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長揚言準備戰爭,央視罕見公佈鋼鐵洪流般的軍車生產線,中國軍工產能暴打美西方!

近日,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竟公然稱,美國不尋求同中國開戰,但已為潛在的軍事衝突,做好了充分準備。他表示,美軍正在重新評估軍事佈局和實力,特別是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時,必須保持強大的優勢,以便在突發情況下,能夠迅速反應並掌握主動權。
就在赫格塞斯稱為戰爭做好準備時,央視罕見地公開了湖北十堰相關企業的軍車生產線。畫面中,各式各樣的軍車密密麻麻、整齊劃一地排列著,宛如一道無邊無際的鋼鐵洪流,令人震撼。
十堰這座三線城市,正以每年可生產三萬輛、已供應突破40萬輛軍車的恐怖吞吐量,展示了中國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也向外界傳遞了一個明確的資訊:即中國已經做好了應對各種挑戰的準備。
這些數字也意味著:即便是美國在服役的戰車總量,也僅僅是這個產能的三分之一。俄烏衝突,歐洲各國鉚足了吃奶的勁,加大軍工生產力度,軍用車輛的生產量一萬輛出頭。

對此美媒不得不承認,中國僅僅一個城市的製造中心,產能就超過了美國三大製造商的總和,差距十分巨大。這不僅讓美國人瞠目結舌,也讓其心存忌憚。
40萬輛產量還只是冰山一角,我國軍工產能只啟用5%就足以震撼全球。
我們的炮彈日產量15萬發,導彈發動機一天500臺,造船廠裡每年下水的軍艦噸位頂得上整個巴西海軍,這些都是實打實的保守資料。
他們造艘航母要十幾年,我們的福建艦從開工到下水才6年。
他們火箭彈廠三班倒還趕不上訂單,我們無人機廠擰開生產線就是180萬架的年產量。
我們的殲-20還是目前唯一一款處於大規模量產狀態的重型隱身戰機,這是美俄都做不到的,俄羅斯的蘇-57產能一直上不去,美國的F-22早已停產。
而且,我們已經拿出了兩款新一代空中作戰平臺,這說明我們在研究新戰機的腳步上,也已經走在了美俄前面。
在不久前的一個論壇上,殲-15,殲-30戰鬥機總設計師孫聰大膽發言:說我們戰機研製週期太長了,能不能像造手機一樣造飛機?好傢伙,感覺好像聽不懂中國話了,學院派才是激進派,我們都是保守派。
查了下,我國一年手機產量大概15億。造戰鬥機的話顯然是有點不現實,孫院士的設想,大概就是以後無人機的產能吧。好嘛,無人機比炮彈都多,很好,很給力!

中國的軍工崛起,常常被西方媒體解讀是“窮兵黷武”,我們在軍工領域的追趕,並不是為了擴張,而是為了彌補過去的不足。不僅僅是為了應對潛在的軍事威脅,更是為了在全球舞臺上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對此,美國空軍參謀長布朗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對中國裝備生產能力的震驚,稱其“創新速度讓美國感受到了巨大壓力”。他承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競賽中,美國的速度明顯落後於中國。
日前西方媒體不停渲染我國對俄羅斯軍事援助的謠言,現在看,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的發言一點不誇大:“如果中國真的參與軍援,早就不是這個局面了。
這句話的背後,是對中國軍工實力的絕對自信。以我國目前的軍工生產能力,如果真的介入俄烏衝突,恐怕這仗早就打完了。
老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現在要改改了,現代戰爭拼的是誰家工廠機器轉得快。
俄烏那邊打了一年多,俄羅斯連無人機油箱都要用塑膠瓶湊合。
反觀我們的軍工體系,從螺絲釘到發動機全都能自己造,民用工廠隨時能轉產軍火,這才是真本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