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節奏不跟風,沃爾沃電氣化時代的長線策略

市場變化下,主機廠的本質是做好三件事:產品、品牌、體系。
當 “同級最大、座椅最豪華、晶片首發” 等成為汽車品牌的常用標籤,市場越來越內卷,沃爾沃 EX30 代表了一種不一樣的造車理念。
如果只看配置表,EX30 並不是同價位段最大的車,智慧配置也不是最豐富的。相比配置表上被量化的、最直接的 “優勢”,這個內斂的北歐品牌更注重用設計和細節,提升使用者的實際體驗。
EX30 是一款入門級小型 SUV,它不是沃爾沃高價車型的縮小版,而是針對小車特點重新設計的。沃爾沃將 EX30 的設計理念歸納為 “減法美學”,透過在形式上做減法,進一步豐富、提升產品內涵。
在內卷的市場,這樣造車有點冒險,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更長的時間驗證、更高的解釋成本。
大多數車企或許認為,淘汰賽在即,出牌必須直接。但沃爾沃有 97 年造車歷史,見多許多場這樣的 “淘汰賽”。它清楚,在快速變化的市場,想要穿越週期,必須堅持品牌的核心精神,樹立差異化優勢。只要堅持品牌自身的獨特價值和設計哲學,它總能吸引到屬於自己的那批使用者。
“安全” 和 “以人為本” 是它的底牌,也是它在電氣化時代堅持 “長期主義” 的底氣。沃爾沃在電氣化時代的造車理念,不只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新選項,也為汽車行業提供了一種可供借鑑的思路。
不一樣的造車方式
如果要選一輛新能源汽車,如今選擇雖前所未有得多,但卻算不上豐富——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像了。它們有相似的流線造型,相似的零重力座椅,相似的高畫質大屏,需要用相似的語音助手,喚起相似的智駕功能。
一項新配置會迅速在不同品牌間流行。比如隱藏式門把手,它雖然能降低一部分風阻,但會增加車企的成本,還可能造成使用者的麻煩,比如在斷電、雨雪天氣下不方便開啟車門。但許多車企的考慮是 “別人有,我便不能沒有”。
競爭激烈,車企往往盯住對手做對標,把產品配置堆得更滿、價格殺得更低。每一項配置都希望蓋過競品,螢幕要更大、座椅要更豪華、智駕落地要比同行更快——於是,產品逐漸陷入無限 “內卷”。
但一輛車與使用者的陪伴是長期的,很多 “看起來很美” 的功能,使用體驗卻不夠完善,而一些長期使用的真正需求卻可能被忽略。
在產品不斷同質化的市場,EX30 選擇了不同的造車方式。EX30 的差異性源於沃爾沃的品牌精神核心。它誕生於北歐,設計始終遵循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中 “設計服務於功能” 的指導思想。從 20 世紀 40 年代沃爾沃 PV444 風靡歐洲起,這種來自瑞典的設計風格貫穿沃爾沃的歷代車型。
它的核心是對設計的永恆提問,無論造型還是功能,“什麼是使用者真正所需要的?”
