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熱愛投資,只是喜歡不勞而獲的感覺

昨天接了個好久沒聯絡的熟人電話,聊了一會他很認真的說現在實業不想做了,實在是利潤太薄也太累了
最近幾年考慮了很久,還是想逐步放下實業這塊轉行做投資,把公司規模縮減人員裁掉一部分,讓自己的生活相對輕鬆點
而且他說自己也屬於對投資比較熱愛的那種人,這些年也在一級股權市場投了不少專案
現在二級市場的熱度不是起來了嘛,你說我能不能一把多投點錢進來,賺一把就從此躺平了
我說哥們你這根本不是熱愛投資,你只是喜歡點點滑鼠就能不勞而獲的感覺

之前你也沒投過二級啊,現在只是因為看到場子熱起來覺得好賺錢,想衝進來撈一把就走

上次你看到股權市場不錯,很興奮的衝進一級股權市場就是這樣,這次還是一模一樣的劇本

當然這個事情倒也不是說一定不行,但是需要你能剋制住自己的人性和貪念,不然最後還是沒啥好結果

01
說起來這哥們也是個傳奇人物,我很多年前就認識他了,那時候還是個紈絝子弟

最早認識的時候是大學時代,春節去一個家裡開煤礦的哥們那邊玩,我們幾個人一起喝酒放炮,之後就認識了

第一次認識的感覺是這哥們是真的土,但也是真的很有錢,叫我們一起放炮都是開個路虎裝滿了後備箱

我以為這麼多差不多就完了,然後一看後面還跟了輛猛禽那個大皮卡,也是裝滿後車斗的
那天晚上大家一起放炮,可能是我自己二十出頭時候,一晚上放過最多的一次炮仗

這十來個人放了差不多一兩個小時,算算金額的話差不多一晚上放掉了有十幾萬

後面大家稍微熟一點才知道,這哥們家裡也是做煤礦的,而且是當地特別大的煤礦,他是那種特別有折騰勁兒的人

經歷了這次之後,也不知為啥每年春節聚會一起放炮,似乎變成了這群人的固定節目

我自己如果春節時候回老家,他們這幫人一般也會叫著一起去放炮,那時候二十來歲年輕愛湊熱鬧,有幾年幾乎每次都去

有意思的是這個春節聚會,每次去基本都能聽到八卦,而且這八卦一般都是關於這個最能折騰的哥們的

比如大學畢業之後第一年的春節聚會,聽到的八卦是這哥們迷上了泡空姐,那時候看中哪個航空公司的空姐,就跑去打聽人家的排班

別人上班飛哪條航線,他就買票跟著來回飛,一二來去不是就熟了嘛,然後就變成了他的女朋友

後面這股勁過去了,他又迷上了打網路遊戲,其實以前讀書時候他也打這類遊戲,但是充值沒那麼厲害,還願意自己花點時間

後面放棄追空姐這個愛好,轉頭迷上了打網遊之後,他發現時間投入不夠就容易捱揍,因為總有比你厲害的嘛

時間不夠後面就人民幣來湊,這哥們最後硬生生花錢,把自己刷到了伺服器前幾名

按他的說法是花了有幾千個W,那時候什麼搞工會,見遊戲裡的小迷妹,還有組織各種活動忙的不亦樂乎

後面遊戲玩的沒意思了,又迷上了夜場。先是各種酒吧夜店,之後就是各種夜總會各種消費

每天到了五六點就開始搖人了,打電話給你邀你一起玩,如果不來的話這哥們還不高興
本地大大小小酒吧夜總會,只要是檔次還可以的,基本就沒有他在裡面沒卡的
各個夜場也都把他當財神,畢竟這種幾乎每天帶著一大幫人來消費,而且全部他買單的公子哥真不多
而且他出手給小費也大方,經常是翻倍往出撒錢,這樣的金主哥哥基本上大家都愛
不過這種愛好也沒持續多久,玩了一年多左右的時間,他就又沒啥興趣懶得去了
然後就找了個性格特別搞笑的老婆結了婚,後面也不怎麼愛出去玩了,開始研究家裡的生意想著接班賺錢了
那段時間總是和我們說,以前時間都被白白浪費了,比起打遊戲喝酒混夜場,還是賺錢有意思也有成就感
02
說起混夜場這個事情,我記得最搞笑的一次是春節的時候,當時把他尷尬的半死
沒記錯的話那時候是年初八還是初九,我不知道為啥和他一大家子一起吃了個午飯
吃完飯之後不是都沒啥事情嘛,大家說要麼去唱會歌,他六叔對他說要麼你定個地方
最好定個有公主或者少爺倒茶倒酒送水果的地方,不然咱這一大家子人去了太麻煩了,自己倒水都倒不過來
他說六叔我現在也不常去娛樂場所,你這邊應酬多還是你定吧,然後他六叔說我現在年紀大了也不常去啊,要麼我叫朋友訂吧
最後定的位置離飯館不遠,大家一起走兩步就去了,進門那個營銷都沒看他六叔,直接就奔他過來了
過來就一頓寒暄說,三哥你這最近挺長時間都沒來了,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話
他六叔調侃說,你剛剛不是還說不常來麼,這看起來和裡面的人,和你可比我熟多了
他老婆更搞笑,說他只是最近半年不常來,大半年前這地方基本就是他家,我都來接過他好幾回
這一大家子人都在這邊,倆人一人說一句的,把這哥們搞得尷尬了個夠嗆,我在旁邊差點笑死
然後進了房間才發現,來這邊唱歌除了倒酒的公主消費也不用花錢,這哥們還有二十多個W充值沒花完
這次之後我和他見面比較少了,因為回去的時間確實少了很多,但是還時不時通個電話聊聊近況
往往他有什麼比較大的投資,也會打電話給我徵求下意見,問問他那些想法的可行性
比較典型的是五六年前,有段時間他非常想在一級股權和房地產折騰,我都勸他不要投,說這個階段投進去就是打水漂
有時候想想是很有意思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人和人價值觀類似又能一起做點事

