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十三姐
學校發給你一份《反校園欺凌承諾書》,你以為這是學校開始重視甚至開始動手治理校園欺凌了,這是好事情呀!
仔細一看,承諾書上白紙黑字寫著:“若出現校園欺凌事件,堅決不拍照,不錄影片”……
請問你會如何理解這一份承諾書?
這個東西就真的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廣東普寧的一所中學。

他們對“反欺凌”的理解,搞得我很不理解。
看起來他們讓學生承諾的不是“不欺凌”,而是“不拍照、不錄影”。
換句話說,只要沒人拍照和錄影,欺凌也就“不存在”了,畢竟沒有物證嘛。
不得不說,我覺得這個學校至少還挺坦誠的——“我不裝了,攤牌啦,你被欺凌了自己忍著點,別給學校惹麻煩。”
雖然世界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但不得不說這屆草臺班子特別敢說敢做,反欺凌還沒做好,又開始反留證,反來反去把自己反上熱搜了,真是一身反骨。

從我簡單的認知出發去想這件事:
真的要反欺凌的話,不是應該鼓勵學生監督、揭露,幫助被欺負的同學伸張正義嗎?
怎麼現在好像感覺不是“監督、揭露,幫助”,而是“閉嘴,別動,少管閒事”?
後來我想明白了,草臺班子嗎,只要閉上眼就看不見,只要閉上嘴就沒聲音,只要大家都少管閒事,這個學校也就沒有閒事了,只要解決了提出問題的人,問題也就解決了,一片祥和,哪來的欺凌?沒有,根本沒有。

好在當地教育局回應:責令收回並整改。
個人淺見,這玩意收回不了,已深入人心。
但凡看過一眼,便久久難忘,滴滴入魂。這是一個學校對自己的學生提出的要求,令人震驚,使人膽寒,這比指使學生去欺凌別人更可怕不是嗎?
因為比起防止壞事發生,你更在意的是試圖剝奪真相。
至於“整改”,不知道要怎麼整改,我只知道能寫出這種東西的那個人,以及或許和他有著同樣理念的老師們,早已達成了某種共識——孩子們到底受沒受到欺凌先往後放放,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護學校別被拖下水。

試想一下,在這種學校,學生被欺凌了,老師會怎麼處理?息事寧人、不了了之。
假如正好有學生拍照、錄影了,他們又會怎麼處理?刪除、銷燬,甚至警告。
總之,他們的理念和貫徹的方針已經告訴了全世界,現在就算你收回那張紙,整改百遍,你改變不了他們心裡的那個算計。
信任一旦坍塌,百口莫辯。

有人還在替這個草臺班子找補,說拍學生拍到不雅的內容,流傳出去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你可真善良。但是快先別想什麼“二次傷害”了,先想想“一次傷害”因為沒有證據得不到沉冤得雪的人怎麼辦。
問題的癥結在於,證據不一定非要透過拍照或影片才能獲得,學生也不是應該拿著手機隨時隨地記錄,但是,“不讓拍照和錄影”的出發點與“保護孩子”背道而馳,只會越抹越黑。
真的不明白,有些明明可以說得通的事,在一些草臺班子那裡總能演砸。
比如這種不讓拍照、錄影的規矩,但凡多加一句解釋說明,都能讓人感覺有點正當性、合理性。
又比如有的幼兒園,明明是希望家校多一些溝通和理解,少一些無端指責和無理取鬧,但做出來的事真的讓人噁心。
看看這個:山西某幼兒園組織家長“宣誓”。

“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絕不給老師甩臉子……老師帶過的娃比我們多,相信他們是專業的……”
好傢伙!我還真不相信他們是專業的。
首先,寫出這種文案就不是專業幼師能幹得出來的事;其次,專業的人從不讓別人發誓。
看著這群一臉茫然但又無可奈何的家長,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被賣到了緬北,在傳銷頭頭的帶領下朗誦“絕不逃跑、不和外界聯絡、不給公司添亂”的決心書。
誰都知道刁蠻任性的家長很討厭,幼兒園老師對那種家長肯定是煩透了,但發誓要事有用的話,這個世界的離婚率也不會那麼高了。
老實家長就算不發誓也不搞事,而那些不老實的呢,轉手就能給你甩個臉子,讓你好好管管教室裡的蚊子。
所以,你要求所有家長一起宣什麼鬼的誓,這不就是欺負老實人嘛。
防君子不防小人,做戲只能滿足一下自己的控制慾,搞不好還要網暴自己。但我只能說,你呀,是真活該。

正如他們的“宣誓”中說的那樣:老師帶過的娃確實比家長多。但是,老師宣過的誓沒家長多啊。
在發誓和聽命這方面家長絕對經驗豐富,如果這些老師那麼擔心家長給他甩臉子,不妨大家一起簽署一份《防甩臉子承諾書》,但上面一定要寫清楚:
“若出現家長給老師甩臉子事件,堅決不拍照,不錄影片。”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影片號「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