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貼:容貌焦慮的安慰劑,鼾症患者的探路石?

本公眾號持續關注睡眠和呼吸醫學的患者教育,現階段以更新睡眠為主。基本全部原創,力求深入淺出,還摻雜我自己評論和經驗。雖然不一定每篇的文章對您有用,但關注後,養肥了再看,相信您會有所收穫
"封口貼"這個名詞乍聽令人摸不著頭腦,畢竟它在我國流行不過7年。在淘寶搜尋頁面上,清一色的兒童與女性模特,彷彿在訴說一個關於容貌救贖的故事——這美國醫學雜誌(JAMA醫學新聞評論插圖中男性使用者形成微妙反差。
摘自JAMA醫學新聞評論,建議大家謹慎使用封口貼
別小瞧這麼一點區別,其實裡面折射著一段故事。
封口貼的出現和這張臉有關係。沒錯,這就是有名的“腺樣體面容”。
腺樣體面容。
腺樣體增生就像鼻腔裡多了個路障,鼻腔通氣受阻,進而出現張口呼吸。長期的張口呼吸導致口腔壓力增高,如不及時治療,長大後,患者出現齙牙、上唇肥厚、下頜後縮、上下唇無法自然閉合,嚴重影響容貌。
這種面容焦慮,使得家長們如臨大敵。既然張開呼吸有害,最簡單的對策就是給嘴巴貼上封條——這種創可貼式療法,如同用膠布修補漏氣的輪胎,因其廉價、便捷,迅速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走紅。
這就是售賣封口貼商戶採用兒童做廣告模特的原因,不過,隨著“張口睡覺有害健康”的宣傳,一些已經有張口呼吸習慣的成年女士也開始焦慮,不管自己骨骼已經成型,也開始佩戴封口貼。
社交媒體上封口貼火了N年,終於很多醫生開始站出來警告大家:腺樣體患兒之所以張嘴是因為鼻腔阻塞,不得不張口呼吸。強行閉嘴,患兒只能用鼻呼吸,而鼻子又阻塞,反而導致患兒呼吸困難,睡覺更加缺氧。頭痛醫頭不行,治療張口呼吸還得切除腺樣體才行。用封口貼對付張口呼吸就像用紙包火。
張口呼吸不是腺樣體肥大患兒的專利,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幾乎都有張口呼吸,封口貼自然在打鼾人群中慢慢也流行開了,甚至被商家包裝成"打鼾剋星"。淘寶上,各種封口貼廣告像"魔法貼紙"一樣吸引眼球:
自然,也有醫生站出來告訴大家封口貼治療打鼾不靠譜。睡眠呼吸暫停是咽部狹窄,呼吸道"堵車",強行把嘴巴貼上,就像在堵車時關閉應急車道,理論上只會讓問題更嚴重。
醫生看到封口貼第一反應是民間偏方,覺得不靠譜,難以解釋強行閉口治療鼾症的原理。但早就有文獻揭示張口可以讓咽部氣道更狹窄,只是瞭解這點的人不多。
我以前對封口貼的態度也和其他同行一樣,然而,去年冬季一位輕度OSA患者使用封口貼有效,促使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問題。透過文獻檢索和後續臨床觀察中積累的幾個有效病例,我對封口貼的認知發生了轉變。
2022年臺灣桃園長庚紀念醫院發表了第一個封口膠臨床研究(PMID:  36141367),他們找了15例輕度OSA患者,貼上3M膠布,完全把嘴巴封住。對於鼻塞患者,預先使用藥物緩解鼻塞。結果對這些患者的鼾聲有緩解,對睡眠呼吸暫停也有輕微效果(下圖)。但該研究沒有對照組,樣本例數也少,質量不高。
總之,這個研究結果有利於封口貼,但其結果只能姑且參考。

目前封口貼治療鼾症的文獻很少,我談談我的看法:
1、封口貼治療打鼾始於無心插柳,不過,其療效不要抱太大期望。封口貼的前途不在於單獨治療打鼾,而是配合其他方法一起治療鼾症。
2、哪些人適合封口貼治療?全世界都不清楚。但至少白天鼻塞嚴重的人不用考慮了。
3、因為封口貼很便宜,我覺得不妨短期試用,但試用後要是無效或更難受,應該果斷放棄。不需要購買封口貼,只要膠布不過敏,完全可以用封包裹的那種寬透明膠布。
附錄:
我問deepseek:“封口貼大概開始流行於社交媒體?”回答如下:

封口貼的社交媒體爆發史

  1. 起源階段(2020年前)封口貼最早是作為"口呼吸矯正貼"出現在日本市場,2018年左右透過代購進入中國,當時僅在少數育兒論壇被討論(來源:知乎"口呼吸貼歷史"話題)。
  2. 第一次爆發(2021-2022年)小紅書美妝區開始推廣"封口貼改善凸嘴面容"的概念,相關筆記從2021年的不足百篇暴漲至2022年的3萬+篇(資料來源:新紅資料平臺)。抖音#封口貼話題目前播放量已達2.8億次。
  3. 醫療化轉型(2023年至今)隨著"睡眠經濟"興起,商家將宣傳重點轉向"防打鼾",淘寶資料顯示2023年相關產品銷量同比增加470%(來源:淘數科技報告)。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好,敬請積極推薦、點贊、轉發
敬請關注本號的精選(會適時更新精選內容)。
如果您想租呼吸機、缺人指導。您有睡眠或呼吸科的問題想諮詢本人,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在好大夫網上醫院找到我。
本文版權為作者所有,歡迎轉發,但須註明來源於聊呼吸微信公眾號。拒絕改編、不完整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