在 “座艙內聽音樂” 場景上,多數品牌宣傳車載音響的重點是揚聲器個數和功率,因為數量和功率是最容易量化的引數,能直觀體現配置的優勢。EX30 沒有刻意去強調這些引數,它認為對一款小型 SUV 來說,空間高效利用的優先順序要高於揚聲器數量。
為了實現音響效果和內部空間的平衡,設計師們借鑑了家電中 “迴音壁” 的設計,將音響收進儀表臺,用 5 支哈曼卡頓音響構建了一條 1.2 米的迴音壁。保證音響效果的同時,也讓原本需要放置揚聲器的車門騰出了更多的儲物空間。這種設計很難直接體現在配置表中,卻會給小型 SUV 的使用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EX30 的迴音壁設計
EX30 的中控螢幕 12.3 英寸,在當下的市場中,引數並不算亮眼。但沃爾沃在人機互動方面並不追求螢幕越大越好,12.3 英寸的豎屏設計,不遮擋使用者的行車視線,同時使用者也能輕鬆獲取螢幕上的資訊。這一設計思路類似 iPhone ,在大屏手機橫行的時代,依然堅持適合單手操作的尺寸。
在互動介面的設計上,EX30 同樣秉承 “少即是多” 的理念,去除不必要的資訊或按鈕,將最重要的行車資訊,放置在螢幕頂端最顯眼的位置。同時,每一個功能按鍵的位置和層級,都經過大量的設計和驗證,使使用者操作時更快捷、更符合直覺,最大程度減少對駕駛的干擾。
EX30 的產品理念是 “為生活做減法,為人生做加法”。在設計上做減法,是為了讓出行更加輕鬆便利。但在安全性上,這款車絲毫不做減法,而是做加法。大多數品牌的車型價位越高,安全配置越豐富。但沃爾沃認為,安全應該是平等的,先進的安全配置不是高配車型的 “特權”。
1959 年,沃爾沃工程師尼爾斯·傅林發明三點式安全帶,並裝備在沃爾沃車型上。
EX30 有 23 個高精度感測器,在同級車型中數量領先。不過,沃爾沃認為,要做到安全,不只靠某項硬體或軟體,比如加個雷射雷達、接入大模型或者開城數量比同行更多。它考驗的是硬體、軟體和資料的協作,也是配置、經驗和體系的結合。
1970 年,沃爾沃在汽車行業內第一個成立了汽車交通事故調查小組。50 多年來,它累積了超 4 萬次現場事故調查經驗,每年還會進行超過 400 萬次的全景碰撞測試。這些資料不斷完善了沃爾沃對安全的認知,也被用來提升車型的安全效能。
沃爾沃認為,造車不是某一個功能、某一項配置的整合,而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更進一步的安全,是對生命的尊重。“氣候問題是關於所有生命的終極安全測試”,這句話曾寫在沃爾沃的官網上,代表了沃爾沃對可持續發展的態度。要從一句口號落到每一輛車上,需要沃爾沃找到體驗、環保和品牌理念的平衡點。
開啟 EX30 的車門,使用者立刻能感受到不同——汽車要彰顯豪華,通常用植鞣皮、千鳥格、金屬拉絲工藝等方式。但這款車第一次採用了丹寧、亞麻纖維材質,這些環保材料在汽車內飾中並不常用。為了兼顧環保和舒適,讓亞麻面料質感和使用體驗更好,內飾設計團隊對亞麻面料做了多次前期預加工,處理時間有 14 天。
座椅面料的選項中,也有更加環保的 Nordico 植然皮。這是沃爾沃研發的生物屬性內飾材料,由 PET 瓶以及來自瑞典、芬蘭森林的生物材料製成,觸感媲美真皮材質,使用壽命是真皮的數倍。EX30 也是沃爾沃碳足跡最小的車型,當它的使用壽命結束時,95% 的部件都可以回收利用。
EX30 是沃爾沃造車理念在電氣化時代的體現之一。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在近百年的造車歷程中,沃爾沃品牌特性持續至今,安全、健康、可持續始終是它的靈魂,也是最高標準。
目標足夠明確,才能不猶豫。在內卷中,沃爾沃選擇用簡約設計,實現體驗、環保和設計的統一。
這讓沃爾沃汽車有了不同的氣質:相比以某幾項配置作為 “主打” 的車型,EX30 的產品配置也許優勢不夠明顯,它的內飾更簡約、對新功能更謹慎、智慧化技術也並非最激進的。它遵循的是一種不同的造車方式,不是對標同行,而是專注使用者的需求,將安全、健康作為最高原則,吸引的是同樣最看重安全、健康的那批使用者。
在彰顯使用者價值的環節上求變
在改進終端環節時,沃爾沃也遵循著這份堅持和個性。
