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壞土豆 作品
首發於微訊號 一個壞土豆
陪我的國一起逆襲
這兩天關於哪吒寫了幾段影評,不少人說你的價值觀有問題,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不是英雄創造的。
但攤牌了,我就是英雄史觀。
不過強調一點,英雄史觀,和精英史觀有本質的不同。
我在文章中寫過,英雄是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的,或者至少是客觀上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的,原文是:真正的英雄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帶領自己的民族登頂。
而精英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兩邊有本質的區別,英雄絕對不會自詡為精英。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而不是英雄創造的,這句話在中國一直就是真理。
尤其是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高呼人民萬歲的那一刻,毛主席提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推動者。
但這句話是有前提的,是因為有了毛主席,這句話才成為了真理。
在毛主席之前,人民不過是軍閥混戰的炮灰,被侵略者任意屠戮。
在毛主席之前,誰說這句話那就是個笑話啊,誰認為人民創造了歷史?
是毛主席建立了人民的軍隊,將人民的力量凝結到了一起,這句話才成為共識。
但攤牌了,我就是英雄史觀。
不過強調一點,英雄史觀,和精英史觀有本質的不同。
我在文章中寫過,英雄是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的,或者至少是客觀上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的,原文是:真正的英雄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帶領自己的民族登頂。
而精英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兩邊有本質的區別,英雄絕對不會自詡為精英。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而不是英雄創造的,這句話在中國一直就是真理。
尤其是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高呼人民萬歲的那一刻,毛主席提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推動者。
但這句話是有前提的,是因為有了毛主席,這句話才成為了真理。
在毛主席之前,人民不過是軍閥混戰的炮灰,被侵略者任意屠戮。
在毛主席之前,誰說這句話那就是個笑話啊,誰認為人民創造了歷史?
是毛主席建立了人民的軍隊,將人民的力量凝結到了一起,這句話才成為共識。
在這裡,我也不是說兩者是對立關係,是有了毛主席這個前提,兩者才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呢,我就問你阿根廷人民是不是人民,阿根廷人在米萊的帶領下能創造歷史嗎?創造個錘子。
烏克蘭人民難道不是人民,他們創造了什麼歷史?
人民是不是偉大,要看誰去帶領他們。否則那就是一盤散沙。
英雄是不可或缺的。
劉邦的開國功臣有23個來自於沛縣,朱元璋的開國功臣28個來自於鳳陽。
小小的沛縣和鳳陽就那麼牛逼?
是的,是很牛,那是因為有了劉邦和朱元璋這個先決條件。
最簡單的道理,A公司做的比B公司好,是A公司的員工比B公司的員工更勤奮還是A公司的老闆比B公司的能力更強?
這答案不是明擺著的嗎?
即使是A公司的員工比B公司的員工更勤奮,那也是A公司的老闆更有凝聚力。
那個船隊先能抵達新大陸,難道比的是船員划船更賣力,還是船長更有判斷力?
船長判斷錯了方向,船員只能在錯誤的道路上作死的狂奔。
但是今天的文章,提到的改寫歷史的英雄,我只寫了兩個,秦始皇和毛主席。
因為沒有劉邦也會有項羽,沒有朱元璋也會有陳友諒,歷史的發展軌跡不會有根本的不同。
但秦始皇和毛主席是決定性的開創了歷史,是不可或缺的。
在秦始皇之前,七國之間互有攻伐,但沒有滅國之戰,沒人想過統一。
而七國統一之後,秦始皇力排眾議,確立了郡縣制,車同文書同軌,從此之後大一統融入中華血脈,成為歷史主流。
要知道漢代後還開了段歷史的倒車,又搞了一段時間的分封制。
如果沒有秦始皇,歷史將完全改寫。
毛主席就不用說了,抗美援朝前的會議決定所有人都知道,是毛主席說服所有人最終參戰,否則中國將處於美國和蘇聯威脅的夾縫中,連今天的烏克蘭都不如,東北工業基地直接處於美國的炮口下,也不會有後面快速的工業化。
我最喜歡的是歷史對遵義會議的評價:
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所以,答案是什麼,這不是明擺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