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九邊
來源:九邊
文章已獲授權
最近莫三比克的事大家注意到了吧,他們那邊已經形成了慣例,每次到了大選附近就會發生類似的暴亂,這次終於波及到中國超市和企業了。
抖音上有相關影片,大家可以去看看,從現在看,主要是很多人趁著混亂到處搶,好在沒有人員傷亡。
從過去的情況來看,這些事在那邊好像屬於保留節目,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這麼一齣。
碰上這類事,估計大部分小夥伴跟我一樣,腦子裡立刻冒出來兩個想法。
得請安保組織才行;
還有一部分人更加奔放一些,覺得我們應該像《紅海行動》那樣,軍艦開過去,特種部隊上岸趕緊救人。
正好我讀者裡有不少混非洲的,我這兩天又正好認識一個在莫三比克種地的小夥伴,對非洲稍微有點了解,跟他們聊天過程中發現他們對這事的理解跟咱們不太一樣,跟大家分享一下。
先放幾張小夥伴拍的莫三比克的圖,跟我想的不一樣,據他說跟東北似的:


這是他們種的玉米:

下圖是他們那邊的超市:

接下來咱們細聊。
首先非洲跟咱們現在的社會不太一樣。
絕大部分國家都跟咱們晚清的邊疆地帶有點像。那清朝的邊疆是啥樣呢?
大家知道紅軍路過金沙江附近吧,一度受到當地部落攻擊,後來劉伯承元帥去和那邊的部落人搞聯誼,才徹底過去。
其實國軍在那邊也受攻擊,國軍跟著我軍的部隊也行進非常困難,那些地方的人也在不斷給他們找麻煩。這種無差別攻擊,就是晚清遺留下來的保留節目。
這就是“邊疆形態”,無法無天的地方。大家遵循的規則並不是法律或者中央政府的命令,而是部落之間的無數成文或者不成文的協定。比如兩個部落平時可以做買賣,以物易物換東西,也可以通婚,但是你打獵打到我的地盤上,要不把獵物放下趕緊走,要不就等著報復吧。
同樣的,如果部落的地盤上出現不認識的人,他們第一反應不是上去搞聯誼,而是直接進攻,或者稍微警告後就進攻,防止你是過來打探訊息的探子。
當你去當地政府報官說自己被打劫了,官老爺也會抱怨你跑部落區幹嘛去了,自己只管城裡這一塊地和主幹道,出了城就不歸自己了。自己也不可能因為你那點破事帶著縣城武裝力量去攻山吧?
其實這個狀態在很多國家都是這樣,包括我們周圍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緬甸,他們的邊疆都是這個模式。
區別只是有些地區特別嚴重,官方根本完全無法進入,比如巴基斯坦北方部落區,緬甸的緬北。有的國家官方是可以進入的,類似美國的邊疆,政府是管事的,但是偶爾丟幾個人也正常。
現在非洲很多地區依舊是這個狀態,大城市歸政府,小一些地方就是部落控制區,他們自己管自己。如果部落區不找政府,政府是不會隨便去管的。用那邊的小夥伴說,那邊才是真正的“小政府”,問題是,政府小到連公共服務也不提供了。
懂了這個再看非洲就很清楚了。
這些年騷亂整體呈現出這麼幾個態勢。
首先主要搶劫,一般不會攻擊人。
可能大家也知道,中國人在非洲,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幾十年前老外在中國那種感覺一樣,那就是“都是有錢人”。所以非洲那邊有些人就忍不住動歪腦筋,但是他們一般都劫財不害命。
這裡說的“一般”,不是說完全不攻擊,他們那邊也是毒品氾濫,有時候毒癮發作或者窮瘋了,失去理智啥都幹。
但是一般腦子情況下是不會攻擊中國人的。
原因倒也不復雜,非洲有點像晚清,晚清老百姓的命幾乎一文不值,但是死了外國人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得封疆大吏親自去處理。比如曾國藩晚年處理天津教案,就是因為死了十個老外,大清又是賠錢又是砍人,還罷免了一個知府,被弄得灰頭土臉。
非洲那邊也一樣,他們自己死多少人都是小事,但是死一個外國人,尤其大國的人,那就不是小事了,肯定得有個說法,到時候肯定得有人負責。所以理智情況下,老百姓也懂,一般不會攻擊人。
其實大家應該感覺到了,儘管每年都有一些這類事,但是相對我國龐大的海外人群來說,明顯不算多。
因為每次出點事,咱們政府不可能讓這事過去了,肯定會要個說法,這時候他們那邊就得跟大清似的追責一堆人。這個意義上講,海外華人背後確實有強大的祖國是頂用的。
當然了,非洲很多地方動亂地區,比如南蘇丹剛果金什麼的,你跑去那邊消失了,他們連政府都沒,這就不太好弄了。
所以一般來講,如果不是戰亂地區,發生了騷亂,大家就緊閉門窗等著事情過去。
極端情況就是一大群暴徒把門撞開,當著你的面到處搬東西,但是一般不會去碰人。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說,為了防止打劫,是不是應該搞私人武裝?
這個可能符合大家的第一反應,但是現實裡卻極少。也不復雜,一個大工廠裡維持一些帶槍保安問題不大,但是大家很難想象那種小廠子裡也維持一支武裝力量,畢竟這個開支不是鬧的。而且很多國家是不準持槍的,這就很難辦了。
不過現實裡很多有錢華人在莫三比克那種地方確實在搞帶槍警衛,還可以再暴亂的時候僱當地警察站崗,大概需要3000人民幣,這在當地可是鉅款。
但是如果面對一群人衝過來,那也沒招,只能是看著他們搶,搶完就走了。
那還有別的辦法沒?
咱們不好說中國,說韓國,韓國在海外最重要的自保方式就是搞黑社會和商社。
一部分在本國國內就是邊緣人的人,跑到海外也不老實,從事一些特殊業務,比如黃賭毒和高利貸什麼的,畢竟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對毒品像我們這樣零容忍。
而這些業務天然跟暴力在一起,需要看場子防止黑吃黑,需要暴力催收等等。
另外一件事大家可能不知道,這類組織在海外,他們也心虛,也需要依賴更大的社群,往往就跟本國人社群待在一起。平時在社群裡吃住,順便提供一些基礎服務。如果發生極端事情,比如有人到社群鬧事,這些人也會出面擺平。畢竟擺不平今後就沒法在老鄉面前抬頭了,就跟教父所在的義大利社群似的。
這也是為啥大家看《教父》、《無間道2》和《追龍》,有時候對那裡的黑道家族恨不起來,儘管他們做的產業是純黑產,但是他們會照顧自己的社群。
也就是說,養一個私人武裝不划算,但是如果有個民間組織,他們自己可以養自己,還能提供一定的暴力服務,那就很划算了。
海外很多地方都有當地的教父式人物。你到了那個地方務工倒也無所謂,如果做買賣什麼的,當地人就會跟你說應該先去拜訪某個人。將來出了啥事,去找政府或者警察是沒用的,這時候你就得去找大哥了,大哥人脈廣路子野,會幫你把事擺平。
所以說海外現在形成了兩種模式。
一種思維方式更靠近咱們正常人的思維,工廠什麼的,建在大城市,這些地方是有政府的,儘量不去那些無法無天的地方。所以這種企業往往是不太需要武裝安保的。
還有類似大型能源企業,確實呆在荒郊野嶺,他們是有武裝安保的,大部分都是退役軍人。但是這些武裝安保也是防賊不防匪,真要那種軍閥部隊打過來也沒啥辦法。不過現實裡這種情況極少,就算軍閥也不想惹大國。而且如果有軍閥混戰的跡象,大工廠就提前撤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非洲現在也有好幾個國家也在戰亂之中,比如南蘇丹,剛果,衣索比亞部分地區等等,這些戰亂地區我國企業都撤了,再強的私人安保都沒法在戰亂裡保證工廠順利運營。
多說一句衣索比亞,這個國家以前華人超級多,官方說有五萬,當地華人說有十幾二十萬。華人投資的工廠什麼的,都在他們三個大城市附近。
但是這幾年的內戰,加上新上臺的領導覺得外資是在吸血,各種不講武德,又是打壓又是沒收。政府缺錢,就用罰款和收稅等方式折騰外國人經營的企業,華人都跑光了,一度跑得只剩下幾千人。這段時間他們政府又開始換了基調,又回去了一些華人,但是信用沒了,大家不敢再建廠,只是做點貿易生意,也不敢往當地銀行卡上存錢,隨時準備跑路。
另一種模式恰好相反,很多人專門往無法無天的地方跑,也正常,畢竟那些地方才是處女地,才有賺錢機會。
去了那種無政府地區,就會天然傾向於抱團,大家知道海外的福清幫、潮汕幫,這倆地方的人宗族意識強,到了一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找老鄉,慢慢形成了鄉黨,然後有事互相幫助。
這種情況下絕大部分華人都聚在一起,有時候聚集區就跟國內的產業園似的,住宅商業區都在裡邊,裡邊還有理髮、流量卡、飯店等服務,把當地土特產打包送回國內,再從國內進口二手腳踏車、衣服、過期罐頭什麼的。
下圖就是黑人老哥正在賣咱們的二手衣服:

