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花花小萌主
最近,電商平臺動作頻頻,前有抖音上線“達人券自主管控”功能,後有京東外賣百億補貼上線,而小紅書的一紙公告,也引發了熱議。近日,小紅書釋出有關嚴厲打擊買賣企業員工號(KOS)的治理公告。
公告指出,部分使用者私下交易 KOS 賬號,違規開展商業化廣告投放,極大地破壞了平臺公平的商業生態。其中,所涉違規行為主要有企業員工號(KOS)借予他人使用、倒賣客資等。
公告裡著重強調了對違規賬號的處置辦法,針對買賣企業員工號,違規掛靠企業KOS體系的相關行為,平臺將立即解除違規掛靠關係,禁止相關賬號進行商業廣告投放,並根據違規情節嚴重程度採取進一步處置,包括但不限於:清退專業號身份以及相關權益、永久封停廣告賬戶、封禁賬號等。

圖片來源:小紅書

KOS賬號買賣亂象:
商業利益的違規追逐
如果大家對KOS賬號還有些陌生,那麼麻六記員工全員直播的新聞報道大家看過嗎?從某種意義上說,麻六記部分員工的直播賬號,就可以稱之為KOS賬號。當前,抖音和小紅書兩大平臺都看中KOS在營銷轉化和使用者互動上的獨特價值,正以各自策略加碼扶持。
1.KOS賬號的崛起與價值
所謂的KOS,即Key Opinion Salas,是指那些具備專業銷售能力和深厚行業、品牌知識儲備的內容創作者,他們往往是品牌方派出的銷售服務人員或店員。 簡單來說,KOS賬號就是企業員工號,也被稱之為導購號,是企業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上以員工身份註冊的賬號。
區別於個人號、個人專業號、企業號(藍V賬號),KOS號一般用於對廣告投放有需求和放大品牌效果展示的使用者,主要是宣傳和銷售品牌產品,增加品牌影響力。通常來說,KOS賬號操作一般透過企業申請,新建或將員工的個人小紅書賬號與企業號繫結,小紅書預設單個企業號可繫結員工號數量上限為30個,若30個上線無法滿足企業經營訴求,可透過提升員工號競價推廣消耗(含種草、客資收集等,不含薯條)提升繫結數量上限。
與傳統的藍V賬號相比,KOS更具親和力,正如抖音推出職人賬號,鼓勵員工業餘分享職業內容,還升級小程式獲取公域流量,透過員工個人視角分享產品使用心得、行業見解等內容,拉近與使用者的距離,增強使用者對品牌的信任感。
抖音、小紅書兩大巨頭平臺都入局KOS,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品牌將營銷聚焦在KOS矩陣上,比如蔚來汽車藉助小紅書平臺上的160餘位KOS影響力,成功在小紅書上銷售出1000餘臺汽車,助力公司實現營收4.5億以上;羅意威建立KOS種草矩陣實現日均諮詢量增長522%……

圖片來源:小紅書@Aaron
2.買賣KOS賬號的灰色行為
隨著KOL的祛魅,KOS營銷的興起,很多人注意到KOS賬號商業價值的同時,也開始動起了歪腦筋,開始從事租用、買賣KOS賬號的違規活動。這些賬號的交易往往在私下進行,缺乏有效的監管和規範,形成了一條隱秘的灰色產業鏈。
這些行為,嚴重破壞了小紅書平臺公平公正的電商環境,一方面,是使用者權益的損害,企業員工號(KOS)如果出借給其他人,賬號實際運營者與註冊資訊不符,不僅違反了平臺的規定,更嚴重的是,非企業員工的運營者可能缺乏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內容並不具備說服力,甚至可能存在虛假宣傳,從而誤導消費者,損害了使用者的利益。另一方面,賬號買賣、倒賣客資等行為,也會侵犯使用者隱私,帶來不必要的風險,擾亂市場秩序。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小紅書治理行動:
維護平臺屬性的“及時雨”
小紅書的公告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嚴厲打擊買賣KOS賬號的行為,以確保營銷環境的健康和公平,這是一場維護平臺屬性的一場“及時雨”。
1.內容種草屬性:維護真實性與信任度
小紅書越活使用者已達3億,“內容種草”是其最顯著的標籤,成為使用者消費決策的關鍵平臺。從2023年資料來看,平臺日均筆記釋出量超300萬篇,其中90%為UGC內容,使用者互動率(點贊+收藏+評論)達15%,遠超抖音(8%)和快手(6%)。小紅書一直注重內容的高質量創作,以及建立“內容-流量-內容”的正向反饋,而KOS賬號買賣行為會打破這種真實有序的創作環境。
比如,違規賬號是以利益為導向,那麼有可能透過一些擦邊手段獲取流量曝光,擠壓高質量內容創作者的生存空間,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另外,違規賬號並不會顧忌品牌的長遠口碑,為了在短期獲利,定然會有大批次重複性又低質量的內容,影響使用者體驗。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資料顯示,在2023年中國小紅書使用者在拔草過程中對平臺的使用感受中,73.4%消費者表示非常好,26.6%消費者表示使用體驗一般。可見,小紅書強大UGC生態系統下的內容種草屬性,已形成獨特的口碑傳播模式,構建“平臺-品牌-使用者”三者之間的信任鏈,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然而,若KOS賬號運營者並非真實員工,身份不真實的大背景下,任何品牌知識的分享、產品使用的體驗,都會成為虛假的存在。長此以往,使用者拔草過程中,評價一般的使用者資料就會上升,進而影響平臺的口碑和使用者粘性,種草社群的信任生態就會被破壞。而信任,是銷售過程中的“敲門磚”,也是開啟轉化之門的“金鑰匙”。
因此,治理KOS賬號買賣行為是保障內容種草社群真實性與信任度的必然要求。

