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快遞小哥逆天改命,造出“中國芯” 2025-07-12 22:21 最華人 作者:牧龍閒人 #智造者#最華人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最華人 6月20日,2025世界半導體大會開幕,一家來自深圳的半導體公司,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這家公司叫#航順晶片,憑藉卓越的研發能力和出色的市場業績,一連拿下“2025中國MCU市場創新十強企業”和“2025中國積體電路創新百強企業”兩項重磅大獎。 其自主研發的晶片,服務於華為、比亞迪等諸多知名企業,累計出貨量超50億顆,廣泛應用於智慧家居、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 創始人#劉吉平,由此被推到了聚光燈下。 ● 劉吉平。圖片來源:深圳創新創業大賽 劉吉平並非半導體科班出身,他大專學歷,學的是師範,當過快遞員、做過服務員,曾被人像乞丐一樣呼來喝去。 但就是這樣一個“門外漢”,經過十幾年的摸爬滾打,一步步站到了中國科技的前沿,硬是從國際晶片巨頭們口中搶下一塊肉。 他的經歷讓很多人感慨不已: 從“快遞小哥”到“晶片大佬”,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苦大仇深”的創業者 在80後創業群體中,劉吉平算得上是一位“苦大仇深”的創業者。 這種“苦”,貫穿了他從童年到中年相當長的一段時期。 1982年,劉吉平出生於江西宜春市萬載縣的一個小山村,按他的回憶,他家是村子裡最窮的一戶人家,沒有之一。 由於貧窮,他們經常受到同村人的欺負。 為了給父親和姐姐治病,母親跪著跟人借錢,村子裡流傳著各種不堪入耳的流言蜚語。 劉吉平曾在一次採訪中直言不諱地說:“我是對那群人很仇恨的。” 母親沒什麼文化,但做人老實本分,她不下十次地勸告劉吉平:“如果有一個人害了你,你不要去仇恨他,你儘量要感化人家。” ●劉吉平 母親的教導,安撫著少年的戾氣,也是從那時起,劉吉平開了竅,他發奮學習,成績從最初的全班倒數,考到了全校第二。 他進入江西外語外貿學院讀書,畢業後當了一名老師。 在外人眼裡,劉吉平是個非常有出息的孩子,但他自己並不這麼認為。 因為當老師一個月工資只有600塊,“連家都養不起”。 為了賺更多的錢,劉吉平辭掉工作,一個人到福州打拼,在一家五星級酒店當服務員。 來來往往的客人非富即貴,有一次客人高興,拿了2萬塊錢給服務員們當小費,揚在大廳裡讓服務員們爭搶。 劉吉平搶到2600塊錢,可他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回到宿舍後,鑽進被子裡大哭了一場。 他覺得自己就像個乞丐,有一種尊嚴被現實狠狠碾碎的挫敗。 抱著知識分子最後的一絲倔強,他辭職了,前往上海尋找出路。 從快遞中發現“秘密” 在上海,劉吉平成了一名快遞員,每天起早貪黑,收快遞送快遞。 工作的同時,他一直在琢磨著如何賺錢,努力尋覓著商機。 他注意到有一家公司,一開始每天只發幾個快遞,後來每天的快遞量變成了幾十個,再後來又變成了上百個。 這讓他意識到,這家公司的生意正變得越來越好。 於是,劉吉平找到公司人事,希望自己能到這裡工作。 這是一家晶片代理公司,主要銷售來自美國和中國臺灣的MCU晶片。 所謂MCU,即微控制器,是一種集成了CPU、儲存器、計時器、I/O埠等多種功能的晶片,廣泛應用於各類電子產品中。 ●MCU晶片 人事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我們只招研究生,並且要求微電子相關專業。而你既不夠學歷,專業也不對口。” 大多數人遇到這種情況,可能就放棄了。 但劉吉平沒有死心。 他利用收快遞的便利,連續7天把簡歷放到老闆的辦公桌上,終於有機會見到了老闆。 老闆仍以學歷不夠拒絕,劉吉平則指著辦公室的一張空位說: “反正空著也是空著,我不要工資,要是一年以後我還做不好,你隨時可以叫我走人。” 老闆覺得有意思,便同意了。 劉吉平在公司一連幹了4個月,沒有拿到一分錢工資。 為了不被餓死,他再小的業務都不放過。 一次,有客戶要10顆售價1.2元的晶片,同事們都瞧不上。 劉吉平便自己蹬著腳踏車,一來一回花4個小時,把晶片交到了客戶手中,完成了這筆銷售額12元的訂單。 有人替他不值,劉吉平則說:“至少我知道了那個人是修電視機的,看到了我們的晶片用在了哪裡。” 靠著這股幹勁,劉吉平的客戶越來越多,慢慢拓展到電視機廠家、電話機廠家,到第5個月,他的業績已在公司幾十個人的銷售團隊中排到了第二。 老闆覺得他是個人才,不僅開始按正常標準給他發放工資,還把前4個月的工資都給他補上了。 十一顧茅廬,得人才者得天下 劉吉平在這家公司幹了整整4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人脈。 