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億美元的緊急預算,內容足足有1547頁,別說歸納總結,光是看一遍都要3天時間。
而留給馬斯克的審查時間卻只有17個小時,期限一到,無論是否完成稽核,都要拿到眾議院投票。
如果順利透過,白宮就能獲得運轉資金,要是被否決了,那麼美國政府將會迎來50年來第22次停擺。
美國政府鬧關門,早已見怪不怪,目的就是為了錢,每當債務提升太快,嚴重入不敷支時就會鬧上一波,不過誰也不敢為此背鍋,所以每次緊急預算基本都能獲得透過。
眾議院對馬斯克的刁難,也是對政府效率部的巨大挑戰。
出乎意料,最後馬斯克不僅按時完成稽核,且在眾議院正式投票前,提交了一份精簡到116頁的改良方案。
據說政府效率部啟用了馬斯克公司自主研發的AI軟體。
事實證明,以高輸入低輸出著稱的AI大模型,非常適合對冗長八股文進行提煉總結,沒用多長時間,就把預演算法案裡大量晦澀難懂的術語、資料,凝練成簡單易懂的文字。
完成稽核工作後,小馬哥在推特上罵了一天,指責眾議院故作玄虛,明明很簡單的事情,非得搞得花裡胡哨,還說這種無恥的支出法案就不應該透過。

對眾議院來說,馬斯克的高效不亞於降維打擊。
除了被質疑湊字數,水資料,最關鍵一點,他們加塞進去的私貨,什麼給議員加薪40%、增加健康保險等等條款,統統被政府效率部砍掉了。
其實那一千多頁的舊方案不過是樣子貨,每位議員手裡早就有一份官方版的精簡方案,清晰列明加塞的各種利益條款。
夾帶私貨,英美政壇老傳統了,無論誰當眾議長,都必須權衡各方利益,國會山實際就是名利場。
雖然眾議院否決馬斯克遞交上來的精簡法案,不過為了照顧懂王的面子,到12月20日,他們又拿出一份新預算案,僅比19號共和黨人被否掉的二版預算案多了兩頁,內容變化不大,最後以366票贊成、34票反對的結果獲得透過。
這是一場屬於公眾的勝利,馬斯克一戰成名。
網友們稱讚,小馬哥買下推特真的很值,8年前有特朗普推特治國,8年後則有推特老闆治國,瓦解深層政府指日可待。
不過反噬來得很快。
在12月17日,馬斯克對緊急預算進行稽核的當天,美國軍方正式對其啟動調查。
據《紐約時報》報道,軍方的理由是馬斯克存在涉密安全問題。

由於馬斯克是NASA的主要承包商,按照政府保密規定,必須定期向國防部上報私人生活、國外旅行等方面資訊,只是從2021年起他就沒有履行過相關義務。
如今馬斯克身居高位,經常需要與外國領導人會晤,美國軍方擔心國家機密有洩露風險。
雖然只是調查,遠不到抓捕歸案的程度,可也意味著馬斯克留下了把柄,要是軍方找到實錘證據,最嚴重可以被定為國家機密罪。
雖然再過一個月,特朗普就能統領三軍,只要他力保馬斯克,軍方也不會一意孤行死揪著不放。
可要是特朗普不保他,或者不置可否,那馬斯克的就會面臨相當尷尬的境況。
其實“緊急預算事件”中,有個細節很值得留意,在馬斯克怒錘眾議院之前,特朗普一直沒表示過反對意見。
原因是提出預算案的眾議長是共和黨人,就算特朗普有什麼意見,也不會在權力交接的關鍵時刻輕易表達出來,畢竟現在需要的是平穩過渡,不能出現政府停擺的危機。
馬斯克倒好,直接在推特上把政壇潛規則全翻了個遍,特朗普要是不跟進,外面又會有什麼“君臣離心離德、卸磨殺驢”之類的陰陽論調。
於是在小馬哥推特怒罵眾議院後,為表示支援,隨後特朗普也在社媒上表態反對。
由於晚了13個小時,還是被民主黨逮著空,稱真正的掌權者不是特朗普,馬斯克才是名副其實的“影子總統”。
民主黨的動作遠不止這些,先是白宮方面怒批共和黨搞砸支出法案,說共和黨人正在執行億萬富翁馬斯克的命令;
接著是眾議員一拉一踩,把馬斯克捧上天,說只有他才配當總統,懂王頂多只能當馬斯克的秘書。
古怪的是,面對民主黨鋪天蓋地的輿論攻勢,共和黨內部沒多少反對意見,要麼默不作聲,要麼乾脆附和讓馬斯克當眾議長算了,他比現任眾議長更有能耐。
還有的說馬斯克就像美利堅人的總理。