在中國市場,沃爾沃汽車是傳統豪華品牌中電氣化轉型最早的一批,它也是較早開始直售模式、進駐商場的豪華品牌。目標是,從售前到售後,給使用者更好的體驗。
沃爾沃希望透過改革銷售渠道、推行數字化,增加售後等環節的透明度,覆蓋線索收集、試駕、購買、維修、保養等環節,提高銷售、售後服務質量和效率。
沃爾沃本身有強大的經銷渠道,它希望同時吸納直售模式的優點。但難點是如何讓 “直售” 與 “4S 店” 二者相容。沃爾沃的解法之一是,以第一款純電車型 XC40 Recharge 上市為契機,說服一部分經銷商建立城市中心店,以代理模式銷售純電車型。目前,沃爾沃城市中心店(含品牌體驗店)正在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迅速佈局。
在數字化方面,從 2020 年底,沃爾沃開始搭建客戶關係管理系統、使用者資料管理系統等數字化網路,並推廣到各個經銷網點。
舉例來說,調查客戶滿意度,以前靠銷售給客戶打電話,問十個問題,“你對這家門店感受如何、服務人員態度如何”。一位參與沃爾沃銷售體系改造的人士說,不僅問題乏味,客戶不好判斷,經銷商也可能勸客戶評價時都說滿意,效果不夠真實。調整後,使用者資料管理系統給客戶發信息,問題很具體,比如 “你進店時,銷售顧問是否熱情迎接了你?”,資料就是最直接的答案。
資訊足夠才能做出正確決策。透過這套系統,沃爾沃的經銷商提高了人員管理效率和營收,品牌也離使用者更近,能夠了解使用者真正的感受和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
從傳統的經銷商模式轉向代理制,計劃這樣做的豪華汽車品牌不只是沃爾沃。2023 年初,寶馬集團旗下 MINI 品牌在中國實行代理模式,奧迪的部分車型也開始推行代理制。但沃爾沃是其中進度和決心相對明顯的一家——寶馬以體量較小的 MINI 探路、試水,這一品牌 2023 年銷量僅佔寶馬集團的 11.6%。
銷售渠道的轉型傳遞出一個訊號:沃爾沃正積極調整,自我革新,掌握更多一手資訊,把自己調整成更適應競爭的狀態,以更快速應對變化。
這也是沃爾沃設計產品的邏輯:外部環境變化下,沃爾沃會基於自身優勢,建立新的應對體系,而不是盲目跟風。人們對 “汽車產品” 的定義不斷發生變化,未來行業格局充滿不確定性,車企更需要回歸理性,從使用者切身感受出發,帶來更好的用車體驗。
沃爾沃在堅守品牌理念的同時,率先在中國市場完成渠道、產品轉身,以更具韌性的體系去應對全球電氣化競爭,這充分證明了它強大的支撐力和持續發展的勢能。
從商業模式到產品矩陣,以穩健穿越週期
1927 年誕生於瑞典的沃爾沃浸潤在北歐的嚴謹與淡然中,面對變化也更淡定和從容。在電氣化轉型方面,沃爾沃一直堅持走 “長期主義” 之路。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階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 CEO 袁小林在今年北京車展時表示,市場趨勢不斷變化,主機廠本質上還是要做好最根本的三件事——產品、品牌、體系。沃爾沃擁有近百年曆史,面對技術正規化創新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它不只看一時一勢,視角更長遠、分析維度也更廣。
市場極度內卷時,這一觀點更鮮明。企業做好這些核心要素,才能建立強大的、可持續的勢能,在不斷變化的競爭中保持長期穩定的競爭力。
市場的普遍共識是,淘汰賽後,生存下來的只會是少數。規模是活下來的前提之一,只有達到一定的規模,才能攤薄研發投入、降低成本,實現盈利。但問題是,用虧損換規模是不是一種可持續和健康的方式?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觀察,2024 年前五個月,汽車市場的降價車型數量已經超過 2023 年的九成,比 2022 年全年還要高。虧本會加重企業的損傷。一旦消費需求放緩,企業可能要面對賣一輛賠一輛、不賠又賣不出去的困境。商業史的多個案例已經證明,虧本賺吆喝的模式終究不可持續。
更嚴峻的考驗是,“燒錢” 換增長的模式,對風投資金的吸引力越來越低。這意味著,如果找不到從價格戰泥沼中脫身的辦法,他們可能會有退場的風險。很多人已開始各尋出路,高管 IP 輪番轟炸、CEO 親自直播等在車圈成為常見操作。
