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人類文明的誕生,酒就出現在歷史中。時間長河大浪淘沙,如今的人類文化中,一共有八大名酒。它們分別是:法國的白蘭地,英國的威士忌,俄羅斯和芬蘭的伏特加,古巴的朗姆酒,荷蘭的金酒,中國的白酒,墨西哥的龍舌蘭,日本的清酒。除了清酒是釀造酒,其他都是蒸餾酒。
從規模上看,2024年全球烈酒市場規模達到了4920.8億美元,預計2031年將達到6407.8億美元。好訊息是,中國以龐大的人口規模,佔據了其中約1000億美元的份額。但遺憾的是,中國白酒基本上沒有進入國際市場。

2024年,中國白酒全年出口額為9.7億美元,同比增長20.4%;出口量1642萬升,同比增長6.3%。值得注意的是,均價也上漲到每升59美元,同比增長13.3%。這意味中國白酒出口附加值越來越高。在出口白酒中,茅臺佔比很大。2024年,茅臺超額完成國際化年度目標,產品銷往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營收首次突破50億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不過,這個規模與2024年茅臺1738億人民幣的營收相比,還太少,比例不足5%。客觀地說,這與茅臺的影響力是不相符的,與中國產品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是不相符的。
以白蘭地為例,2022年,白蘭地全球市場規模約為2313億人民幣,其中,中國白蘭地市場規模達到758億人民幣,佔全球市場的32.7%。這當中,進口白蘭地總量為4332萬升,進口總額125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僅白蘭地這一種“洋酒”的進口額,就大大超過了中國白酒類產品的出口總額。
這種差距,是正常的。近期火爆中國電影市場的《哪吒2》,雖然打破多項中國電影的國際紀錄,但其票房的絕大部分,仍是國內產生的。不過,與此同時,這種差距,也意味著巨大的機會,有待中國白酒去開拓。
一、“南來北往”:頂級酒類品牌的全球化流動敘事
從人類烈酒品類的全球貿易歷史來看,其全球流動敘事,早中期主要靠文化傳播。工業化之後,西方文化在全球傳播,帶動了西方酒類的傳播。現在國外的烈酒已經進入後期傳播,進入品類品牌敘事與本土化運作階段。
富邑葡萄酒集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富邑葡萄酒集團(Treasury Wine Estates,簡稱TWE)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葡萄酒集團,其歷史悠久,旗下擁有包括貝靈哲(Beringer Vineyards)、奔富(Penfolds)等80多個知名品牌。當下,富邑集團正深耕耘中國市場。這就是為什麼,近日富邑會主動拜訪茅臺。
這是一次高規格拜訪。富邑派出了奔富全球總經理唐沐今、中國區總經理吳明峰等核心成員;茅臺則是由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領銜,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塗華彬以及茅臺進出口公司、茅臺葡萄酒公司的負責人悉數出席座談。雙方就酒類品牌國際化進行了探討交流,茅臺對此次座談的重視,反映了其國際化的決心。

富邑位於澳大利亞,在南半球,茅臺則位於北半球。在這場全球頂級酒類品牌的“南北對話”中,雙方能獲得什麼?葡萄酒與白酒之間,低度酒與高度酒之間,有替代關係,也有互補關係。但更重要的是,茅臺和富邑在渠道上和市場結構上有互補關係。
二、“融合共生”:頂級酒類品牌要攜手加強塑造消費渠道的能力
對於消費品而言,渠道至關重要,特別在進入一個品牌的新興市場的時候。這一點,對於茅臺和富邑的國際化都同等重要。
其實,對茅臺而言,富邑的體量並不大。2024年下半年,富邑全球淨銷售額約 15.44 億澳元(約合人民幣 70.78 億元)。相比之下,茅臺一年營收上千億人民幣。不過,富邑產品銷往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中積累了寶貴的全球化經驗。這正是茅臺當下所需要的。
首先,是富邑成熟的全球渠道佈局。富邑在全球葡萄酒行業有較強的影響力,年葡萄酒銷售量高達3200萬箱,產品銷往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下還在快速增長中,2024年富邑全球淨銷售額同比增長20.2%。
富邑旗下的品牌中,中國消費者相對熟悉的奔富系列,2025財年上半年共實現淨銷售額5.57億澳元。其亞洲地區淨銷售額約為3.86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7.66億元),佔整體的近70%,同比增長50.4%。奔富在亞洲這麼火,靠的不只是品牌,還有優秀的渠道能力和精準營銷能力。某種程度上,富邑主動拜訪,攜手茅臺,借用茅臺的渠道、影響力,深耕中國市場,正體現了它的這種能力。
茅臺也正在做同樣的事。2024年年末,茅臺派出了多支考察團去國外交流。目前,茅臺正大力打造海外市場覆蓋,透過設立海外本土經銷商,將產品銷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日本、美國等地區已經有了相當的市場規模。
三、從“及物”到“及人”:頂級酒類品牌要加強參與塑造當地生活方式的能力
生活中的快樂與憂愁,高興與哀傷,往往都伴隨著美酒。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中,都有酒,酒塑造著人們的生活。
奔富品牌,第一次來到中國,可以追溯到1893年的上海。這一年,湖廣總督張之洞為培養“精曉洋文”的外交人員,創辦了“自強學堂”。這是武漢大學的前身,也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高等專門學堂。當時的富邑,正是藉著西學東漸的風潮,成為中國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這就是為什麼張德芹在座談時,尤其提到了富邑在人文關懷、品牌打造方面的能力。

