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觀搖擺的私生子和惡女生母(2)

192.
走出商店,Freya把ID還給Justin。
他放回卡包夾層,說:“你怎麼什麼都不問?”
隨身攜帶的證件,三十幾歲的女性,過期一年。
Freya其實已經猜了個大概
fake ID沒必要專門訂製一張年長女性的,並且在過期後才帶在身邊,說明這是一張真實證件。
照片的主人確有其人。Justin將證件和其他卡存在卡包中時態度小心,說明他和原主關係很近,近到不需要專門交還,近到不排斥對方的東西和自己的放在一起。
算一下,女人今年應該四十一歲。
排除極端可能性,應該是家人。
Freya偶爾看推理作品,推演思維很快。但她不想細猜,因為這樣可能會無意間侵犯對方隱私。
Justin在等她驚訝說出“上哪找一張這麼像的照片”。
Freya避重就輕:“你經常幫女生朋友準備ID嗎?”
“不是,怎麼問這個……”
193.
Carl和Oli單獨在車上,兩人都坐在後排。
同樣是超跑男孩,Oli對Carl無動於衷,是因為Naomi的前行情不能碰。
她們姐妹團茶話會曾經給Carl的代號是邁凱輪哥。
來的路上,Naomi為了在小姐妹們面前挽尊,暗示自己和邁凱輪哥正兒八經談過,是對方始亂終棄另有新歡。
這才導致Oli開局以為Freya是那個第三者。
不過幾天相處下來,經歷了Ken的事情,Oli意識到Naomi實話不多。
她也對全場人的性格摸了七七八八,看出來Freya和Carl之間的非常微妙。
Oli百無聊賴地刷ins,氣氛實在沉悶,她找話題:
“那兩個人好像很開心呢,你不在意嗎?”
Carl正隔著玻璃看到Liquor Store收銀臺。Oli口中的兩個人,Freya和Justin站在一起,被店員詢問交出證件
本以為會被阻攔,沒想到Justin笑著說了什麼,一切有驚無險。
Carl才意識到Oli在說什麼,他反問:“我為什麼要在意?”
Oli本來只是想找個機會打破沉默,但沒想到對方回得很當真,氣氛更尷尬了,一時不知道該往下說。
她找補:“我以為你們倆關係很好。”
Carl簡單高冷,封死話題:“是挺好的。”
Oli沒敢再說話,心想裝什麼護短,真討厭。
如果是Freya本人在場肯定要糾正了:他這不是護短,他是傲慢。
Carl在篩選好友邏輯分明,不值得的人就一點不會費心維護。他和誰的關係,遠近好壞,都不需要向外人解釋。
194.
Freya和Justin回到車裡時,後座一片沉默。
Justin放好東西,再次開啟歌單放Rap,啟動車子向下一個grocery store出發。Carl在後排冷不丁找茬:“你這歌單,能不能換一下?”
Justin挑眉:“我的music taste這就被嫌棄啦?”
他知道Carl在沒事找事。作為綠茶男,他對同性的挑釁很敏銳,當然不會直接回懟,更喜歡讓對方自亂陣腳。
Carl沒繞進他的坑裡:“連我的吧。”
Justin沒有拒絕,Carl連上carplay,放的第一首就是星際穿越主題曲。車內氛圍一下浸入宏大的史詩感,彷彿被拉入宇宙星河。
Justin調侃:“喲,你比我一學電影的還有品味。”
Carl回他:“謝謝。是嗎,沒看出來你學電影。”
Justin微微一笑:“子隨父業罷了。”
Oli突然找到可以深究的點,幾乎是立刻插話,回應了這句:“你爸爸是導演嗎?我之前也想學電影呢,他有什麼作品啊,說不定我看過呢。”
她直覺這是一個很好的打探對方家境的契機。
她們讀國際高中時就會喜歡搜同學家長的名字,在不懂認繳和實繳的時候就開始看“註冊資本xxxx萬”來推斷別人父母的身價。
出國後,同學們的名字和家庭資訊就沒那麼好查了,這也是為什麼留學圈假二代多的原因。
Justin哈哈幾聲,沒有回應她的小心思,四兩撥千斤:“你不該問我,會想出什麼樣的作品嗎?”
195.
Freya這才知道,Justin上的是電影學校。
他們這圈人大多對學業都不太上心。趙子尋上的是社群大學,平時很少去學校,作業都沒翻開過,常年續費代寫。Carl雖然是正經大學,但是排名落後。
Justin的電影製作專業沒法擺爛,專業性放在那,有各種作業產出要求和畢業作品。
他有上進的心思,這點倒是令人改觀。
Oli在後面很提供情緒價值地問:“那你想出什麼作品啊?是不是那種很文藝的,很有深度,能拿獎的片子?”
大家都看得出來她有意捧著Justin說話。
Justin說:“能賺錢的就是好片子。”
Carl沒忍住:“呵。”
Justin意有所指地回應Carl的帶有嘲諷的笑:“與其追求夢想,不如追求錢啊。難道票房不能證明大眾的認可嗎?”
他不掩飾自己的市儈庸俗。對於金錢的渴望是他從小就有的,也是在見過一定市面,卻深知自己無法擁有很多東西時越發強烈的。
就像他親媽常用來PUA他的一句話:“別真把自己當少爺了,你從我肚子裡出來的,能是什麼好東西。”‍‍‍‍‍
“你以為你爸和他老婆對你好,以後分家產的時候,你就和人家兒子女兒一個樣嗎?”
196.
作為古早撈女和北京老炮兒的的私生子,Justin成長過程中總要看人眼色,一直在思考如何討親生父親的歡心。
那個美麗刻薄的女人懷他時二十歲。
她向僱主逼婚,僱主慌了,多次拒絕。
對新人只是一時的歡愉,他一個有頭有臉的人,怎麼可能拋棄妻子兒女和一個保姆結婚?
他給了Justin的親媽一筆錢,讓她去解決掉這個麻煩。
二十萬作為營養費,在那個年代相當豐厚。
Justin親媽早就拿捏了男人的性格。她想,果然文化人,居然真的相信“信用”。
她知道對方不會過問結果,收了錢銷聲匿跡十個月,回來時已經生產。
父親對Justin的態度,也只是鑑定,再鑑定。
確認是自己的孩子之後,他沒辦法,對妻子有感情,離婚萬不可能。對這個私生子,他很惶恐,避之不及。
他給Justin親媽在隔壁新發展的區買了一套房子,並陸續給一些金錢補償,就當破財消災。
這並不是女人想要的最大結果。
她後續多次要挾對方離婚,鬧得雞犬不寧,最後知道對方不會答應自己,於是只能接納得到手的利益。
長大後,親媽有時候對他說:你知道嗎,你在千禧年那會兒就值幾十萬,加一套北京的房子。
語氣又自豪,又不甘心。
她補充說,那時候你要是幫我和你爸結婚了,就不止這些了。
童年會奠定人生的基調。他的人生頭幾年,爸不管,媽不愛。
小區裡的孩子都覺得Justin是單親家庭外地小孩而欺負他。
所以哪怕後來Justin被母親接納,去跟他們一起居住,父親那一嘴純正的北京腔,他一點兒都沒學會。
(未完)
本來想嘗試在22:00前更新的。明天再次挑戰一下。
LA頂留修羅場合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