2006年,他另起爐灶,成立上海航順微電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國產和進口晶片的代理業務。 正值行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期,晶片供不應求,劉吉平利用自己搭建的客戶網路,快速朝市場鋪貨。 公司成立第二年,銷售額達到300萬元;第三年達到500萬元;第六年突破2000萬元。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吉平漸漸發現了行業的弊端: 代理業務雖然賺錢,但命運完全掌握在別人手裡;企業要想走得長遠,還得做自己的產品。 於是在2013年,劉吉平前往深圳,成立航順晶片技術研發有限公司,主攻高階MCU晶片研發。 劉吉平知道造晶片難,但沒想到會那麼難。 從2014年到2015年,他先後組建起兩支MCU研發團隊,砸進去1000多萬,做出來的產品均失敗了,被同行嘲笑為“做出了一塊磚頭”。 他意識到,必須組建一支更強大的團隊。 從朋友口中,劉吉平了解到日本富士通在成都的晶片研發團隊集體離職,他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於是他兩個月內11次飛赴成都、上海等地,以“十一顧茅廬”的謙卑姿態,將這支擁有10年以上晶片研發經驗、成員清一色來自北大、交大、川大等985、211名校的團隊收入麾下。 他極具魄力地讓出了公司35%的股權。 有股東氣得跳腳,他卻說:“科技公司,得人才者得天下。” ●劉吉平(後排中間)和他的技術團隊 為了籌措資金,劉吉平賣掉房子,還抵押貸款1億多,和團隊成員每天吃住在研發室內。 即便步履維艱,他也從未動搖過造出“中國芯”的決心。 終於,2017年,他們成功量產出中國第一款超低功耗7nA 32位MCU晶片,待機功耗只有進口晶片的一半,價格卻低了三成。 劉吉平信心滿滿地找來國內客戶,對方看著達標的引數,卻搖了搖頭:“我們只認日本瑞薩、法國意法,不敢用國產晶片。” 劉吉平拍案而起:“要是出了問題,我賠你10條生產線!” 在貿易戰中脫穎而出 轉機出現在2018年。 這一年,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美國對中興、華為等企業的制裁引發了全行業的恐慌,國產晶片廠商由此開始嶄露頭角。 航順晶片憑藉相容性強、價效比高的優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客戶認可,訂單紛至沓來,裝機量兩年暴漲20倍。 航順晶片一下子火了。 劉吉平抓住機遇,繼續擴大公司研發能力,吸收優質資源。 他先後併購了匯頂科技MCU團隊、臺灣新唐電機演算法團隊等,併成功完成了多輪融資,以百億估值,成為中國晶片領域的超級獨角獸。 ●技術人員正在進行產品測試 2020年疫情爆發後,航順芯片面臨著嚴峻的資金鍊考驗。 劉吉平作為掌舵人,再一次顯現出了獨到的商業眼光和決策能力。 他將業務拓展到額溫槍、血氧儀兩個領域,為其提供MCU晶片,這兩種產品都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航順晶片也因此順利度過了危機。 晶片的“長期主義” 如今的航順晶片經過多年的研發,旗下已擁有300餘款MCU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工業電子、汽車電子等關鍵領域。 無論是注重效能體驗的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還是對穩定性有極高要求的工業控制企業,抑或是尋求高品質晶片解決方案的新能源車企,航順晶片均能為它們提供量身定製的產品和服務。 截至目前,航順晶片年出貨已超50億顆,旗下HK32F030M系列產品,更是有著“國產32位MCU價效比之王”的美譽,深受市場歡迎。 ●航順晶片 劉吉平非常重視教育。 在商業上取得成功之後,他沒有忘記家鄉,回村創辦助學基金會,幫助更多的農村孩子改變命運。 ●劉吉平捐資助學 在他的辦公室內,掛著“長期主義”四個字,提醒他要堅持對教育和研發的投入。 他算過一筆賬,每一款晶片從研發到量產,都至少需要千萬級的資金投入。 常有投資人問他為什麼不抄近路,他說:“晶片產業沒有彎道超車,只有腳踏實地。” 這種長期性的“死磕”,讓他一步步成了國產MCU晶片的“排頭兵”。 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未來十年,中國必會誕生世界級的晶片企業。我們這代人有幸站在歷史潮頭,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進來,用技術改變世界!” ●參考資料: [1] 萬載釋出|萬載小山村走出的百億CEO [2] 中國財富網|走進企業:出貨量突破50億顆!航順晶片是怎麼做到的? [3] 欽文和他的朋友們|獨家解碼晶片製造,農村小夥竟然造出福布斯全球獨角獸晶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