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名媛團裡最不自洽的那一個:她想當個壞女孩,但又想被當成好女孩。
而她心動的真命天子,並不是容易得手的獵物。
177.
她和他,贏了。
作為這場遊戲的勝利者,Freya和Carl一起共享這份榮譽。
他是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就算抿著唇,得意也從眼神中流露。
她也很剋制,先謝謝為大家帶來精彩指引的樊南:“真的很有趣。”
然後Freya才敢看向Carl。
他們中間隔了一段距離,她也看回來,對她微笑了一下,唇語說“漂亮”。
以前在國內時,她除了公立學校的學業就是補課自修和比賽活動,還要面對父母“寄予厚望”的訓話。她知道他的生活比她輕鬆幸福,週末的日程表通常是和外籍私立學校的朋友們會面,練高爾夫學馬術。
她很羨慕他的朋友們,出國後她也成了他的朋友之一。

拋去前兩天Carl頂樓套房的生日派對,他們上一次在聖誕月相聚,還是十三歲。
Carl直到高中前都相信有聖誕老人的存在。
幾家聚會,小孩們圍坐一桌,Freya聽見妍妍說:“聖誕老人今年會送我一架鋼琴。”
Carl問:“你怎麼知道?”
“我媽媽說的,把心願禮物寫在信封裡,寄到聖誕老人服務中心,他們就會知道要送什麼。我這樣做好多年了,從來沒有送錯過。”
Carl好像信了:“這樣嗎,我媽說聖誕禮物都是隨機的。Santa沒空給每個人量身定製。”
他的弟弟Phil低聲指正:“其實每年的禮物,都是爸爸媽媽送的。”
Phil和哥哥性格相反,很老實,大部分時間都沉默寡言,一直都是Carl的背景跟寵。
Carl反駁:“怎麼可能。他們都說過不是他們買的。”
兄弟倆爭執半天,妍妍站Carl,Phil弱弱地向Freya尋求支援:“姐姐,你有沒有看到爸爸媽媽偷偷藏聖誕禮物啊?”
Freya那時候還不懂遮掩。
她愣了一會兒,說:“我沒有收到過。那不是傳說嗎?”
178.
遊戲結束後還有一點戒斷反應。
時間已經是凌晨兩點多,他們太入迷D&D,就連晚飯都是在非自己行動輪抽空去吃的。
大家依次起身,回到各自房間。
趙子尋和kk並肩上樓,一邊在聊最後的劇情,惋惜沒能取得勝利。
小宅拍了拍Freya,小聲說:“這是個好機會哦,不去和他說個話嗎?“
“什麼啊。”
“true love kiss。”小宅提到遊戲裡的梗,“樊南哥也太會了,這兩個身份簡直是為你們量身打造的。”
Freya遲疑了一下,想起Carl在雪場的意思,看了一眼周圍,悄悄回答小宅:
“龍與地下城的故事,就讓它留在地下城吧。”

她是個特別拎得清的人。
唯一擰巴的情緒是在十幾歲時的暗戀,後來也慢慢改掉了自憐自愛的習慣。
得益於百鍊成鋼的性格,美本四年Freya造就了一顆鑽石心。後來很少因為工作和學習上的事情內耗,也基本不會在感情裡受傷。
任何旁人覺得委屈的事情,對她來說都雲淡風輕。
可能就是那句話,人會為其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擾一生。
這兩天,周圍的人都跟爸媽發聖誕祝福。
Freya偷聽別人的幸福,別人的父母都很高興,大手一揮節日轉賬,或者說話就像蜜糖。愛裡長大的小孩那麼多。
Freya只記得母親說“你怎麼天天都想著過節”,又或者“只想享福,有沒有想過我和你爸爸很辛苦”。
179.
長大後,她和Carl都變了。
Carl矢口否認小時候被父母誆騙相信童話,她也學會了不提那些與家庭環境有關的細節。
那些原生家庭沒有給她的東西,她都在經濟獨立之後送給自己——自尊,生活品質,愛,認可。
新結識的貴人,或者一些長輩喜歡她待人接物有涵養,氣質不凡,Freya常聽到這個誇獎:“你的家庭一定很好。”
她再也不像十二歲被問得自亂陣腳。
她有了一套自己的人設,完美無瑕地微笑:
“沒有啦,我的家裡忙於工作,成長過程中比較喜歡磨練我。”
剩下的,就由實力、方案和過往經驗替她說話。
向上攀登的路很長,一路充滿荊棘,現實不是Dungeons & Dragons,她只能當自己的騎士。

