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整理自己遺物一樣斷舍離

本文來自豆瓣小組“極簡生活”
由豆瓣使用者@奈奈洛 授權釋出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質原創內容
因為近幾年先後有家人過世,直接或間接幫忙處理了幾次身後事,有了一些感概。
在替他們整理遺物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東西對於原主人來說可能是很珍貴的物件或很有市場價值的孤品,在不懂行的其他人眼中,它們就只是一堆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分類而已。(沒錯,說的就是我自己,我這個不懂文藝書畫的菜雞,看到一堆卷軸、手稿,真的是兩眼一抹黑。。。)
然後我不由聯想到了自己,我原本也算是半調子的膠佬,也曾半埋在手辦坑裡無法自拔,但是家裡的親戚朋友中並沒人涉足這個圈子,對於行外人來說,這些價值好幾萬的手辦和幾十元的塑膠玩具沒什麼區別,可能只是更加精緻點而已。
由此,我產生了把自己的物品當作是遺物的方式來整理的想法。
整理的時候,最好想象下你明天就要嘎了,你現在留下的物件,最後都會作為你的遺物被其他家人朋友處理掉。你想要給他們看到或留下的東西是哪些?這些東西是不是會揭露出一些你不想暴露的秘密?
不要為了極簡而極簡,而是留下真正喜歡和需要的,以及即使突然失去了也不會心疼的物品(比如日用消耗品、食品囤貨、藥品及救生用品等可以平替或隨時可以購買到的東西),把剩下多餘的物慾換成其他的生活體驗,畢竟我們真正離開時,是帶不走任何的東西的,只有一輩子的經歷和活著時候的生活才是我們留存過的記錄。
PS題外話:有價值的東西,最好留個本子標註好價值及處理方式。登出掉不需要的銀行卡,把投資資訊、其他銀行卡資訊、各種賬號密碼都整理並用紙質的方式記錄下來,這些對於家人處理後事,真的會減少很多很多麻煩的流程。個人照這種最好年年更新,並挑選出來。。。不然可能證件照會變成遺照。
不要覺得猝死都是新聞裡的事情,不要覺得自己身體很好特別能扛,是天選之子主角光環永遠照耀,現實有時往往比電影連續劇小說更加狗血離譜。
最後,記得,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豆友評論 
@Myadia

我這兩年正是這麼做的,用這個標準來衡量讓我的極簡之路跨越了好多次K點。另外同意一位友友說的:生死也是小事。人生渺渺、輕如塵埃,所以體驗當下就好了。

@向南
把持有化為體驗。
@半閒
35歲以後經常這麼幹,想象假設明天就噶了,扔掉很多看似有用其實幾年也用不著的東西,以及再也不多囤日用品了,主打一個輕裝行走在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