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關注美國媽媽網⬇️
在美國看眼科醫生,一般有2種情況,一種是普通的檢查(或者是annual checkup),是可以直接跟診所預約的;另一種是眼部有疾病,得依據保險型別來看是否需要有refer,通常是透過家庭醫生開具轉診單(Referral)。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詳細瞭解一下在美國看眼科醫生的整個流程,從獲取轉診單到完成檢查,驗光配鏡以及相關的醫療保險選擇。

開轉診單

視力檢查
我們按照預約的時間去診所做視力檢查,大致流程如下:
1. check個人資訊(需要個人ID證明);
2. 詢問家族病史、眼睛不適症狀等等;
3.量視力、眼壓;
4.做屈光檢查測度數;
5.檢查眼底疾病;
6.醫師開處方單。
如果是新病人要填下保險資訊,交點費用。接下來的檢查就跟國內有點像了,先是查視力,看看視力表上的字母方向的。然後會用一個機器幫我們測測眼睛度數和測眼壓。
測眼壓的時候機器會噴點氣出來,盯著看別眨眼,不要害怕。
還有個國內不常做的檢查是查眼底,就是看視網膜、虹膜這些裡面有沒有問題。有時候為了看得更清楚,醫生會給我們滴點散瞳藥水,之後眼睛可能會有點模糊、怕光,但別擔心,到了一定時間會恢復。

實體店配鏡
在美國實體店配眼鏡,其實挺方便的。拿到驗光結果後,就可以去挑副新眼鏡了。
如果我們有保險,記得找那些保險覆蓋的眼鏡店,比如In-Network的,這樣能省不少錢,可能只需要掏個幾十美金。沒保險的話,那就得準備個三四百美金左右了。
在美國,配眼鏡的地方很多,Jins、Zoff這些日本牌子,學校邊上的小店都會有眼鏡可以配。還有Costco、Warby Parker、LensCrafters這些北美大牌,任君挑選。
有驗光單之後配鏡流程就相當快捷了,拿著驗光單去找店員,告訴他們我們有沒有保險。有保險的話,他們會告訴我們哪些鏡框、鏡片是保險合作的,價格更划算。一般來說,近視度數深的話,鏡片選得越高階,價格也就越高。
選好鏡片型別和鏡框後,店員會幫我們調整鏡框,確保鏡片焦點對得準。記好我們的訂單資訊,然後等店裡通知我們去取眼鏡就行了。
要是想配隱形眼鏡,也能選保險合作品牌的。店員會讓我們試戴一下,確認度數合適。月拋、兩週拋的都有,看我們喜歡。付完視力檢查的Copay和自付部分的錢,之後隱形眼鏡會快遞到家,店員會告訴我們大概多久能到。

配鏡醫療保險
在選擇美國醫療保險時,務必確認我們的保險計劃是否涵蓋了牙科和視力保健服務,特別是我們可能經常用到這個服務的時候,將其納入保險範圍將能讓我們在需要時進行如視力檢查、驗光等專案時享受費用報銷的便利。
此外,醫療保險還涉及In-Network(即保險網路內)與Out-of-Network(非保險網路內)的醫療服務費用報銷差異。部分保險計劃可能限制我們只能在網路內的診所或醫院就診,否則不予報銷。
因此,瞭解各保險計劃的指定醫療機構範圍及其地理位置是否便於我們就診,同樣至關重要。同時,注意保險計劃可能標註的特定型別,如HMO、PPO等,以便更精準地選擇。
不同的保險具體特點如下:
1. FFS按服務收費
醫院選擇自由度:任何醫院
醫師選擇自由度:任何醫師
自費比例:平均20%
保險費用:昂貴
適合人群:不介意高額保費,喜歡自由選擇
其他特點:先看病,後報銷
2. HMO健康維護組織
醫院選擇自由度:僅特定醫療網路內
醫師選擇自由度:PCP及舉薦轉診的專科醫生
自費比例:較低
保險費用:便宜划算
適合人群:需要頻繁就醫、健康檢查,且需要家庭醫生熟悉自己整體健康狀況
其他特點:有預防性醫療福利,如免費年度體檢,健康維護組織
3. PPO優選醫療結構
醫院選擇自由度:擁有特定醫療網路,可以更自由選擇醫生
醫師選擇自由度:優選醫生和醫院,無需轉診可直接預約
自費比例:網路內較低,網路外就診需支付低額自付款
保險費用:比HMO稍微貴一點,但總體便宜
適合人群:願意承擔網路外就診的額外費用,享受會員價
其他特點:網路內醫療機構可享受會員價
4. EPO指定醫療服務
醫院選擇自由度:指定醫療機構內
醫師選擇自由度:僅特定醫療網路內,無需轉診可直接預約
自費比例:較低
保險費用:便宜划算
適合人群:不介意醫療服務網路小,想要更多自由選擇專科醫生
其他特點:選擇專科醫生可享會員價
5. POS定點服務組織
醫院選擇自由度:擁有特定醫療網路、定點服務組織
醫師選擇自由度:PCP及舉薦轉診的專科醫生,網路外醫生
自費比例:網路內較低,網路外就診需支付高額自付款
保險費用:比HMO稍微貴點,但總體比較便宜
適合人群:想要降低醫療費用,但又想在特殊情況下能有更多選擇權並願意支付稍高費用
其他特點:具有HMO的低保費優勢,但也給了會員更多的自主選擇權

至於如何找到適合我們的In-Network醫生,可以採取以下兩種策略:
1. 直接聯絡保險公司客服
告知他們對PCP(基礎保健醫生,Primary Care Physician)的具體需求,如擅長治療哮喘等,客服將根據我們的需求推薦合適的PCP。
2. 另一種便捷方式是訪問保險公司的官方網站
利用其提供的In-Network診所和醫生查詢功能。部分網站還設有篩選工具,我們可以透過輸入關鍵字快速定位到符合條件的醫生列表,從而更輕鬆地找到適合的醫生。

(圖片來自網路,尊重原創,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推薦閱讀



分享母嬰知識 關注寶寶成長
微信公眾號: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國媽媽網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