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真成小丑了

成為修明札記資深讀者點選上方「修明札記」→右上角選單欄→設為星標
自從馬斯克成為“川粉”後,對他的印象越來越差了,他出色的闡釋了兩個道理,一是在某一領域出眾的人往往在另一領域就是白痴。二是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有格局,有道德。
就在上週六,馬斯克參加了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的集會,他蹦蹦跳跳的上臺,戴著黑色的MAGA帽子,大呼“特朗普獲勝才能維護憲法和民主”,宛若特朗普的小弟。
他在集會上大肆宣揚民主黨在壓制言論自由,在選舉中作弊,並威脅地說“如果人們不投票,這將是美國最後一次選舉”。
馬斯克這次亮相可以說非常“低下”,黑色MAGA帽是MAGA內的一個派別,主張用激進手段實現目標,馬斯克戴黑色是表明他是特朗普鐵粉,不惜用一切手段對付民主黨。
馬斯克宣揚的選舉作弊和壓制言論自由也是特朗普長期宣揚的謠言。其實正規媒體都報道過,雖然美國沒有身份證,但美國的選民資格查驗非常嚴格,往往會綜合駕照、納稅記錄、居住記錄、護照的資訊,而且美國選民要參加選舉,必須要先註冊,各州有充分時間對選民身份進行審查。
按照美國法律,非公民投票後果非常嚴重,會面臨坐牢、罰款和驅逐出境,實際上非法移民最怕的就是被遣返回母國,他們千方百計的隱藏自己,而投票無異於自投羅網。過去40年,美國只發現68例非公民投票的案例,發生率低於0.0001%。
即使發生率如此之低,共和黨要求嚴查選民資格時,民主黨也表示配合,多個搖擺州的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一樣,支援嚴查選民身份。
當然,這些事實對馬斯克來說並不重要,因為他預設了反對民主黨的立場。誰能給民主黨造成最大的困擾,他就支援誰。他和那些MAGA民粹主義者別無二致,都陷入了怨恨政治中。
2020年馬斯克就傾向共和黨,2022年馬斯克一度支援共和黨佛羅里達州長德桑蒂斯,2023年初選,馬斯克也一度背書德桑蒂斯,為其助選,並希望特朗普不要參加選舉。
也就是那時候,特朗普和馬斯克的關係降到冰點。
但2024年德桑蒂斯被特朗普擊敗後,馬斯克意識到自己沒有選擇了,便開始投靠特朗普,他先是在X上為特朗普造勢,推廣極右的帖子,之後又和特朗普連線,吸引了100多萬人觀看。
共和黨大會結束後,馬斯克還承諾每月給特朗普捐助4500萬美元,雖然最後沒有兌現,但也代表了馬斯克的態度。
特朗普遇刺後,馬斯克更是表示“為什麼沒有人刺殺拜登和哈里斯”,試圖把刺殺和政治迫害聯絡起來。
可以說,馬斯克在這場選舉中鮮明站隊共和黨,並擺出了“不惜一切代價”,寧肯傳謠也要阻止民主黨的架勢,這在美國的企業界非常少見,大部分企業家,要麼是兩頭吃,要麼是在幕後支援候選人,很少把自己擺在檯面上,馬斯克的行為非常反常。
這裡就引出一個問題,為什麼馬斯克這麼恨民主黨。其實從個人利益講,馬斯克無論如何不應該支援特朗普。

馬斯克旗下三大品牌:X(原推特)、SpaceX、特斯拉。其中主營電動車和太陽能板的特斯拉貢獻了大部分收入。我們看一組資料:

X 2023年收入約為34億美元,在馬斯克接手前一年收入也不過44億美元。
SpaceX 火箭還處在實驗階段,沒有完全商業化,2023年第一季度的營收是15億美元,利潤為5500萬美元。2023年全年營收樂觀估計是90億美元。
特斯拉2023年總收入就達到了967.7億美元,淨利潤為149.97億美元,和前兩項業務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民主黨因為意識形態和選票的原因,一直主張發展清潔能源,不僅給企業補貼,還給購買電動車的居民進行稅收抵免,比如今年5月,拜登和民主黨主持的《通脹削減法案》,就規定美國公民購買電動車可申請最高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但不包括購買中國電動車。
這法令明顯是給特斯拉“量身定做”的,就是鼓勵特斯拉做大做強,可以說,民主黨才是那個實質支援馬斯克事業的人。
而特朗普,恰恰最反對電動車和新能源,特朗普不止一次表示他懷疑“清潔能源的前景”,並認為“電動車不適合美國”。整個共和黨,也都認為民主黨的“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化”是一個謊言,認為沒有必要減少排放。
2022年,特朗普就曾和馬斯克會面,明確表示他經營的電車、火箭業務,一旦失去政府補貼就毫無價值。他認為馬斯克是來祈求他。特朗普甚至傲慢的說“如果我下令讓馬斯克跪下,他就會立即照做”。