流量戰可能稀釋對產品、消費者需求的重視,“快魚吃慢魚” 的策略也越來越難奏效。長期主義的戰略正逢其時,且非常緊迫。
沃爾沃正在加大對中國市場的研發投入。2019 年以來,沃爾沃在中國建立了電池、電機實驗室,這是在瑞典哥德堡總部之外的首座實驗室。2023 年,沃爾沃汽車的亞太區軟體整合中心、上海設計中心開始使用。據瞭解,研發團隊和瑞典總部的研發人員將緊密合作,以 “ 24 小時協同” 的方式,共同參與開發。
2023 年,沃爾沃上海設計中心啟用。
產品方面,在堅守原有使用者群體的同時,沃爾沃正在積極拓展產品矩陣,滿足不同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針對純電豪華 MPV 市場,沃爾沃推出 EM90,這款車上市後備受青睞,收穫了較高的關注度和評價。針對小型 SUV 市場,沃爾沃的 EX30 吸引了大量年輕人的關注。針對中大型 SUV 市場,旗艦級車型 EX90 也讓在電氣化時代追尋 “安全感” 的使用者有了更好的選擇。
目前,沃爾沃汽車電氣化產品矩陣已經初具規模,這種多元化的產品組合不僅展示了沃爾沃對市場趨勢的精準把握,也體現了這家車企在技術創新上的持續投入。
作為全球品牌,沃爾沃產品投放的自由度更大。它在中國、美國和歐洲三大市場作戰略佈局,能夠根據不同市場的新能源車滲透率、使用者接受度、基礎設施等情況,分階段、分市場推出產品,打出最適合自己的節奏。
EX30 2023 年先在歐洲上市,2024 年上半年在中國發布。這麼做的考慮是,相比中國消費者,歐洲市場更歡迎小型車、競爭壓力更小,EX30 對安全、可持續的健康也很適合歐洲市場。沃爾沃官方稱,EX30 在海外上市半年,訂單超過 6 萬。
電氣化時代的沃爾沃沒有因為轉型丟掉品牌資產。燃油車時代,沃爾沃的安全標籤深入人心——當提到 “科技”、“豪華” 時,使用者想到的可能是不同品牌,但提到 “安全”,大多數使用者都會想到沃爾沃。
電氣化轉型中,沃爾沃仍然守住了安全標籤。基於純電平臺,沃爾沃打造了 “世界樹智慧安全體系 Safe Space Technology”,從傳統的主、被動安全,擴充套件為人本、車外、車身、車內四個空間,維度更細、手段更多。這一體系還在不斷迭代,從燃油時代到電氣時代,幫助沃爾沃完成從 “安全” 到 “智慧 + 安全” 的品牌資產遷移的關鍵目標。這讓沃爾沃順利承接了注重駕乘安全的 “油轉電” 使用者。
如果一個品牌認為電氣化是長期競爭而非短期賽跑,並且有能力保持經營節奏,它要就做的是依託優秀產品,把握節奏、及時調整,儘量讓每一款產品都實現銷量目標。
目前,沃爾沃汽車在產品、品牌方面的積累陸續起效。沃爾沃電動車產品的市場表現、銷售趨勢和增長開始步入正軌,今年 5 月,沃爾沃汽車全球新能源車銷量 3.3 萬,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37% 。
電動化轉型通常會提高企業的研發投入、增加成本,但沃爾沃節奏穩健、充分發揮優勢,保持著良好的財務表現。儘管經歷價格戰等挑戰,自 2010 年起,沃爾沃的淨利率就始終為正;2022 年一季度到 2024 年一季度,它的淨利率從 6.7% 上升至 10.8% 。沃爾沃的市場表現再次驗證了長期主義的價值。
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很多品牌喜歡說終局,因為太多品牌幾年內倒下,大多數品牌至今沒盈利。但電氣化可能更像一場馬拉松,在更長的時間週期內,考驗車企抵抗市場波動、穿越不同週期的能力。跑過馬拉松的都知道,一開始跑得快,並不意味著能跑到終點。
市場有熱有冷,投資人和消費者也許瘋狂,也許平靜,但商業競爭的本質不會變:任何企業想要長久經營,都要尊重經濟規律,以健康、可持續、能夠盈利的方式造車。非理性的熱情也許會讓人們忘記常識,但汽車行業競爭到最後,一定會迴歸常識。
過去 97 年,沃爾沃證明了一家尊重商業常識的汽車企業能夠穿越週期、穩健發展,接下來的電氣化轉型中,它需要做的是繼續做好長板、適應環境,跑好馬拉松的這一程。
題圖來源:沃爾沃
·  FIN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