圖片來源:卡思資料
2.社交電商屬性:規範商業行為,促進可持續發展
小紅書作為以社交屬性為核心的電商平臺,其核心使用者群體是18至35歲的都市白領女性,她們具有較高的教育水平和消費能力,樂於探索和嘗試新事物。平臺依託使用者自發分享的生活靈感與產品測評內容,構建起“社交驅動消費”的獨特模式。
在平臺社交屬性中,KOS賬號發揮著品牌與消費者溝通橋樑的作用,透過精準化服務定位,能為消費者帶來真實性、個性化的產品推薦,幫助消費者做出更合適的選擇,讓品牌從“單向輸出”轉向“雙向互動”。同時,KOS因服務專業性、響應及時性、接觸一手貨源資訊、傳播產品細節等優勢,對興趣使用者具備強吸引力。
在品牌電商領域,平臺的社交屬性已從“附加功能”升級為“底層能力”。當KOS賬號交易行為失控時,虛假資訊傳播會導致數字社交生態的信任裂痕,切斷“社交-消費-服務”的閉環,引發使用者反感。因此,治理KOS賬號買賣行為是維護平臺社交與消費平衡的關鍵,能夠規範商業行為,提升使用者體驗,促進社交電商的可持續發展。

圖片來源:網路

小紅書治理行動背後:
2025年的流量競爭新賽道
小紅書本次的治理行動,除了基於內容種草屬性、社交電商屬性的真實性與信任度,其本質,是流量成本上升,電商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KOS營銷的戰略佈局。2025年1月,新榜矩陣通特此推出《企業新媒體KOS矩陣研究報告》,報告指出,2025年,流量新賽道的競爭,編外KOS賬號成關鍵。
小紅書看上了KOS在營銷和使用者互動中的巨大潛力,早在2023年,小紅書就推出買手中心等計劃,助力買手成長,內測KOS模式業務,形成線上線下閉環交易,且買手規模大幅增長。小紅書自身所具備的種草屬性,使得消費者在平臺上的消費能力得以提升,同時也為平臺的轉化路徑賦予了顯著優勢。
構建KOS營銷矩陣,於企業品牌而言,是一種低成本且能實現高轉化的引流獲客策略;就小紅書平臺來說,KOS賬號透過多維度的專業內容輸出,能夠強化平臺的內容社群屬性,達成品牌與平臺的雙贏局面。
因此,小紅書打擊KOS賬號買賣行為,從本質上來說,是對雙贏局面的保駕護航,更是為自身在流量新賽道的競爭上,創造機會。

圖片來源:《企業新媒體KOS矩陣研究報告》截圖

結語
KOS賬號作為一種體系化工具,多重觸達,覆蓋從使用者認知到轉化的完整鏈路,促進線上線下資源聯動。小紅書宣佈嚴厲打擊買賣KOS賬號這一舉措,不僅是平臺堅實自身內容屬性與社交屬性的信任壁壘、維護公平的商業生態、保障使用者體驗的有力舉措,更是對聯網營銷時代下KOS營銷新模式的最佳化與發力。
KOS營銷相比外部KOL,KOS營銷成本更低,且內容更貼近真實消費場景,2025年,隨著小紅書對KOS生態的持續扶持與品牌需求的增長,KOS或將成為流量競爭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