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代言人上熱搜,茅臺真的需要代言嗎?

大家好,我是馬可婷。
今早看到一個“爆炸性”訊息:
網傳今天10點,茅臺將空降首個代言人
好傢伙,自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起除了2011年曾與成龍聯袂打造“茅臺成龍酒”之外,茅臺就沒有找過明星或名人代言
“茅臺首個代言人”這一訊息,能把人幹懵了。。。
小馬是早上8點01分看到的訊息,等到了14點09分也沒有看到茅臺官方發出任何代言人的訊息。
直到17點19分,茅臺官宣了張藝興為「茅臺文旅代言人」
與討論中的茅臺酒代言人不同,最終官宣的是茅臺文旅代言
不過,因為“茅臺首個代言人”的傳聞,引發了一個討論:
一個年營收超千億、價值全球領先的白酒巨頭,真的需要明星代言人嗎?

在小馬看來,茅臺不需要代言人!
要思考茅臺需不需要代言人,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茅臺的“高冷”基因。
茅臺過去從未繫結過代言人。2011年與成龍合作推出定製酒,本質上仍是限量款聯名合作,而非傳統的代言戰略。
茅臺早已超越普通消費品,其品牌價值隨著歷史沉澱,成為了政務、商務場景的“硬通貨”,它的高價值文化符號屬性讓它與明星代言顯得格格不入。
另一方面是代言人的品牌價值。
當下品牌找代言人的原因,主要是出於提高品牌知名度、為品牌注入活力、塑造品牌形象這三方面考慮。
然而,茅臺無論是品牌知名度還是品牌形象上面,依靠的是長期以來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金融屬性
網上對於茅臺需要代言人的一些看法,主要是近年來茅臺面臨年輕消費斷層‌的問題,而明星代言人能為品牌注入新活力。
但是,依照茅臺的高階形象和年輕消費斷層的問題現狀,當下的明星中很難找到符合茅臺主品牌的代言人選。
有粉絲的流量明星,缺少沉澱;實力派演員,又不夠年輕化。
並且,值得人深思的是,粉絲經濟能否轉化為真正的茅臺消費者?明星效應在千億級收入規模裡又能掀起多少經濟水花?這些都是存疑問題。
盲目的依靠明星代言的效應,反而會被認為是“自降身價”,從而傷害品牌原有的高階形象。
子品牌嘗試代言人拓展市場
雖然未見過茅臺找代言人,但是時不時我們也能看到“茅臺代言”的訊息。
去年,茅臺收縮了茅臺冰淇淋等非白酒業務,提出了客群轉型、場景轉型、服務轉型瞄準新消費群體新場景的目標。
為了對準不同的消費群體和場景,茅臺主攻推出和提升各系列酒和子品牌;而在子品牌的宣傳上,茅臺有用明星代言人來開啟產品熱度、拓展市場。
例如,面向大健康產業的‌茅臺不老酒‌系列,簽約黃聖依為代言人。

在2023年11月,茅臺生態農業公司與MOJT莫其託共同研發的“貴州味道”系列雞尾酒正式釋出,並官宣周杰倫為首席品鑑官。

可以發現,目前茅臺走得路子以“主品牌守城,子品牌出道”佈局,希望能在維護茅臺酒的高階調性的同時,在新消費時代的當下,讓茅臺順應健康化、年輕化、時尚化等各種新趨勢。
那麼,大膽猜測的話,未來大家覺得茅臺會為主品牌酒找代言人嗎?
素材來源於網路
 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