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晶片出口管制,美國晶片裝置巨頭髮出警告!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內容來自fortune,謝謝。
多年來,美國晶片行業一直抱怨華盛頓的晶片控制將損害其業務,並刺激中國競爭對手的出現——然而,由於人工智慧熱潮的興起,收入不斷創下新高,這些警告顯得毫無意義。
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泛林集團(Lam Research)等裝置製造商的最新盈利報告顯示,美國對中國晶片行業的攻擊可能開始產生影響。
美國最大的晶片裝置製造商應用材料公司上週釋出了一份不溫不火的收入預測,理由是華盛頓可能實施新的出口管制。該公司最大的市場中國的收入在最近一個季度下降了25%,至22億美元,而該公司的總收入為72億美元。
中國市場對應用材料公司收入的貢獻已從一年前的45%下降到如今的31%。
該公司認為,中國市場收入還會進一步下降。首席財務官布萊斯·希爾上週 告訴分析師:“我們預計,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將比第一季度下降約5個百分點。
目前,隨著科技行業紛紛加入人工智慧熱潮,裝置製造商的總體收入仍在增長。但分析師警告稱,這些公司將非常懷念中國擁有的東西:大量的半導體制造,以及渴望搶購使用這些晶片的產品的消費市場。
貝恩公司亞太區硬體、半導體和資料中心主管Moonsup Shin表示:“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半導體制造中心。中國製造商生產的半導體中約有50%或以上在中國消費。
更糟糕的是,沒有現成的替代方案。東南亞等地區正在投資本地製造業,以在晶片戰爭中佔據中立地位。然而實際上,這些新興國家既缺乏中國的製造業,也缺乏消費者需求。
應用材料並不是唯一一家擔心中國管控的晶片製造裝置製造商。Lam Research 2024年最後三個月的中國營收同比下降10%,至14億美元。中國營收貢獻也從一年前的40%下降到現在的31%。
Lam Research在其盈利報告中警告稱:“中國是我們的一個重要地區,我們對中國客戶的銷售已經受到影響,並且可能因出口許可證要求和其他監管變化,或中美貿易關係過程中的其他政府行動而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在中國大陸市場逐漸成為這些公司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後,業績出現下滑並出現預警。
另一家美國大型裝置製造商KLA Tencor在中國的收入基本保持穩定,Isaiah Research高階研究分析師David Chuang將此歸功於該公司的計量工具。Chuang表示,中國目前還沒有KLA Tencor用於測量和檢測產品的國內替代品,這意味著中國代工廠“會不惜一切代價獲得計量工具”。
中國為何重要?
雖然中國的晶片行業尚未生產出最先進的半導體,但它在業內所謂的“成熟”晶片、從電動汽車到家用申器等各種產品中使用老一代元件方面佔據主導地位。
KLA Tencor在其收益宣告中寫道:“中國仍然是傳統節點邏輯和記憶體晶片製造的主要地區,這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全球最大積體電路消費國的地位。”
大量中國消費者搶購消費電子產品意味著對晶片的需求巨大,這反過來又支撐了中國晶片行業的發展。
華為、小米和傳音等公司裝置在海外的需求只會增加中國對晶片的需求。
晶片出口管制
自2019年以來,美國大力監管對華晶片銷售,對個別公司實施制裁。
隨後,美國於2022年出臺了出口管制,不僅限制中國獲取先進晶片,還限制中國獲取製造這些晶片所需的裝置。美國後來加強了這些限制,並迫使荷蘭和日本等其他國家實施自己的規則。
諷刺的是,監管規定至少在最初階段對裝置公司有所幫助。中國晶片製造商紛紛囤積機器,因為他們擔心華盛頓以後可能會實施更嚴格的出口管制。
但隨著向晶片行業投入更多資金以實現自給自足,這種需求熱潮可能會開始減弱。中國目前鼓勵企業儘可能使用國產裝置,從而縮小外國公司的可用市場。
David Chuang表示,這造成了“雙重負面影響”,因為美國晶片製造商受到華盛頓和北京政策的擠壓。
中國目前還沒有能力生產美國和其他非中國公司生產的尖端機器。然而,中國公司在替代非關鍵裝置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
分析人士此前也曾表示,製造商已經能夠以創新的方式利用舊裝置來製造更先進的晶片。
美國和日本是較為發達的市場,它們都在投資新建本土晶片工廠,力圖將其供應鏈與中國脫鉤。然而Shin 和 Chuang 都認為這些市場不會像中國那樣增長。
Shin 認為,鑑於印度龐大的消費人口和成為科技強國的雄心,印度可以取代中國。但印度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趕上中國:印度需要幾乎完全從零開始構建其生態系統。
但即便如此,中國晶片行業仍可能無可替代。“很難找到替代中國公司購買的產品,” David Chuang說。

參考連結

https://fortune.com/asia/2025/02/21/us-chip-controls-china-applied-materials-lam-research-semiconductors/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43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