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了,網飛拍出來了劇版「雷軍」

最近,魚叔刷到一部劇的片段。
快遞公司在雙十一大戰中,使出各種花樣手段。
又是24小時一對一上門取貨,又是推出次日達政策。

甚至為了完成承諾,緊急動用飛機送貨。
快遞員為了按時送達,連命都不打算要了。
而且,這劇男主的造型怎麼和早期的雷軍那麼像?
猛一看還以為是什麼新播出的國產劇,但定睛一看竟然是泰劇
這是怎麼回事兒?
618剛過,泰國就把我們另一個全民購物節的事兒拍出來了?
咱們今天就來看看這部神奇的劇——
《瘋狂獨角獸》
สงคราม ส่งด่วน
其實真不能怪魚叔看錯。
雖然這是一部泰劇,但劇中的角色幾乎有一半都在講中文
而且有幾位主角,說得還聽不出來一點口音。
劇中角色時不時就會跑到上海。
就連女主談戀愛,都是和男友在東方明珠下,喝瑞幸看風景。
泰國本土觀眾也開玩笑說,明明是在看自家電視劇,卻還需要翻譯。
不過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本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泰國一家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快遞公司Flash Express是如何創立的。
這個創業史之所以被網飛青睞,原因有二:
其一,這是泰國第一家獨角獸公司,即市場價值超過10億美金的初創公司。
其二,創始人是一名窮出身的華裔泰國人

創始人照片
男演員納塔拉·諾帕盧塔亞朋為了飾演這個角色,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瘋狂學習中文。
從只會說「你好、謝謝」到可以輸出大段臺詞。
而且不僅要會說,還說得像模像樣。

