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個財富密碼生成!年輕人正在瘋狂氪金!

作者:花花小萌主
說起2024年的第一個“頂流”,那非爾濱莫屬,元旦假期期間,哈爾濱旅遊總收入創下了歷史新高。那麼2025年,第一個出圈的“頂流”又是誰呢?恐怕要屬最近瘋狂吸引年輕人氪金的“水晶”了!手串、項鍊,乃至於手機上的blingbling,小到潮流標配,大到收藏拍賣,讓人直呼上頭。微博上#年輕人為啥對水晶上頭了#的話題喧囂塵上,相關資料顯示,2024年,水晶為某電商平臺帶來30億的銷售額。
在消費降級的時代,水晶實現逆跌,不禁讓人好奇,水晶為什麼能討好年輕人?
圖片來源:小紅書
“水晶熱”來襲,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水晶,寶石的一種,以常見的白水晶、茶水晶為例,其價格普遍在每克20到30元之間。追溯“水晶熱”的起源,大概是明星效應吧!早在2024年8月份,伊能靜就開始帶貨水晶商品,曾在小紅書上分享了一條主題為“財富的通關密語”的影片。在2024年11月9日的直播中,根據新榜提供的資料,水晶相關商品的預售額佔比接近40%,銷售額排名前三的均為水晶商品,且單價均在千元以上,其中一款“豪華水晶陣”的售價更是高達6999元。
緊隨其後的是於正,2024年11月10日,聯合商家“晶匠水晶藝術館”在抖音進行了一次水晶專場直播,推出了一個售價5萬8的水晶吊墜,整個直播專場銷售額突破了500萬大關。
在2024年12月10日,明星徐藝洋開設“水晶之約”的專場直播,據第三方資料顯示,直播賣出5000-7500件商品,銷售額達到100萬-250萬。
除了明星之外,MCN機構也不甘落後,“交個朋友輕奢真惠選”近30天帶貨直播35場,其中32場是水晶專場直播,上架的水晶多為百元左右的黑金超七、綠幽靈等熱門商品,預估銷售額為500萬-750萬。
明星、MCN機構的下場帶貨,讓水晶以比較迅速的趨勢蔓延開來。
圖片來源:網路圖片拼接
水晶市場的商機究竟有多大?我們常說,流量才是生意的本質,得流量者得天下,“水晶熱”的流量就不容小覷。
在年輕人鍾愛的小紅書社交平臺,搜尋“水晶”,大概有超20億的帖子,大家分享自己採購的水晶串串,分享水晶搭配心得、功效體驗以及購買攻略,相關話題討論量超過千萬。在最大眾的微信平臺上,根據微信指數顯示,近一年,“水晶”的搜尋量節節攀高,尤其是2024年12月12日,搜尋量達頂峰1.2億。
話題度、社交流量,具備了這些,水晶的商機已成。單從一個地域看,中國水晶之鄉江蘇東海,2024年水晶交易額突破412億元。另外,根據航海加電商資料,2024年水晶的銷售額最高預計在30億。其中,手鍊/手串作為品類銷售王者,市場份額為36.06%,銷售額同比上漲了319.84%。根據Statista資料顯示,全球水晶珠寶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2年的12.9億美元增長到2028年的228.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4.5%。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好大的市場,好大的一塊蛋糕。企查查資料顯示,國內現存水晶相關企業4.26萬家。從成立年限來看,超半數水晶相關企業成立5—10年,佔比達53.05%。成立年限在10年以上的相關企業佔比27.58%。其中,水晶相關企業多歸屬於批發和零售業,佔比74.01%。
入局的企業那麼多,自然是有利可圖。那麼,這些受歡迎的水晶製品,毛利率幾何呢?
一位從事水晶行業的批發商透露,出售的水晶毛利率在10%左右。另一位從業者也表示,水晶製品直接賣給C端消費者,毛利率大約在30%。兩者相加的話,也就是從批發商到零售商再到使用者終端,水晶製品的毛利率約為40%。刨去人工成本、各種損耗,以及批發商、零售商的利潤空間,成本50的商品,可以賣到100。再加上各種情緒溢價,估計,50的商品,甚至能賣到5000左右。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水晶受年輕人熱捧背後的消費真相
成本50可以賣到5000,溢價10倍的水晶,深受熱捧。根據巨量算數的的調研顯示,18—23歲年齡段的人群對水晶的偏好度(TGI指數)顯著高於其他年齡段,達到239.01,可見,“00後”是水晶製品的頭號“粉絲”。緊隨其後的是24—30歲的人群,TGI指數為130.63,雖比不上前者,但對水晶的熱情也依然熾烈。所以,水晶製品到底是怎麼讓年輕人上頭的?
