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2335字,圖片7張,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
7月21日的美國德克薩斯州立法機構“吵成一片”,他們正在召開特別會議重新對該州選區進行劃分。按照《紐約時報》報道,這個“特別會議”是在特朗普政府的反覆敦促下進行的。

特朗普1月上臺以來,心中最大的焦慮就是明年中期選舉。按美國憲法,每兩年會進行一次國會選舉,屆時眾議院全部435個席位和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的三分之一將同時進行改選。一次國會選舉與總統大選同年,另外一次在總統上任的第二年,後者就是常說的“中期選舉”。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中期選舉通常被認為是對新任總統過去近兩年執政的一次“期中考試”,如果失去國會多數席位,總統不僅將在剩下的兩年多任期內成為“跛腳鴨”,執政黨也很難在下一次選舉中尋求連任。
特朗普所在共和黨贏得了2024年國會選舉,正控制著參眾兩院。不過,2024年的國會選舉,共和黨贏是贏了,優勢卻非常小,尤其是眾議院,總共435個席位中只控制了220個,僅比多數黨的最低要求多了兩席,加之特朗普上臺六個月後在經濟、移民、政府支出和醫療保健等關鍵問題上表現不如人意,美聯社7月17日報道,民調顯示只有約25%的美國人表示“特朗普政策對自己有幫助”,這個結果直觀的顯示共和黨在國會的控制權正在受到“特朗普政策”的衝擊。
換言之,共和黨如果維持政策現狀,2026年的中期選舉必然大大不利,其需要很大程度的“破局”,所以政客們的腦瓜子又想到新的好主意,那就是極端的“選區劃分”。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選區劃分”。
美國眾議院435個席位與參議院不同,參議院100個席位由50個州均分,而眾議院的席位則是根據各州的人口分,而在州內,每個選區的人口也是經常變化的。美國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眾議院席位會根據人口數進行調整,對應的,每一個州的選區也要進行“選區劃分”。
原則上,美國憲法要求各個選區內的人口大致相等,一個選區“理想的人口”數量是75萬至80萬,然後這個選區的選民自行選擇自己的議員,表面上主打一個“公平公正”。
但是實際上卻不是。
在美國兩百來年的兩黨相爭中這事早變了味。現在的“選區劃分”更像“田忌賽馬”,當權者可以耍花招。一方面是“打包對手”,也就是放棄對手的優勢區,把所有支援對方的人劃分在同一區域內;另一方面是“切割己方”,也就是分拆自己的優勢選區,讓自己的支持者“滲入”其他選區,尤其是搖擺區,以獲得該區勝利。
畫個簡單的圖表,如下,按照左圖平均劃分,黑色小人以3:0勝利,不過只要經過右圖的“選區劃分”,紅色小人會以2:1勝利。

在美國,這種“田忌賽馬”有一個術語叫“格里蠑螈”,這個術語源自1812年美國馬薩諸塞州州長民主黨人埃爾布里奇•格里,他就是按照這個邏輯將選區劃分成不尋常的“蠑螈狀”,保證自己的黨團獲得勝利。早在1985年,美國最高法院已經裁定“格里蠑螈”屬於“不公平競爭”,嚴重違背美國憲法。

回到德克薩斯州選區劃分的事,《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在7月15日左右與德克薩斯州的國會共和黨人進行了通話,要求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從民主黨佔據的席位中“擠出”最少5個席位“讓給”共和黨。
客觀上,德克薩斯州被特朗普“欽點”並不意外。
首先,該州人口眾多,以面積來說是美國的第二大州,現在德州在眾議院中佔有38個席位,其中25個屬於共和黨,民主黨佔據12個,另一個因民主黨眾議員西爾維斯特•特納剛剛去世,導致1個席位空缺;其次,德克薩斯州是出名的“紅州”,一直是共和黨的票倉“鐵桶”,共和黨在該州有著很深的民眾基礎;最後,德州現任州長格雷格•阿博特是共和黨人,也是特朗普知名的支持者之一。

而現在,共和黨在德州遇到麻煩,主要是7月初的洪水,截至目前已致上百人喪命,其中包括至少36名兒童,共和黨正因為應對疏散無力、預警系統失效、關鍵崗位人員缺失等問題面臨巨大壓力。
這場洪災變成了民主黨攻擊共和黨的絕佳藉口,德州一些民主黨人聲名鵲起,其中比較知名的是維森特•岡薩雷斯,各種民調錶示,他很有可能連任眾議院議員。毫不意外,這場“選區劃分”就落到了他的頭上。岡薩雷斯代表的美墨邊境的里奧格蘭德河谷選區可能被重新劃分,邏輯很簡單,在該區劃進更多的共和黨選民並排擠出民主黨選民,直接在投票中把岡薩雷斯拉下馬。

在民主黨看來,這肯定不合法,按照美國的選舉制度,選區劃分只在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後進行,下一次應該是2030年人口普查後,現在才2025年,都沒有人口普查資料,強行劃分選區肯定不正常。
那麼,同樣深諳“選舉之道”的民主黨會怎麼回應呢?能打敗魔法的只有魔法咯。
第一招,“躲”。這事在德州的歷史上真發生過,2001年德州立法機構想重新劃分選區,德州眾議院的51名民主黨議員全部去往俄克拉荷馬州並逗留了四天,導致方案投票時未達到法定人數而直接流產。
第二招,“告”。2021年共和黨佔多數的阿拉巴馬州重新進行了“選區劃分”,使佔選民25%的非洲裔只在1個選區中佔優勢,共和黨直接被黑人選民和民權組織告上法庭,稱其違反1965年透過的《投票權法》,2023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阿拉巴馬州選區劃分違法,存在種族歧視。
第三招,“我也拆”。這招最可能被民主黨採納,根據《國會山》媒體7月20日的報道,民主黨正在敦促藍州也進行“選區劃分”。現在,民主黨的“大本營”加利福尼亞州、伊利諾伊州和紐約州等都回應也會朝著重新劃分選區的方向努力,其中反應最積極的就是最近“受盡委屈”的加州州長紐森,他已經表示正在“權衡各種方案”。

綜上,在美國的政治舞臺上,選舉看似是民意的體現,實則不過是一場精心編排、提前佈局的“技術活”,關掉“美式民主”的濾鏡,就能發現所謂“一人一票”的選舉早已千瘡百孔,剩下的只有混亂、分裂、無奈和對立。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