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水手串,收割全球老外

水晶這個東西大家不陌生,國內電商價格從個位到百、千都有,跟黃金、玉石這些流量大戶比根本排不上號,但是在國外卻成了頂流。
在西方文化體系下,有不少人把水晶用作修靈和占卜,當寶貝供著。
玄學本來就是“信就有,不信就無的”,與其衝著高利潤去入局,不如主打真誠,讓消費者真能買到價效比的心理安慰,生意才能走長久。
作者 | 酷玩實驗室
來源 | 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金錯刀(ijincuodao)授權轉載
自“關稅大棒”後,老美的樂子就沒斷過:什麼墨西哥毒梟變蛋梟美國老百姓划船去公海超市買東西萬斯抱怨眼線筆漲價被網友批評哪李貴了。。。
中國的大量製造業,比如大家熟知的衣服、毛絨玩具、杯子等生活用品就成了本次關稅的主要受害者。
但在另個無人在意的角落,中國水晶卻靠著“TikTok直播+玄學”的組合拳在歐美贏麻了,成本不到10塊錢的水晶竟然能賣到幾百塊
水晶成海外社媒流量擔當
部分價格蓋過黃金
水晶這個東西大家不陌生,國內電商價格從個位到百、千都有,跟黃金、玉石這些流量大戶比根本排不上號。
但是在國外卻成了頂流。截至目前,Instagram上的#crystals標籤累計瀏覽量62億次,TikTok播放量已破百億。(在TikTok,百億播放量可以說是頂流級別了)
Facebook雖資料不如INS透明,但關於水晶的討論量和發帖量也快速攀升,電商平臺“亞馬遜”上晶話題資料年增長率翻了2倍。
價格方面,TikTok美區銷量和復購率最高的“Mix Bracelet”水晶手鍊,客單價9.4至20美元;亞馬遜那邊,中低檔價位是30至70美元,高階檔可以賣到數千美元。
銷量方面,4月份TikTok店鋪,最高兩家月銷售額都超過了1萬件,按當前匯率算,銷售額最高的那家店即將月入200萬了。是誰羨慕了我不說)
成本方面沒有統一數字,但有途徑表示,在Etsy平臺上某款售價68美元的水晶手串,國內採購成本僅為35元人民幣,扣除平臺佣金及上架費用後,單件淨利潤可達424元!!!
怪不得某書上突然多了一堆倒賣手串教學貼,如果搞個玄學就可以的話,那入行可太香了(有不少人反饋水很深,建議大家謹慎識別)
世上本沒有玄學
焦慮多了就成了生意
這兩年玄學可以說是風生水起。比起老一輩,Z時代成長起來的人自我意識更強,消費也是主打花錢買開心。
但這幾年全球經濟不太行,很多人現實失意,又沒有能力解決,轉而從玄學角度看看怎麼個事。
你有沒有為這種帖子停留過?
網際網路可以說是整合了中西方玄學全部派系。去廟裡燒香是基操,還有用塔羅占卜看大A啥時候能好起來。(據說塔羅的優勢是看短期運勢,比如半年、1年)
跟物件吵架了,就用把星盤合盤一下看看兩人是不是正緣,戀愛有沒有無結果。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從MBTI看是否跟當前工作團隊匹配而考慮是否離職。。。
水晶
站在了中西玄學的交叉點
隨著焦慮經濟和自媒體的崛起,以前用來看住宅、選好日子的風水學大量普及,正好對應到2024-2043年的“九紫離火運”就突然火起來了。
玄學角度講,“九紫離火運”是一個充滿變革和創新的時代,科技、文化、藝術等領域將在這一時期迎來快速發展。
就個人而言,據說八字喜火的人更容易成功,尤其是財富和貴人運。所有人佩戴與自己五行相契合的手串、手鍊可以增強運勢。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消費水晶手串、項鍊、各種隨身水晶飾品。因為不同顏色有不同意義,越買越多,主打全方位都要好運+1。
從去年開始,就有不少明星直播帶貨水晶手串,還有明星因為把手串價格賣到幾千塊錢而上了熱搜,可見這個品類水比較深。

老外有信仰
但老外也搞“異教迷信”
在西方文化體系下,有不少人把水晶用作修靈和占卜,差不多相當於我們文化裡的“玉”,高貴純潔、有靈性、能實現願望老外都當寶貝供著。
(有些基督教派認為這是迷信,但目前並沒有明令禁止,基督VS巫術,屬於是魔法對轟了)
他們相信水晶是活的,能產生能量,發出頻率,其振動頻率和人體能量場可以相互作用。透過這種互動,水晶能為人體帶來身體、精神方面的正能量。
他們把人的身體分成7大脈輪,把不同型別、顏色的晶石對應到相應脈輪,主打“對症下藥”。
比如黑曜石被視為能壓制負能量,綠碧璽能招財,白水晶增加陽氣,粉水晶能招桃花,紫水晶能緩解焦慮,梳理混亂思緒等。