如今,已是全球同建命運共同體的時代,中國白酒當然不能以這種強勢姿態進入其他國家,但如今的中國白酒,也有自身的時代優勢。
一國的產品能夠在流行、文化中得到認同,獲得高附加值,歸根到底,是因為一國能輸出強勢技術產品。先有CPU、蘋果手機、太空梭,才會有NBA,職業棒球、好萊塢、耐克、COACH。現在中國有了體現高技術能力的產品,比如高鐵、殲20戰鬥機、空間站,也有深入生活的電視、手機、新能源車。所以,現在的中國白酒,完全可以憑藉中國產品所塑造的生活,成為全球各國消費者生活中的一部分。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但中國白酒自身的努力也必不可少。所以,2025年的茅臺,會繼續開拓品牌文化的國際高地,將與高能級體育賽事、市場藝術類活動、高能級峰會開展合作,進駐高階商場、酒店、米其林餐廳、國際大型機場免稅店等終端,並建設茅臺高階文化體驗中心。茅臺正在或即將成為許多國家消費者的身邊之物。
酒是苦辣的,飲者愛酒,是因酒中有人生,酒中有文化。白酒出海,精髓在於文化。正如茅臺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所說:以文化為媒,推動不同國家、民族間文化交流與互鑑,切實滿足全球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從2024年開始,茅臺集團就顯著加快了國際化步伐,先後赴瑞士、義大利、印尼、泰國、寮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越南、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一系列文化推廣活動,深入拓展國際市場。
作為中國白酒的領頭羊,茅臺國際化的深層邏輯已超越單純的市場拓展,而是站在文化出海的高度,從“產品出口”轉向“文化出海”戰略。從單純把酒賣出去,僅僅“及物”的層次,轉向基於文化認同的“賣生活方式”,達到打動人、觸動人的“及人”層面。透過打造國際品牌IP,參與國際高階會議,茅臺讓世界認識並瞭解中國白酒文化,其打造的“茅臺之夜” 和 “茅臺文化節”兩大活動,已成為具有特色的國際品牌文化名片。

文化出海,重在融入,針對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特徵,茅臺推出了不同的活動。在新加坡,茅臺持續深化“茅臺之夜”IP影響力;在東京,則是舉辦“春意盎然 共酌茅香”的茅臺品鑑會;在巴黎,是拉法耶特百貨奧斯曼店上櫃的茅臺酒;在米蘭,則是美食展上顯露芬芳。110年前,在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上,茅臺一摔成名,如今,茅臺在全球,正開始講述一個新的中國白酒故事。
四、“系統建設”:頂級酒類品牌要塑造適應國際化的整體體系能力
國際化並非簡單的賣出產品,甚至也不是進入生活,它不僅僅是一個消費概念,也是一個生產概念。這就意味著國際化,是一個全產業鏈的概念,是一個整體的體系能力。
富邑集團的成功的全球化,也離不開其融入當地的能力。該集團在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地擁有超過11,000公頃的葡萄園。目前,富邑正在深度佈局中國葡萄酒市場。就在2個多月前,2024年12月,富邑葡萄酒集團以1.3億元人民幣收購寧夏望月石酒莊75%的股權。
月石酒莊位於中國著名的葡萄酒產區,西靠巍峨的賀蘭山脈,東臨黃河上游,擁有43公頃高階葡萄種植園、一座可擴建的現代化酒莊及一個酒窖。對富邑而言,收購望月石酒莊,除了可獲得優質葡萄外,更重要的是,這是富邑在中國進行本地化的重要一步。現在,望月石酒莊出產的部分葡萄已用於“奔富”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奔富全球總經理唐沐今雖然是一箇中國名字,但其實是一個國外人,英文名叫作Tom King。取一個諧音的中國名字,這也是一種本地化努力。
在這一點上,中國白酒還需要一個標準化建設的過程。好訊息是,就在二月底,中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了《白酒質量通則》,透過按生產時間動態調整理化指標、引入“風味輪”體系等方法,首次建立面向消費者的白酒品質表達標準化語言,建立起中國白酒統一形象。這有助於推動和加快白酒的國際化程序,同時,這也意味著技術創新,是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一個關鍵基礎性戰略。
近十年來,茅臺一直是中國白酒出海的領頭羊。自2017年起,茅臺在白酒總出口額中的佔比一直在上升,從60%以上升至2023年的佔比超過75%。這種迅速增長的趨勢背後,是茅臺為保障國際化戰略,在戰略規劃上提出的 “六大體系”,從表達、產品、渠道、價格、合規到政策,全方位、系統性踐行國際化路徑。

有著多年國際化經驗的富邑,自然也能看出茅臺的國際化潛力。從這個角度,他們看好茅臺的國際化,可能比他們看好中國的葡萄酒市場,更加重要。與茅臺合作,對富邑而言,重要的未必是中國市場的利潤,而是自己能幫茅臺的國際化做些什麼,在這個過程中能獲得什麼。
對中國頭部酒企而言,這也意味著,在當下的中國產品、中國企業的出海潮中,有很多機會。中國白酒完全可以透過文化輸出和品牌敘事,打破地域限制,實現中國白酒的全球市場擴張。


熱文回顧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歡迎關注更多深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