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戳藍字關注“茶狐看世界”
這篇文章發過,但忘記標註原創了,重新修改,增加了一些照片和資料,再發一次,看過的朋友,可以略過。


阿甘是一個普通的美國人,是我朋友的朋友。他說,論拍照時的表情,我更像美國人,而他則更像中國人。
他做事情很執著,經常花好幾年時間去做一件“小事”,很容易讓人想到《阿甘正傳》裡面的主角。所以,我叫他 “阿甘”,他有兩個孩子,但從來沒有結過婚,現在和女朋友住在一起。他的職業是“註冊護士”,是男護士,根據ChatGPT提供的資料,2023年華盛頓州護士的平均工作時間為36~40小時,平均收入大約9.5萬美元。另外,男護士的收入往往比女護士略高,而且,華盛頓是美國七個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州之一。所以,扣除聯邦稅,加上各種退稅,阿甘現在的入袋年收入,大機率超過8萬美元。
收入不錯,但阿甘基本上錢花完了才去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工作很容易找,錢夠花就好,他寧願把時間花在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阿甘從家族繼承了22英畝山地(9萬平方米),地方雖然不小,但價值不高,多數都是貧瘠的丘陵。
阿甘在這塊地上親手建造了三處建築:
-
他和他女朋友的House。
-
他母親住的House。
-
作為客房的石頭塔樓。

阿甘住在美國西北部的華盛頓州鄉下,當時正值秋天,草色漸黃,到處都灑滿了落葉。那幾天沒有下雨,烏雲籠罩大地,天特別低。

阿甘的房子和車子都非常美式,美式小平房、美式的克萊斯勒PT漫步者,這場景就如同《國家地理》雜誌裡面的廣告——經典美式小康之家的汽車。

阿甘最鍾愛的還是福特皮卡,Ford triton v8 5.4,現在美國流行的V8一般都是5.7,看來這車還是有點年頭了。


皮卡車旁邊,有一個造型很獨特的倉庫,其中一堵牆上貼滿了各種各樣的車牌。牆體正中央有一塊生鏽的車體殘片,左下角有一個車軲轆,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設計?
“這殘片來自我的第一輛車呢!”阿甘說:“我覺得這樣比較有紀念意義,所以就把它貼在牆上。”
原來這堵牆不僅是純粹的裝飾,上面記載了阿甘過往的人生故事,後來他很耐心地跟我說了很多車牌的來歷: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塊車牌。”
“這是我在伊利諾伊州讀書時的車牌。”
“這是我在俄勒岡州工作後,買的二手車的車牌。”
“這是我在智利旅遊時,一個農場主給我的一張報廢的車牌。”
……

在見到阿甘之前,就聽說他有一座神奇的stone tower。
我在他屋子裡聊了一會兒,就迫不及待地要求阿甘帶我去看他的傑作。我始終對建築有莫名的喜愛,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去參觀當地的著名建築,經常被「或雄偉、或精緻、或滄桑」的美感折服。而這一次,我所看到的石塔既不雄偉也不精緻,更加沒有滄桑的歷史,但我依然被它那種簡潔、質樸之美所感動。說它簡潔,它就是一座用石頭壘起來的小石塔,說它質樸,是因為沒有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跡,石頭天然的質地,正好和秋天的大地融為一體。

“你怎麼想到要造這個石塔呢?”在石塔面前,我問阿甘。
阿甘習慣性磨蹭了一會兒,似乎在想如何更好地回答我的問題。
我想阿甘的石塔背後也許有它的故事,可能是為了完成孩提時代的夢想;也可能是因為子女一時的童言無忌,做父親的不惜一切成全孩子的願望······
但是,我都猜錯了。阿甘還是慢吞吞地說:“我那時候給自己造房子,結果造完房子後,才發現之前準備的石料太多了。”
“然後呢?”我在一邊催他講快一點。
“然後我就想把這些剩餘的石料利用起來,”阿甘繼續說,“因為我們這裡很少有石頭建築,如果我造一個,應該很酷,但這些石料又不夠造一個小房子。”
果然,阿甘後來又花了幾年時間到處去搜集石料,大部分石頭都是他在下班的路上,沿路蒐集的,他就是這麼一個執著的男人,會為自己一時的念頭,花好幾年時間去堅持,直至完成。
“那你為什麼造成圓形呢?”
我本以為他經過周密的設計,但他的答案又一次出乎我的意料:因為相同的建築面積,圓形消耗的石料最少,或者說用相同數量的石料,造一個圓形的建築,面積最大。
“你花了多少時間完成這個石塔?”
“前前後後,和我兒子一起,大約花了三年吧。”
我很驚訝:“就你們兩個人?”
他依舊輕描淡寫: “是的。”