他們恨不得把水晶擺滿目之所及的地方,甚至不惜花高價把水晶打造成各種產品隨時隨地被水晶保佑。
比如把代表“self-love"的粉水晶做成瘦臉神器,據說能有更好的美容效果,以及治療頭痛等功效。
到這裡算是看明白區別了:
中國人消費水晶主要因為“九紫離火運”帶火的,要說價值那絕對比不上翡翠、玉、金銀之類。
而西方人骨子裡覺得這東西是神聖奢飾品。
中國賣家掀起“晶剷剷之戰”
疫情時候,一塊“摩爾達維特石”(水晶品種,主要產自捷克)在TikTok上迷倒眾老外。當時大家都憋在家裡,無事可幹,只能靠刷短影片或拍短影片豐富生活。
一些博主就拿這種“摩爾達維特石”拍能量療愈型別的創意影片,慢慢就引來大批人關注和模仿,成了現象級影片,於是搞療愈、水晶生意的人就開始透過TikTok做生意了。
說起直播帶貨,就算是來到了中國人統治區。
中國人深諳“世界是個巨大的王總好”,賣貨主打老外喜歡什麼就賣什麼,還特別能整活。
最優秀的當屬賣水晶盲盒,按“鏟”賣,鏟1下幾美元(對老外就像拍賣會撿漏),鏟多少是多少,這種抽象的賣貨畫風馬上掀起外國人的“晶剷剷”大戰,紛紛隔著螢幕比賽,看誰能趕上好時候,鏟到價效比水晶。
價格也講究:有0.99 美元的負責引流促銷,普通款一般在2-10 美元,高品質或限量版大多 20-50 美元,讓你空手離開就是主播的失職。
魔性的義烏口音,神秘的東方玄學故事,節目效果屬實拉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去中國直播間買水晶——無他,惟便宜爾。
江蘇東海
水晶圈裡的“義烏”
在中國,產水晶和賣水晶的主要集中在江蘇東海和廣東的廣州、汕尾、深圳等城市。東海有30萬噸水晶儲藏,佔全國70%,人稱“世界水晶之都”。
俗話說“靠山吃山”,水晶產業就這麼做起來了。
跟翡翠玉石一樣價格區間很大,好水晶可以賣到百萬千萬, 香港、臺灣的商人比較信這個,一般水晶或邊角料就被小作坊手工打磨成各種飾品賣出去了。
現在這裡每年能生產3000萬件水晶首飾和500萬件工藝品,100萬人口裡面有30萬人在從事水晶產業。
2024年東海水晶交易額就已經突破460億元4.5億件水晶製品熱銷全球,跨境電商渠道創下50億的出口額。
東海,全球水晶“TOP級”進口商。
東海水晶以天然白水晶、茶晶為主,水晶產業從上世紀 80 年代當地的小作坊起手,但是奢侈品類少(比如西方人喜歡的紫晶、鈦晶)定價權被外國卡脖子。
21世紀後,東海逐漸從開採本地變成從南美、非洲等100個國家和地區進口水晶屬於是在源頭上先解決了bug。
沒有人比東海更懂加工水晶。
我國水晶產業的劣勢有:高階、色彩不如巴西,原創設計不如義大利,品牌溢價不如捷克(如施華洛世奇),以及“歐公子”時不時寫新聞譴責環保這塊。
所以,東海也給加工技術、裝置、從業人員、產品溢價都來了個“系統性升級”。
目前從科技方面比,我國已拿捏最先進的雕刻技術,如“3D雕刻”和“雷射雕刻”技術,從計算晶石密度和利用計算機程式設計等方式雕刻出更立體、精細的水晶工藝品。
從人工手作這方面比,技術性人才佔比從原先20%升至50%。除了有“非遺大師”,也加入了經過西方藝術知識體系培訓出來的設計師、雕刻師、營銷專家。
有的非遺大師可能花上幾個月來觀察一塊水晶原石,只為量身定製出最適合的造型。
一頓操作下來,這裡逐漸成為了全球水晶集散地東海水晶在國際競爭上也變成了“六邊形戰士”:
有全世界最豐富的原石品種,最完善和先進的生產體系,最全面的產品生態,最低廉的進貨成本,最快速的物流運輸,最靠譜的售後服務等。
你看非洲小哥,都不去他的家鄉——盛產好水晶的非洲進貨,而是來東海,指定是咱們東海有點東西。
洋“悟”運動
加速東方水晶收割全球焦慮
隨著這幾年越來越多“神秘東方力量”湧向歐美社交媒體,老外逐漸“中化”,比如看中醫、用deepseek、學中國人燒香、買中國三蹦子去朋友親戚面前炫耀高階貨。
在東方玄學力量面前,科技公司的CEO也得是新兵蛋子。
英國《衛報》曾報道,目前“水晶醫療產業”已達數十億美元,且利潤極高。療愈經濟這張“餅”足夠大,也確實有第一批吃螃蟹的中國人賺錢了。
不過還有句話叫“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拋開“療愈經濟”風口,水晶這個東西,不像黃金,不管高價低價都能賣出去,如果風口過去,很有可能就砸手裡。
玄學本來就是“信就有,不信就無的”,與其衝著高利潤去入局,那一錘子買賣以後估計也就涼涼了,不如主打真誠,讓消費者真能買到價效比的心理安慰,生意才能走長久吧。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