微博上有一個話題,叫#爆火水晶最大的賣點是消磁#,“消磁”即“開光”的意思,意為消除他人磁場干擾,減少負能量對水晶的干擾,增強水晶療愈“功效”。這裡,就提出了一個流行的經濟現象,即療愈經濟。
‌療愈經濟‌是一種注重心靈、身體和情感健康的商業模式和社會趨勢,旨在透過提供服務或產品來幫助人們緩解壓力、恢復心理與情緒的平衡,促進身心健康。用網友的一句話說,就是在喜歡的東西上花的錢,統稱為精神維護費。
全球健康研究所的報告預測,療愈經濟將以每年約10%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療愈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萬億美元。在中國,2022年療愈市場規模約為52.6億元,預計到2025年泛心理健康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04.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4.5%。
圖片來源:小紅書
療愈經濟市場分支很多,形式多樣,包括心理諮詢、瑜伽、冥想、芳療、頌缽等手段。就像之前很火的寺廟經濟,也是療愈經濟的一種。在社交平臺上,近30天,網友釋出的療愈相關筆記多達一萬次以上,相關話題互動新增近60萬。花3980元一小時聽人敲缽、“療愈師”可上網課速成……上班“發瘋”、下班療愈,年輕人正在養活一門新的生意。
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經發布《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3)》顯示,2024年,消費者除了追求價效比之外,情緒釋放成影響年輕一代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據某平臺統計,目前市場上與“情緒”相關的專利超過3700項。2023年以來,療愈類服務供給快速上升,平均每月上線1000多個新服務供給。
小情緒,大商機!水晶就是療愈經濟的新產物,伊能靜在水晶直播中提到過,水晶手串可以親近磁場,聽頌缽、水晶缽的聲音還能尋求內心的平靜。
圖片來源:網路圖片拼接
讓水晶受熱捧的第二個消費真相,估計就是玄學經濟,大家應該還記得火遍全網的十八籽手串吧。‌玄學經濟‌是一種將玄學(如占星術、風水、命理、星座、易經、拜神等)與經濟活動相結合的新興經濟現象。水晶被認為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夠提升人的能量與運勢。如粉水晶招桃花、黃水晶生財運、綠幽靈振事業。
自然,這些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裡,“討彩頭”是非常重要的,透過說一些吉祥話或做某些象徵吉祥的事情,來影響個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網易數讀的調查也表明,年輕人正成為算命的主力軍,有過算命經歷的年輕人高達 78.81%。用外國心理學上的吸引力法則解釋就是,人的心念(思想)總是與和其一致的現實相互吸引,或者說這是一種“心想事成”。
據業內人士預測,中國玄學市場未來規模有望突破 1000 億。哪怕是在其他國家,IBIS 資料顯示,2018 年美國占卜行業收入高達 20 億美元,15%的美國人有過算命經歷。韓國的占卜產業規模達 37 億美元,註冊的塔羅、靈媒等從業人員多達 15 萬。
玄學看似荒誕,主打一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能給人積極的心理暗示,能讓人樹立積極的信念、保持樂觀的心態、明確目標並付諸行動。年輕人更多的將玄學當做許願池,許下五花八門的願望,誰能拒絕許願呢?
圖片來源:小紅書
除此之外,水晶的高顏值與價效比也是受追捧的原因之一。水晶的顏色豐富多樣,作為裝飾品,無論是家中的擺件還是項鍊、手鍊等首飾,水晶都能增添美感,滿足消費者對美的追求。
另外,相比於金石銀飾等,水晶製品價格更為親民,50-100元價格帶的水晶製品最為暢銷,銷售數量佔比達到29%;而2000元以上的產品,銷售額佔比最高。有人說,20買個玩玩,100買個質價比,500買個我樂意,上千元買個心誠則靈。
當然,各種顏色的水晶也讓使用者的收集行為有了載體,各種水晶的額收集行為不僅帶來了樂趣,還因為湊齊後的優越感和成就感而持續進行‌。
圖片來源:網友“雪花探險家在此”
在年輕人的世界裡,水晶或許閃耀著追逐夢想與個性表達的光芒,它不僅是物質上的投資,更是心靈寄託與情感共鳴的載體。當然,在享受水晶帶來的視覺盛宴與心靈慰藉時,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也要確保這份熱愛不會成為負擔。畢竟,真正的市場活力源自於健康、可持續的消費生態,而非一時的狂熱與衝動。
作為2025年的第一個財富密碼,水晶熱從明星效應開始,以療愈經濟和玄學經濟延續,本質上都是契合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水晶的市場規模還在不斷擴大,這一消費趨勢必然還將不斷創新與最佳化,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