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之前已經跟姐妹們預告過啦。
這週六,30號,我會直播今年唯一的一場秋冬裝。👇
今天下午我已經趕到品牌方試了很多衣服,在做最後的定款盤庫存工作了。

這次給大家搞了超多非常實穿的,且有質感的衣服,關鍵還不挑人!
不論是日常還是重要場合,以及過年穿的,到時候都會有,先給大家上個小小的開胃前菜過過癮吧!

衣服先打住,明天再正式過款介紹!
先說說我今天白天坐了7個半小時的高鐵,剛好拿來寫文章。

換做以前我也想不到,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竟然經歷過十多個工種!
我是師範出身,大學期間當過家教、在新東方當過老師、在留學中介當過文案、遊學領隊;
在英國讀研究生的時候,在食堂打過工、發過傳單、在鞋店賣過鞋、給教授當過助理;
研究生畢業以後,在工程公司做過技術翻譯、當過市場經理、策展人、全職媽媽;
開這個公號的時候,我是英國一家電商的亞馬遜市場負責人;
目前,因為有中英兩頭跑的需求,我做著英國一家外貿公司的海外顧問,並同時做我自己的公眾號。
說到副業,也叫兼職,在英語中是“part time job”,就很貼切,直譯是“只花部分時間的工作”。
很多人對它的理解還停留在“順便幹一幹”“掙個零花錢”這個階段,只是對主業的一個補充。
我以前做過的兼職也都是如此。
沒曾想,自己目前的兩份工作都是兼職了。
可我突然發現,在失去了所謂穩定性的同時,我卻獲得了空間上的極大自由。
難怪現在有好多年輕人,已經把part time job當成了主要職業。
前兩天,我剛好看到福布斯中國公佈了2024年度“副業100榜單”,絕對能讓人對新職場刮目相看。
從“AI畫師”到“三坑手作師”,從“代扔垃圾”到“寵物媒人”,這些耳目一新的副業不僅展現了年輕人就業的多元化,也反映了社會文化、技術進步和經濟環境的深刻變化。
向上滑動閱覽

02
親們猜到了嗎?
高居榜單第一名的,竟是“P圖修圖”!
可以說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啊。
乍一看,這似乎只是個不起眼的技能,但仔細想想,P圖幾乎滲透進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媒體的精修照片、電商平臺的商品美化、企業的宣傳設計,甚至求職簡歷上的照片最佳化。
P圖已經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既需要熟練的工具操作,也要有審美和創意的加持。

它的火爆,恰恰反映了視覺經濟的崛起和“顏值即正義”的時代潮流。
尤其在短影片、直播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P圖成了許多網紅和品牌的“剛需”。
我自己做自媒體,感觸可太深了。
一個高質量的封面圖可能直接影響點選量和觸達率。
而普通人也越來越願意花錢讓自己的線上形象更加完美。
更重要的是,這種職業門檻較低。
只要你有一臺電腦,會用Photoshop或者修圖App,就可以開始接單。
而從一張簡單的證件照最佳化,到複雜的廣告大片製作,訂單金額差距極大,進一步吸引了大量入門者和高手加入。
在這份榜單裡,有些兼職讓人看一眼就會心一笑。
比如“寵物媒人”,聽起來像是在給小貓小狗牽線搭橋,實際上是幫寵物主人找到適合的配種物件,背後是寵物經濟的繁榮。
“三坑手作師”我則聞所未聞,專門查了一下才知道。

原來他們是專門製作漢服、Lolita裙、JK制服這些小眾文化服飾配飾的,滿足圈內玩家的個性化需求。
“絕緣子演員”這一職業則更具迷惑性,名字像是跟物理實驗相關,實則是工業宣傳片中的背景“固定角色”。
他們需要在宣傳拍攝中扮演工程師或工人,讓畫面更具真實感。
而“代扔垃圾”這項兼職,雖然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卻因白領們的快節奏生活和日漸普及的“懶人經濟”變得意外搶手。
此外,還有“童車玩具修復師”,專注於修復損壞的嬰幼兒玩具,既環保又富有創造力。
“痛包定製”則面向亞文化愛好者,透過定製化設計將個人喜好融入隨身物品中。

在傳統認知中,兼職大多是送外賣、家教、客服等,但如今的兼職種類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背後隱藏著複雜的社會因素:

1. 技術驅動:AI與平臺經濟的崛起
近年來,AI和數字化工具在不斷地推動著新職業的誕生。
例如,榜單中的“AI畫師”利用生成式AI為客戶創作插圖,成為藝術與技術融合的典範。
而“網紅打卡指導”和“本地土著嚮導”依託社交媒體與短影片平臺興起,滿足了Z世代追求體驗與分享的需求。

2. 消費文化的轉變
“三坑手作師”和“COS委託”折射出二次元文化的火爆。
而“蛋糕甜品造型師”則是大家追求精緻生活的體現。
這些職業背後,是現代人對個性化和趣味消費的偏愛,他們不僅追求產品,還追求與情感、文化的連線。

3. 靈活就業的需求
隨著靈活工作理念深入人心,許多人不再滿足朝九晚五的單一工作模式。
兼職提供了更多選擇,不僅能賺錢,還能探索興趣。
例如,我之前玩過一次密室遊戲,劇中的不少NPC都是大學生兼職扮演的。
他們說這個工作既能讓人沉浸在懸疑故事中,又能透過興趣愛好賺錢,畢業後還會繼續幹,也不影響找別的工作。

4. 經濟壓力的驅動
無論是“代扔垃圾”,還是“簽名設計”,這些微小的服務表明,許多人願意為時間和便利買單。
大家發現榜單中還有“表白陪練”和“勸學唐僧”嗎?

真是,精妙啊!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消費啊!
而年輕人則抓住這個機會,透過提供多樣化服務增加收入。
有沒有兼職“吼作業”的啊?
想必生意也會紅火呢。
03
可以預見,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未來的職業選擇將更加豐富多元。
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普及,可能催生更多數字化兼職;
而文化和興趣的多樣性,也會推動更細分的職業領域發展。
同時,這種趨勢也對教育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來的教育不應僅侷限於傳統學科,而應更加註重培養創造力、適應性和多樣化的技能。
正如福布斯榜單所展示的,每一份“冷門職業”的背後,都是需求與供給的精準匹配。
那我們作為家長,看到這些五花八門的兼職,可不能光感到新鮮有趣了,因為這就是孩子們面臨的未來呀!
我們的孩子以後是否會選擇這些職業?
我們是否做好了迎接新興職業的準備?
我之前寫過,我們家端端自己把學校的興趣班從合唱團換成了縫紉,雖然聽上去挺小眾的,可他玩得很是開心。
而他放棄學鋼琴的事,也讓不少讀者朋友們為他感到遺憾。
但其實我在這中間看到的是,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和興趣點都非常獨特。
如果孩子們以後對某些新奇職業感興趣,我或許也需要重新學習,接受並支援他們。

福布斯這份榜單也在提醒我們,職業不再有固定模板,兼職不再只是謀生手段,而是一種創造和探索的途徑。
從年輕人的視角看,這是機會;
從社會的視角看,這是變革。
而作為家長,身處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的任務不再只是為孩子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幫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在未來職業越來越個性化的趨勢下,我們需要的是開放心態,迎接多樣性,培養孩子們的好奇心、學習力,以及嘗試多種可能性的勇氣。
這些才是未來社會的核心競爭力!
你們說呢?❤️
★
正在團
★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