納塔拉在學習中文上的這股子瘋的勁頭,也與主人公如出一轍。
畢竟如果不「瘋」,一個窮小子如何一路走到商業大亨的位置上呢?
劇中男主,是一個出生在北泰貧苦農村的華裔男孩。
父親老早就和情婦跑了,只留下母親一人苦苦撐起一個家。
從小隻能打鳥果腹,偶爾吃一次泡麵泡冷米飯。
善迪受夠了沒錢的日子,立志要賺到1億泰銖,帶家人過好日子。
雖然家裡窮,但腦袋聰明,而且有一股子的衝勁。
他憑藉著自己會講中文的優勢,先從一個沙場苦工成為導遊。
然後藉著來旅遊的中國有錢人為跳板,開始賣房子。
在這個過程中他幾乎什麼事兒都能幹。
為了多拿一點翻譯費,善迪可以一整晚坐在別人的床邊,隔著屏風進行激情戲的同聲傳譯。
為了能夠多賣出去一套房,善迪可以將自己點燃與別人拼命。
也就是在去中國做推銷的過程中,善迪看到了中國低價的快遞費用,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商機
在泰國,即便是寄送空盒子,也要50泰銖。
泰國市場缺少一家廉價快遞公司,他可以想辦法與中國公司合作開拓新市場。
機緣巧合,泰國的一個商業大佬卡寧聽到了善迪這個想法後很感興趣,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原本善迪以為自己就要飛黃騰達,沒想到卻是被資本做了局。
卡寧說是要與他合作並允諾他做CEO,實際上只是要他的點子,還要他可以為這個專案做任何事情的勁頭。
等到專案一切準備就緒,卡寧就一腳踢開善迪,將自己的兒子推了上去。
遭遇背刺的善迪,更加不甘心。
他是能夠為了完成一單業績命都可以不要的人,所以他一定要付出一切去成為比卡寧更強大的人。
善迪利用自己在為卡寧工作時積攢的人脈,採用各種極端方式尋求合作。
包括:下跪;
蹲點;
開車撒錢。
最終,找來了兩個合夥人。
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這三個迫切渴望成功的人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家「瘋子」公司,主動拉開了與資本對抗的戰爭帷幕。
雖然看起來像是「山寨」的泰劇,卻在播出首周就登頂網飛泰劇排行榜榜首
隨後沒多久,進入網飛全球非英語劇集排行榜第四名的位置。
而在咱們國內豆瓣,也打出了8.5的好分數。
作為一部逆襲爽劇,《瘋狂獨角獸》可以說獲得了全方位認可。
不過能有這樣的成績也不難理解。
短短7集,卻拍出了一個底層人完整的逆襲之路。
既有低谷,也有反殺。
又有商戰,還有感情。
整體節奏非常緊湊,並且情緒張力十足。
劇中感情線也絲毫不拖沓,更不狗血。
雖然善迪愛上了已有未婚夫的女合夥人,女合夥人也在兩人攜手創業中產生了感情。
但,兩人的關係停留在「愛情難得,但志同道合的夥伴更是珍貴」這一步,拒絕讓創業淪為工業糖精的犧牲品。
兩位演員的演技也到位,恰到好處的酸澀曖昧,讓觀眾流連忘返。
另外,本劇的快節奏的鏡頭語言和剪輯手法也掌握住了爽劇的精髓,讓該燃的地方燃得十分徹底,很容易就將觀眾拉入上頭的境地。
不過,本劇真正讓人們愛看的,還是故事本身。
雖然整部劇不乏誇張的表現手法,逆襲之路也存在理想化的表達。
但因為故事聚焦的快遞行業,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所以共鳴的產生易如反掌。
別的不說,就說雙十一的橋段。
在這個全民購物狂歡的日子中,善迪要與卡寧集團爭取泰國最大的電商平臺的專屬合作權。
兩家紛紛推出各種活動與做出各種保證。
如,今天下單明天就能收穫的次日達
又如,貨品破損快遞公司全額賠款的政策。
還有充滿全劇的,不論風吹日曬,不論白天黑夜都在路上疾馳的快遞小哥的身影。
本劇將這些每天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生活,真實呈現在觀眾眼前。
除此之外,本劇還格外關注,在電商大爆發的時代下,苦苦求生的底層百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劇中的價格戰橋段。
兩家快遞公司為了能先一步搶佔市場份,開始打價格戰。
面對卡寧快遞公司25泰銖全國送的情況,沒有雄厚資本撐腰的善迪決定進一步拉低價格到19泰銖。
這樣的後果就是,單子越多他的虧損越大。
但是,這些虧損都攤到了誰的頭上了呢?
公司員工與快遞小哥。
為了撐到雙十一的競爭結束,善迪不得已只好降薪。
為了能夠支撐公司物流的正常運作,技術人員已經不知多久沒有回過家睡過覺。
暴增的快遞數量,已經讓快遞員們的工作量成倍上漲。
時不時還要因為沒有達到顧客的滿意而被抱怨、被投訴、被扣錢。
降薪,更像一座大山壓到了他們身上。
可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不能輕易地離開。
因為他們需要這樣一份養家餬口的工資。
這種苦澀的滋味不僅是快遞一個行業。
風裡來雨裡去的外賣員、縮在格子間996的數字牛馬、24小時待命的醫生警察……
延伸到這個社會上所有求生存的普通打工人,這種情緒都可以成立。
雖然這是一個發生在泰國快遞行業的故事,但幾乎所有情節都能在咱們國內找到相似的事情。
還是價格戰這件事兒。
2005年,圓通和淘寶簽約,成為其最主要的線下物流供應商。
這讓許多電商件的「起步價」大幅下降。
為了不將市場拱手讓人,申通、韻達等快遞先後加入競爭。
這樣的價格戰一打就是近乎十年。
直到今年,國內在價格上的內卷還在繼續。
而快遞企業為降低成本,必須不斷壓縮服務環節的投入,服務質量自然隨之下降。
快遞派送速度變慢,包裹丟失、損壞率上升,送貨上門難等問題屢見不鮮。
雖然倒還不至於出現劇中客戶直接找到快遞公司大本營對著老闆狠狠發飆,但客戶與快遞之間的投訴、小衝突也不斷。
可見,《瘋狂獨角獸》所展現的內容並非一家獨有,而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共同隱患。
以往一提起泰劇,我們好像只能想到同性題材和灑不完的狗血情感糾葛。
對於泰國社會,我們也總是充滿刻板印象。
尤其是這幾年的國產影視作品,對於東南亞地區的塑造都集中在一個各種犯罪奇觀中。
但如果真的開啟一些泰國本土影視,尤其是這幾年出現的作品,你就會發現,他們已經在用更為犀利的目光,在現實題材裡窺見人性的複雜。
像是網飛另一部話題泰劇,《絕廟騙局》
典型的犯罪型別劇,但故事展開土壤卻非常不一般。
創作劍指泰國立國的最重要的一個根基:佛教信仰。

裡面的角色用一場驚天騙局毫不留情地揭露神社信仰中最黑暗的一面。
並將依附於信仰之中的體制腐敗,曝光出來。

《蒂莎的抗爭與重生》是用這兩年最火熱的復仇爽劇來展現跨國勞工的困境。

《咒中人》是用充滿視覺刺激的恐怖元素與時下最盛行的CP籌碼來批判刻板、僵化的教育體制。

還有3年前的《社交網路》則諷刺了現在依然持續的網路亂象。

包括去年的黑馬口碑電影《姥姥的外孫》,也是在一個溫情的故事中戳開亞洲家庭的隱痛。
這些來自泰國的故事,都能在某一種特定的型別中進行深層次探索。
既能給觀眾帶來感官刺激,還能引發整個亞洲文化語境下共通的社會文化思考。
我想,這也是《瘋狂獨角獸》觸動人的根本原因吧。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推薦」吧。
助理編輯:旺達的托馬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