攀不起的奢侈品。
02
“玄學水晶風”從哪兒開始刮?

周莉也有同感,在賣水晶之前,她還賣過一段時間的珍珠。
“外國人非常喜歡天然的東西”。
珍珠內裡有瑕疵,水晶看上去有些黑點,他們反倒覺得獨一無二。
“外國人更注重水晶的養護”。
宋宇經常回復外國客人有關注意事項的問題。
比如他們知道水晶需要定期消磁,一般會用香薰搭配,或者在月光照耀下,放進消磁碗裡。
這種儀式感,在他們眼裡,可能比水晶本身更重要。
宋宇今年大學畢業,儘管水晶生意只是副業,但遇到大訂單時,一個月就能掙上萬元。
他經常刷TikTok的水晶直播,有個叫“Coco shop”的博主把直播間打造成粉嫩少女風。
只賣一包包的散珠,場場都有1000人以上的線上人數。
宋宇打算效仿開啟TikTok直播,“倘若發展得好,我就直接當主業做了。”
03
全世界年輕人的“心理安慰劑”
如果把時間線再往前推,其實外國人對中國玄學文化的興趣,由來已久。
早在15世紀,移民的華人將風水帶入東南亞。
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像面朝大海,背靠銀行,被稱作風水極佳的位置。
在美國,哈佛大學、伯克利大學等20餘所大學都開設了易經、風水學的課程。
亞馬遜平臺上超4萬本帶“Fengshui”關鍵詞的書籍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版本出售。
甚至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曾經是風水的“忠實信徒”。
上世紀90年代,特朗普曾投資接連虧損,甚至瀕臨破產。
1995年,他邀請一位香港風水師改造川普國際酒店大廈——
原本朝南的大門改為朝東,並在大樓前安裝了一個巨大的金屬球,意在轉移負能量。
進入AI時代,無論是ChatGPT還是DeepSeek,都沒有逃過成為人類“賽博算命師”的命運。
開啟對話方塊,輸入出生日期和玄學指令,AI就能看似有理有據地輸出一整段“人生劇本”:
包括性格特質、事業財運、感情正緣、甚至連某天會做什麼事都能推測。
周莉的客人經常拿著“AI算命師”的答案找她設計水晶手串。
要什麼種類,加幾顆,按什麼樣的順序擺放,AI會出一個方案。
哪怕周莉沒有相同的款式或者大小,客人也會繼續問AI,有沒有其他水晶可以替代達到同樣效果。
她記得有段時間,每天都有人來問黑曜石和海藍寶。
後來她發現,不管你輸入什麼樣的個人資訊,或者有不同的願望,DeepSeek給所有人推薦的都是這兩款水晶。
周莉明顯感覺,無論中外,玄學已經變成了全球年輕人的“心理安慰劑”。
水晶、風水或者其他的與玄學相關的產品,大家還是在為自己的情緒消費。
一位中國留學生,嘗試在紐約街頭擺攤,給外國人算命。
後來,他把算命的影片發在了社交媒體上。
影片裡,一位外國女生問她:
“搬家後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二十幾歲我的經濟狀況會穩定嗎”。
大家才突然發現,原來全世界年輕人擔憂的事情,並沒有什麼不同。
飄過的彈幕裡,有人在發“三個月後日子就好起來了”,不知道是在安慰影片中的外國女生,還是自己。
還有一位在法國的中國博主,萬聖節的時候,在街邊兜售各種可以燒給去世的人的紙製品,有蘋果手機、LV包,泡麵桶之類的。
有一個路過的外國大叔,特意停下來,為自己的剛剛過世的小貓,買了一捆紙錢。
有一句俗語說,外來的和尚好唸經。
就像中國的年輕人,也熱衷於星座和塔羅牌。
玄學這件事,似乎離得越遠越神秘,而神秘往往代表了更大的靈驗的可能性。
不管是買一個平價的水晶手串、植物擺件,還是花高價請風水師,所有人求的不過是,無論在哪個玄學體系裡,自己都能是被好運眷顧的那一個。
世界各地的辦公桌上,可能都有一棵發財樹在等待開花結果;
膚色各異的手腕上,或許也都有一串水晶手鍊,被寄託了升職加薪的願景。
無論是西方的占卜,還是中國的風水,異曲同工之處都在於——
當現實的努力卷無可卷,運氣就成了唯一能倚仗的期待。
· END ·
視 頻 推 薦
尋求報道、商務合作、投融資對接媒體互推、開白、投稿、爆料等……
掃碼新增投資人說運營者微信,備註「商務合作」詳細溝通。

超 級 社 群
【投資人說】正在組建超級投資者社群、超級創業者社群、超級讀者群、超級媒體群等,目前總人數已超1000人。
發現贊和在看了嗎,戳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