當然也有膽子大的,有那種極端偏僻的地方,可能當地的產業比如飯店、五金店都是一家子。這種一般如果發生暴亂,那也沒招了,不過非洲人整體比較溫順,不咋胡鬧。
所以說接觸的久了,我有個新的體會,我以前總是在想,海外得有傭兵什麼的,後來發現其實並不現實,畢竟這個世界最大的約束是成本,你不可能賺點錢全交給安保人員了,那還賺個啥?
所以說現在分成三種情況。
最麻煩的反倒是埃塞爾比亞那種,政局動盪,疊加新上臺的領導對外資態度有變化,把外資當鵝宰,那樣就只能撤了。人倒是沒事,非常傷錢。
如果真發生內亂,我們的企業和工廠也能提前撤,大家也注意到了,這些年幾乎沒有軍閥部隊闖入我們的工廠的事,他們也不想惹咱們,甚至經常開專門通道讓咱們的企業撤。這次敘利亞反政府武裝進城後,就開了通道讓咱們的人撤,甚至有些是武裝護送出去的。
需要僱保安的,往往是那種小老闆,這種需求現在越來越大,很多人從國內找個退役軍人,去了那邊既當保鏢又當司機。當然了,這種一般主要嚇退小混混,在海外小事還是得依靠各種“自組織”力量,大事就得靠國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