特朗普的話雖然刺耳,但是沒錯,當下的新能源產業很大程度離不開各國對環保的重視,如果失去了政策加成,市場肯定會大大縮減。就拿北京來說,如果不是搖號政策偏向電動車,會有多少人會主動選擇電動車?在二手車市場,油車也比電動車值錢多。國內如此,更不要說油車佔絕對主導的美國。
從利益上講,馬斯克怎麼也不該反對民主黨,但為啥馬斯克最終做了這個選擇呢,我推測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馬斯克的兒子變性了,這讓他對極左產生了怨恨,而極左恰恰是隸屬民主黨的。

第二是馬斯克曾和拜登有過一段恩怨,認為他忽視了特斯拉,而關注傳統汽車製造商,同時拜登比較親近工會,要求對富人加稅,這也和馬斯克的理念相悖。

第三是馬斯克有一種投機心態。他也許會想,不管自己怎麼對待民主黨,民主黨出於選票和意識形態的原因,也會支援新能源,自己的企業無論如何都會獲益。而特朗普為人兇狠,原則上又反對電動車,這才需要低三下四的拉攏。馬斯克很可能認為只有“敵人”才需要討好和談判,而“朋友”即使得罪一下也沒關係。

我認為,第三個原因更主要,這也符合馬斯克長期表現出的特質,他本質上就是一個道德感薄弱,對弱者缺乏同情,注重男子氣概和實力的直男。

不過即使站在功利角度,我覺得馬斯克還是太小丑了,他完全沒意識到以他的實力根本不需要對特朗普低三下四,特朗普本人,實際上也是個注重實力、能屈能伸的人。對於那些真正有實力影響選舉的金主,特朗普一向十分尊敬。
比如特朗普曾主張封禁TikTok,但在大金主Jeff Yass發話後,立即改口,說自己不支援剝離TikTok,稱這會損害美國人的言論自由,並讓Facebook一家獨大。

今年7月,特朗普本想選佛羅里達參議員盧比奧做競選搭檔,但在子女和大金主Peter Thiel的勸說下,還是選了缺乏經驗的萬斯做了搭檔。

再比如特朗普為什麼喜歡俄羅斯,也是因為在生意上和俄羅斯寡頭有往來。

如果我們觀察特朗普,會發現他的金主總是對他的決策有重大影響,特朗普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那樣油鹽不進。

和Jeff Yass相比,馬斯克的財力和影響力只會更大,尤其是他控制著X這個最大的政論社交媒體平臺,更是可以左右選舉,2020年,社交媒體公司早就證明了它們影響政治的能力。
馬斯克完全可以擺出和特朗普作對的架勢,與特朗普談判,贏得他的尊重,但他偏偏選擇了最愚蠢、最低三下四的方式。
特朗普是一個注重實力的人,他看馬斯克不用談判就主動屈服,自然會看輕對方,這也是為何特朗普頻頻侮辱馬斯克。既然你的底線這麼清楚,你打死也不會支援民主黨,那我就可以輕易拿捏你,而一個能被輕易拿捏的人,不配得到任何尊重。
現在的馬斯克,幻想著特朗普在當選後能給個一官半職,先不說特朗普能不能當選,即使當選了,恐怕也不會兌現承諾,大機率還會取消對新能源行業的補貼,畢竟免費得來的東西是最沒價值的。


目前星球開啟了“修明一週政經觀察”,會收集、分析國內外的重大事件,每一期1000字左右,內容簡明扼要,不會給大家增添閱讀負擔。
歡迎想要了解國內外大事,進行海外投資的中產,對未來感到迷茫的學生加入,我相信我的資訊能幫到你們。

加入星球后有3天的退款期,如果3天之內覺得內容不滿意,可以隨時退款,讀者們不用擔心。


加入星球后,可以加入VIP群,與我和群友們交流。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