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奮人心!形勢正在發生重要變化

又是一年清明。重發一篇舊文紀念老人家和共和國的先烈們。
大國博弈越是加劇,各種鬥爭越是激烈,越會激發精神之源、力量之本,或者說激發我們去尋找力量之源和決勝之道,而這些本、源、道,就蘊含在主席思想和先烈們的精神中。
而重溫、追尋、致敬這些本源道,已經成為全社會的一種自覺和風尚。我認為,這是我們未來的決勝之本,也是我對中國未來最大的信心和底氣。
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引發了深刻的“人心之變”。紅色迴歸、認同紅色,漸成趨勢。
總的來看,中國正在發生一個影響極為深遠,卻不易察覺的變化,這就是“人心之變”。其一是國民集體審美的重塑,崇洋媚外、以西方為標尺衡量自己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其二是重新認識紅色歷史,認同紅色、紅色迴歸漸成趨勢,越來越多人開始讀紅色經典,在朋友圈傳播紅色金句。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2018年以貿易戰為標誌的大博弈以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實現了昇華,可以說,這是中國最大的無形收穫。
“少年時在師長的教育下崇拜他,青年時在壞人的忽悠下懷疑他,年長後在自己的探索中欽佩他。”這句話,是很多中國人的心路歷程,不僅適用於國人對毛偉人認知的變化,也同樣適用於很多中國人對紅色歷史、中國革命的認知轉變。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國民心理、精神層面的共識和昇華,才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深沉、最基礎、也最本真的蓬勃力量。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斐君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未來會發生什麼,我不知道;中國在復興路上還會遭遇哪些挑戰,我也不知道;但我清醒的知道,只要大多數國民認同紅色、能從紅色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一切艱險都不足為懼。
扯遠了,畢竟是清明節,請允許我借這篇文章緬懷主席和革命先烈們。
家國清明,永念主席;前人辛苦,後人幸福。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闊別32年的家鄉。第二天清早,毛主席來到父母墓前鞠了三個躬,充滿深情地輕聲說:“前人辛苦,後人幸福。”
對於中國人來說,家和國是分不開的,追憶先人和緬懷英烈也是分不開的。主席也是如此。我覺得,他老人家在父母墓前追思時,心裡一定也想到了為建立新中國犧牲的英烈。
從學校開展的清明活動和孩子們讓人欣慰的作品,我感受到了一種薪火相傳和天地間不滅的英雄氣。歷史虛無主義是一場註定的無用功!
還是1959年,還是在韶山,在失去了妻子楊開慧、弟弟毛澤民、毛澤覃、堂妹毛澤建、長子毛岸英、侄兒毛楚雄的故鄉,毛主席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到韶山》: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為有犧牲多壯志”,“犧牲”兩個字寫得多麼豪邁,那一刻心裡有多痛。“敢教日月換新天”,一個“敢”字,把多少風雲一筆帶過。
我們若懂,就會知道,“新中國”這3個字真的很重!很重!
近代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個國家,其誕生經歷,如同新中國這樣的血火奔流和慷慨悲壯!
1945年“七大”報告末尾,毛主席講了一段名言:“成千成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

珍貴原聲!1949年9月30日,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上宣讀碑文。
建立新中國死了多少人?有誰認真想過?我是想過這個問題的。”——毛主席
新中國誕生之前,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誕生之後,亦是血火奔流、風雷激盪。
臺灣大學教授顏元叔,曾經在《海峽評論》1991年第2期刊載過一篇文章,題為《向建設中國的億萬同胞致敬》。這位對岸的教授,很羨慕、欽佩大陸同胞身上的那股精神和自信。
在我看來,1949年之後,大陸中國人的人格和港臺以及海外華人迥然不同,因為大陸人民是“勝利過的”人民,是真正站起來的人民,是經歷過血與火洗禮的人民,是一起流血流淚流汗幹成了一件件開天闢地偉業的人民。而這些,當然離不開統帥的英明領導。
毛主席和新中國給國人帶來的自信,遺澤至今。
2018年大國博弈加劇以來,毛主席的文章和金句,不斷被傳播。大家發現,毛主席關於鬥爭的名句、對帝國主義本質的透徹點明、對打破封鎖圍堵的底氣、對中國人中華民族的無比信心,給今天的中國,帶來了無窮的正能量、智慧和力量。
我多次說過,毛澤東思想博大精深,但其哲學根底就一條,就是對人民的充分信任、對中國人能力和智慧的無比自信、對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無比樂觀。
新中國建國後為什麼敢於實行獨立自主的現代化方針?敢於在工業化剛剛起步就提出“超英趕美”的口號?敢於在幾乎閉關鎖國的情況下提出“四個現代化”方案?如果沒有對於中華文明和歷史最深厚的自信,這是不可能的。
毛主席那一代領導人,時間越久越可以理解他們的內心,即使在國家處於最艱難、最困難、最孤立的時期,他們也沒有失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信心,否則他們不會做出那些超出常人想象力的重大決策。他們都是懂中國歷史的中國人
毛主席對人民的信任,也給與人民以極大的信心和豪邁。而只有一個充滿自信的民族,才是擁有未來的民族,才是一個不需要在別人的“體系”和“規則”下爬行的民族!
未來一定有更猛烈的暴風雨,但我們絲毫不懼,也必將贏得最後的勝利,因為我們是“勝利過的”民族,我們是經歷過血火洗禮的民族,我們有不死的民族魂和英雄氣!
對於世界邪惡勢力來說,我們是它們從未碰到過的對手,是它們用盡伎倆也奈何不了的對手。
結語:
(這個結語我在之前的文章多次用過,請包容我的重複。最真摯的情感,不需要新的話術、新的表達,這個結語就是我的心聲)
毛澤東走了。他離開我們獨自波瀾遠行。
那個高呼人民萬歲的人去了,留下了站起來的人民。
他的笑容與浩嘆,他的悲愴與激越,他失去的每一個親人,他寫下的每一行文字,與你、與我、與每一位站起來的中國人血肉相連。
毛澤東走了,留下了他畢生的兩件偉大作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敢想、敢幹、敢實踐”的新中國性格。
毛澤東還在,他回到了中國大地和歷史深處,如雪落長河,寂然無聲。
謹以此文緬懷主席、致敬英烈!
世界最美笑容
重要提示!
最近不少讀者反映,訂閱號列表裡看不到斐君文章了,問我是不是停更了。其實不是,因為微信公眾號又改版了,如果您不是斐君觀點的“星標”使用者或常讀使用者,就收不到斐君推送的文章了。這意味著,您可能隨時和斐君失聯。
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星標”斐君,操作很簡單:
1.點選文章標題下方的藍色字“斐君觀點”,進入公眾號首頁;
2.點開右上角的“…”
3.點“設為星標”。
就可以啦。煩請設定一下,我們相約不走散。
——全文完,想看更多精彩原創好文,敬請關注“斐君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