共和、民主兩黨議員少有站在統一戰線,可見在緊急預算問題上,馬斯克幾乎把國會議員都得罪了個遍。
很明顯,民主黨在玩殺人誅心的套路,他們很清楚特朗普的弱點,不管他表現再怎麼虛懷若谷、禮賢下士,可本質上他就是個反覆無常、猜疑心極重的人。
否則不會大選剛勝利,就急忙提名,把他原來的內閣成員幾乎全換了個遍,就連曾經最寵愛的長公主,都被迫離開政壇。
與能力相比,特朗普最看重的是忠誠。
萬斯是蠢了點,但他忠心耿耿,所以能當副總統;拉馬斯瓦米雖然是印度移民,卻是萬斯的死黨,而且當初作為候選人之一,始終力挺特朗普,所以憑藉從龍之功,與馬斯克平起平坐,共同執掌政府效率部。
像之前所說的,這是懂王埋下的後手,因為對於馬斯克,特朗普向來有所保留。
他們能走到一起,純屬因緣際會,要不是馬斯克一直受民主黨排擠,兒子還被“忽悠”成女兒,他也不會棄暗投明,轉為支援特朗普。
對競選形勢不是太明朗的懂王來說,馬斯克的加入,毫無疑問是一劑強心針,他既有財力,也有輿論優勢,能對選情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
施恩者與受恩者地位顛倒,註定馬斯克不可能對特朗普有太多忠誠之心,何況本來就是一場政治投資。
特朗普贏了,作為回報,馬斯克重奪首富寶座,還得到前所未有的政治地位,但僅此而已,再往前一步,就逾越懂王能接受的界線了。

實際上,小馬哥對界線的逾越從不止一星半點。首先,他老是想往內閣安插自己人。
當貝森特有可能被提名財長後,一向與他有私仇的馬斯克,立即公開表態支援盧特尼克擔任財務部長,無疑觸犯了政壇忌諱。
還不算完,對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的位置,馬斯克也有想法,按照特朗普團隊的建議,等現任退休後,應該讓建制派的人接任。
因為MAGA派和建制派的恩怨,隨著麥卡錫落馬,已成為過去式,現在團結內部更重要,把位子讓給建制派就是最好機會。
可馬斯克力主讓MAGA派的參議員擔任,這是要立山頭,扶持自己人上位。
不出所料,最終結果與馬斯克所想大相徑庭,特朗普讓他連續碰了兩次釘子。
除了在內政事務上活躍過頭,馬斯克還滿歐洲放地圖炮,一時指責朔爾茨“無能”,支援選擇黨取而代之,一時又給英國政黨捐款、質疑義大利政治體制,讓特朗普核心團隊非常不滿。
特朗普有點坐不住了,在最近一次會議上公開說:“馬斯克不會當總統,這一點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而且我很安全。馬斯克當不了總統,他不是在這個國家出生的……”
隨即故作輕鬆大笑幾聲,只是明眼人能看出來,特朗普表情尷尬,馬斯克聲威正隆,讓他很有危機感。

特朗普當然知道,針對馬斯克的輿論風暴,目的是要挑撥他們之間的關係,可知道歸知道,不代表能視而不見。
關鍵是作為當事人,馬斯克沒有極力澄清,只是在推特上輕輕帶過了事,接著繼續高調行事,看著有點享受“影子總統”的頭銜。
有一點他怕是忘了,無論政府效率部風頭有多猛,權力有多大,從制度上來說,也只是特朗普的顧問團隊,解散全憑懂王一句話。
顯然,馬斯克高估了他在特朗普心中的地位,懂王也低估了小馬哥的野心,這種反向奔赴,造就如今如同走鋼絲一般的微妙境地。
這種情況下,兩人蜜月期還能維持多久,等特朗普正式上任後,自有分曉。
—— END ——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