並不是每個人都和她一樣。
誤入名利場的少女們,有時候很容易沉溺於誘惑。
Oli起身迅速跟上Justin,一起回二樓。
她的矮人角色是中立陣營,沒有觸發任何隱藏任務。唯一的樂趣就是和吸血鬼的血契,然而也在後期因為遊戲內的距離被中斷。
Justin看著她笑:“你玩得很不錯嘛,開局送的金幣我用到結束都沒花完。”
他像個老狐狸,表裡如一。明明在遊戲內欺騙過她,完全沒有不好意思。
Oli好像被騙得團團轉:“我們是同伴嘛。”
她順著說,太可惜了,要是最後公爵不給龍裔和月精靈開掛,這個遊戲就是Justin的陣營贏。
她壓低聲音:“可能是場外因素,樊南偏心。”
Justin卻不在意:“其實他們早該贏了。但凡Freya或者Carl裡有一個人主動一點。還我就把骰子從頭扔到尾。”
兩人站在走廊,就等一句晚安,然後自然而然分別就寢。
Oli睜大眼睛:“我是在幫你說話誒。”
“哈哈哈謝謝你,晚安。”
180.
Oli和他道晚安,轉身卻蹙緊眉。
她偽裝天真好騙,主動乖巧,對他卻全無用處。她進他退,好像只拿她當妹妹。
——難道自己並不是他喜歡的type?
臥室裡,kk摟著她說:“這個年紀的男生都喜歡姐姐型,魅惑系。”
“你知道我不喜歡那樣呀。”
Oli和塑膠閨蜜們的風格不一樣。
kk和Naomi很喜歡sexy風格,只有Oli一直都是純欲,就連美甲都是常年淺粉銀白,主打招桃花,不讓男生覺得自己有攻擊性。
她們的姐妹情很虛假。
一個小社交圈就那麼大,難免有利益衝突,或者陪襯截胡。
看到Naomi和kk在短擇上有所收穫,她在惋惜之中藏了一點嫉妒。
沒關係,再等等。她要的是天賜良緣。
然而Oli其實私下裡有想過,自己愛惜羽毛,所以自己會比周圍人結局更好。而周圍那些常被人貼上撈金標籤的壞女孩們,不會像自己一樣marry rich。
她在kk身邊躺下,聽她說自己的戰果:“我跟你講,那個能源公子哥真的……”
Oli閉上眼,一遍遍默唸,我會比你們都好的。
就像當年她來LA,甩掉曾經國際學校裡的女孩們,還有那個男孩,一樣。
180.
Oli高中時談過一任男友,對她很好。
兩個人是在國際學校讀書認識的。
他們的故鄉城市雖然是二線,因為地理位置較偏,不像江浙沿海那樣經濟活泛,各方面資源都有些拖沓,還停留在人情社會。
因此Oli雖然上的是國際學校,卻和Carl的外籍子女學校天差地別。
她的學校不僅師資堪憂,氛圍也很落後:
小團體層出不窮,同學們常常陰陽怪氣互撕,扒誰穿fake,或者誰家別墅地段偏。
大家一起坐井觀天,一起在井底互相攻擊。
在這樣的環境下,Oli變得越來越功利偏激,越來越嫌棄家庭給自己的不夠。
她媽媽不止一次嘆氣:“你接觸的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太多了,都沒法迴歸現實。”
Oli心涼了,大發脾氣:“不是你們說我是小公主嗎?!”
媽媽很無奈。
在學校裡,她從來不會暴露這一面。她不摻和小團體和校內霸凌,因為覺得自己會飛的更遠。
她也沒有成為bully的受害者,因為她有一場令人眼紅的戀愛。
那些愛霸凌的小女孩們總是恃強凌弱,欺負完弱小同學之後,轉頭對Oli很友善:“Chanel?你男朋友對你好好啊。”
Oli實話實說:“是他媽媽送我的啦。”
“也太幸福了吧,對方家長都支援。”
Oli暗暗嫌棄,周圍這些喜歡偽裝白富美的女孩們這麼追求奢侈品,行為舉止卻俗氣的要命,滿身一眼假的logo。
儘管Oli的父母都比較踏實。她媽媽最貴的包是LV,背了很多年,教育Oli也不能浮躁,可是她卻很不耐煩。
那時Oli對“豪門”和“上流”的認知都是小說和韓劇。
見識有限,對加州和國外有種不切實際的美好幻想。
Oli一直想,沒關係,等她去到LA之後就不會這樣了,未來她身邊都是真正的白富美千金,有去不完的名流聚會。某場酒會上,她會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
每天和高中男友在學校操場散步聊天時,她都在想萬里之外的人生。
她好的不徹底,壞的不完全,少女心氾濫,又有點世俗氣。

181.
她的公主病有一部分是被前男友家裡慣出來的。
前男友家雖然不算富二代,但是對她很捨得。
高二見了家長之後,對方父母逢年過節會給Oli包大額紅包,也會給她家裡準備貴重禮物,除了大牌還有保值的金首飾,以表對未來兒媳婦的誠意。
Oli的外表很有欺騙性,前男友媽媽一直覺得她很真誠,覺得雙方的未來可期,把她當親女兒對待。
Oli出國後,給他們家上了一課。
前男友成績不好,一開始準備去澳洲水三年,結果出國時正好家裡資金鍊斷了。父母考慮一陣,準備讓他延緩留學計劃。
Oli沒有安慰他多少,她出國後忙於社交,結識了很多新人。
有像Naomi和kk這樣的女孩子,也有一些愛立二代人設的男孩子。
那些閃耀發光的生活方式引誘她,將她拉入了加州小網紅的圈子,每天就是拍照打卡喝酒蹦迪,虛度時光。
她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忠,因為大家都是集體行動,一邊互稱“純友誼”,一邊口頭搞搞曖昧。

前男友在國內單方面維持感情,向她撒嬌:“我感覺你越來越不愛我了”。
周圍遇到的人越來越浮誇,各個都在虛榮心爆炸的年紀,人均富二代頂留人設,滿嘴謊話連篇。
Oli沉浸在虛幻的夢裡,覺得對方越來越追不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