晚上在阿甘的石塔過夜,入睡之前出來走走,美國西部鄉下的夜黑得純粹,夜幕裡只能看到遠處星星點點的燈火,沒有風,周遭十分安靜,告別了光汙染和噪音,我體驗到久違的寧靜,反而有些不習慣。
石塔內部分為兩層,下層是起居室,上層是臥室,結構有點像我們中國的複式商品房。雖然石塔的外部非常粗獷,但內部卻五臟俱全、精緻美觀!熱水器、抽水馬桶、洗手池、取暖器,一應俱全,果然是一間完美的客房。
粗獷不代表粗糙,石塔裡每一件裝飾品都蘊含了阿甘的人生故事。樓板上懸掛著的鹿角是他以前打獵的戰利品,牆上的織物掛件是他從南美帶來的旅遊紀念品,至於那把長劍,不例外,也是他自己親手打造的。

石塔內部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天花板,配色大膽、構圖充滿想象力,略顯粗獷的牆壁和天花板光滑的瓷磚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給人過目不忘的視覺衝擊力。


阿甘對我說:“當時這個石塔基本快要完工了,屋頂是木質的,比較粗獷,雖然說粗獷也有粗獷的質感,但是,這石塔粗獷的東西太多了,過多的粗獷就會顯得乏味。”
天花板的瓷片呈不規則狀,於是我想當然地問:“你是不是故意把整塊的瓷磚敲碎,然後在拼接起來?”
“敲碎?”他馬上否認道,“我才不會做這麼浪費的事情。”
“那你從哪裡買來這些碎瓷磚?”
阿甘繼續說:“有一天我下班路過一個工地,他們有很多報廢的碎瓷磚要處理掉。”
“於是,你就把那些報廢瓷磚拿回家,貼到這天花板上?”我提前把他的話給說了。
“是的,你猜對了,”阿甘很得意地說,“你看多好,廢物利用,給我省了不少錢呢。”
看著阿甘的屋頂,不禁讓我聯想到西班牙鬼才建築師高迪的作品,他的建築風格之一就是大量運用繽紛的西班牙碎瓷磚,讓作品散發著絢麗的色彩。我問他:“你是不是受到西班牙建築師高迪的啟發?”
“高迪?”阿甘看著我問道,“我沒聽說過,很有名嗎?”
阿甘不知道高迪為何許人,他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建築、美術培訓,也許正是因為他與生俱來的藝術靈感沒有被常規教育的條條框框束縛,才有了與眾不同的創造力。

石塔二樓陳設很簡單,就一張床和一個床頭櫃,床頭櫃由一個很古舊的小木箱改造而成,和石塔內部的風格非常協調。開啟床頭櫃邊的窗子,秋天的美國西部田園風光映入眼簾。

阿甘所造的東西似乎總是與眾不同,在石塔旁邊有一個大木桶,讓我很好奇,不例外,又問阿甘:“這是什麼?”
阿甘得意地笑笑:“你猜猜看吧。”
“寵物房子嗎?”這真不好猜,我隨口說道。
“哈哈,錯啦!”接著阿甘給我開啟大木桶的玻璃門,“你進去看看就知道。”
我探頭進去一看,才知道原來這是桑拿房!
阿甘的女朋友很喜歡蒸桑拿,他們本來經常去城裡的桑拿浴室,後來阿甘覺得,還不如自己造一個,想什麼時候桑拿都可以,便宜又方便,於是就造了這個獨特的桑拿房。
“那你為什麼造成木桶狀呢?”
他哈哈一笑:“省木料啊,道理和那個石塔一樣。”
沒想到,他的理由又是如此簡單,阿甘樸素的思路常常無意中將美觀和實用做到了完美的統一。這個大木桶完全可以容得下一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享受桑拿,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嘮著家常!


後來參觀阿甘的Shop(工作室),看得出,他的習慣非常好,一切都井井有條,怪不得慢工出細活,總能造出讓人歎為觀止的作品。
“你還能自己造船嗎?”
“是啊,”阿甘說,“難道很奇怪嗎?”
“其實這兩艘船四五年前就造好了,我現在只是在維修和保養,”阿甘說,“等到明年天氣暖和了,我就帶全家人出去划船。”
我似乎成了好奇寶寶,“這又是什麼?”
“這是xxx,”阿甘說了一個很冷僻的單詞,我聽不懂,反正是一個樂器。
“別看它不大,樂器對精度的要求非常高,處理不好就影響音質,”阿甘說,“工序非常複雜,已經做了半年了,但還遠未完工。”
“你還有什麼東西不能自己造呢?”
“讓我想想,”阿甘遲疑了一下,故作認真地說,“iPhone 我不能造。”
呵呵,您老又調皮了。
關鍵詞
作品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