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代表團首次亮相卡達多哈鑽石會議

● ● 中東局勢

在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訪問華盛頓、推動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正常化之際,以色列與另一個海灣國家卡達的關係出現突破性進展。據《環球報》獨家報道,以色列代表團上週首次受邀參加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國際鑽石和寶石會議,這一外交突破可能為兩國關係正常化開啟新篇章。
此次代表團由以色列鑽石交易所拉馬特甘總裁尼西姆·祖阿雷茨和執行長埃蘭·齊尼率領,持以色列護照入境卡達。值得注意的是,代表團是應卡達工商部長費薩爾·阿勒薩尼的正式邀請出席,且邀請發出時間早於近期以哈停火協議。在多哈尼德酒店舉行的會議期間,以色列代表團的存在得到公開認可,顯示出卡達方面的開放態度。
會議期間,祖阿雷茨與卡達國際貿易部長艾哈邁德·薩阿德博士、旅遊局主席薩阿德·哈爾吉同坐第一排,卡達總理穆罕默德·阿勒薩尼親自為展覽揭幕。迪拜多種商品中心(DMCC)總裁艾哈邁德·本·蘇拉耶姆對以色列受邀表示歡迎,顯示出地區國家對以色列參與地區經濟事務的認可。
祖阿雷茨表示,"我們與卡達的合作才剛剛起步,不僅在鑽石領域,還有眾多商業機遇等待開發。卡達有望成為重要樞紐,就像迪拜一樣。如今以阿直航航班絡繹不絕,阿聯酋在以色列的投資也日益增多。卡達方面對我們的接待非常專業且尊重,他們充分認識到以色列的經濟潛力。"
此次會議聚焦全球鑽石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以色列作為全球知名鑽石中心,與卡達的經貿聯絡由來已久。2021年,兩國達成重要協議,使卡達得以加入金伯利程序(KPCS)下的鑽石貿易國行列。目前,以色列與海灣地區的鑽石貿易主要透過迪拜DMCC交易所進行,該平臺也為以色列與未建交國家的商業往來提供便利。
卡達作為全球重要能源大國,其人均GDP高達80,200美元(世界銀行2023年資料),遠超阿聯酋(49,000美元)和沙烏地阿拉伯(21,000美元)。以色列人均GDP為52,600美元,處於兩者之間。鑽石行業是以色列最具歷史底蘊的支柱產業之一,可追溯至英國託管時期。儘管面臨地區競爭和地緣政治影響,2024年以色列鑽石出口額仍達25億美元。
多哈鑽石展
齊尼指出:"這些國家已認識到珠寶鑽石行業的戰略價值,而以色列的相對優勢正在減弱。不過,我們仍被視為全球鑽石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擁有世界頂尖的鑽石加工技術。"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地區局勢緩和,以色列與卡達的合作可能為鑽石行業帶來新機遇。卡達強大的金融實力和物流網路,加上以色列的專業技術優勢,有望實現互利共贏。
從歷史維度看,卡達與以色列的關係可追溯至1991年馬德里會議後。儘管經歷多次波折,但兩國始終保持著某種程度的互動。特別是在2013年埃米爾塔米姆執政後,卡達在地區事務中的調解作用日益凸顯,與以色列的安全合作也在不斷加強。
此次鑽石會議的突破性進展,不僅標誌著兩國經貿關係的深化,更可能為未來關係正常化奠定基礎。正如祖阿雷茨所言:"全球市場已經認識到,要想成為重要參與者,就必須與以色列建立聯絡。"這一認知正在海灣地區獲得越來越廣泛的認同。
為能讓本公眾號運營得更好,請多轉發和讚賞我們

關注以色列計劃,接觸更多精彩

所有內容可免費轉載:開白請文尾留言。投稿及聯絡請加微信:Israel577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