或者你作為某個領域專家對別人有點用的時候,大家關係就會慢慢越走越近了

所以這期間我們關係變得越來越好,和他家老爺子也越來越熟。他爹雖然沒啥文化,但確實是當地的能人
不但上上下下關係搞得好,說話做事也都讓人很舒服,完全不像那種特別土的典型暴發戶
而且他爹有個優點是看人準,有不懂的事情總能找到有能力或者有技術能解決的人,自己也愛接觸新鮮事物

所以基於這個點我和老頭關係也還算不錯,只要去了他們家那邊,基本都會去老頭那邊坐坐聊聊天

03
通常到了一定年紀,富一代老爺子幹不動了,這時候企業總要交給下一代接班,以前他家老爺子總覺得他接不住
他家這兩年最大的改變,是前幾年煤礦被大國企整合了。他們家也從之前的大股東,變成了現在的小股東
被整合以後,公司的治理結構也開始完善,什麼事情都要上投決會會做決定,也不是大股東一個人說了算了
各種事情流程都變得規範,大小股東也要一起討論,他爹以前的很多擔心都沒有了
這個階段他爹也逐步進入到半退休狀態,很多一直抓在手裡東西也逐步移交到他的手裡
比如之前開董事會或者股東會都是他爸去,現在就得他代替家裡老爺子去那邊了

他說這段時間可能是自己這輩子學習最認真最刻苦的時候,開會前要看懂各種準備的材料和議題

早晨還要西裝革履的去參會,那段時間打電話常說的一句話,現在回想起來都特別好笑
這哥們說自己從來都沒想過,每天能人模狗樣西裝革履的,早晨準備好材料認真去開會了
而且不懂的東西還要特別努力的去學,不然會上面說出來點很外行的話讓人家看不起,這可能就是成長吧
這哥們還說,我自己坐到這個位置上是靠家裡老爺子,但是別人能不能打心底看得上你,還是要靠自己證明能力

就像我以前打遊戲道理一樣,大家都想和玩得好裝備好的組隊,你自己能力和水平不行,別人也不愛和你玩

後面煤礦這塊不是被國企整合以後體系越來越成熟,確實也沒啥需要管的東西了,空出來的時間他又想幹點別的了

04
之後這哥們還是繼續折騰,除了原來的主業還搞了個給當地各種礦上供應各種耗材的公司
也就是把什麼皮帶支架軸承各種耗材,進回來以後賣給別人做個二道販子,每年的營業額還是挺大的
不過他說這種貿易類生意,這幾年也是越來越難做,利潤越來越薄壓款週期越來越長,做的也越來越沒意思了
而且做這種生意總要喝酒維護關係,他說現在利潤這麼薄人到中年又比較注意身體,確實也不想幹了
雖然啥都不幹的話,手裡那點錢也能活的不錯了。但自己還是想幹點啥事情,不然後面的人生太無聊了

用他的話說就是,咱現在的優勢不就是手上有點錢麼,所以一直想著做投資,起碼沒有實業這種生意這麼依賴關係和卷

但這東西確實咱也不會,外行也確實摸索的成本太大了,要交的學費也太多了

前幾年股權流行時候我不是興高采烈要投,你當時反反覆覆勸我千萬不要投,說是進去就出不來了麼

我最後還是沒聽勸,在一級股權投資最熱的時候,大部分自己還是都投出去了,只是把投資規模縮減了很多
到現在為止,投出去九成九的股權專案都死了,這些專案基本都是為社會就業做貢獻了,真不如像你說的不折騰
不過我確實是對投資感興趣啊,而且我也確實想看看能不能透過投資賺到錢,這樣也就不用受實業的折磨了
這種生意天天搞人際關係天天喝酒,整個人半條命都快沒了,到現在這個年紀也確實喝不動陪不動了,也不太喜歡這種應酬了

還有個點是在傳統領域,我是永遠不可能超越我父輩成就的,換個賽道是不是會好點,還有超越家裡老爺子的機會

05
我說你們這類富二代有個最大的特點,是總想老爹和家裡證明自己,而且覺得在老賽道不可能,就總想換賽道追熱點搞投資
投資這東西哪有這麼容易,和你在這個賽道里競爭還能最後賺到錢出來的,基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就像和你們家老爺子一樣,當年做煤炭生意的有很多,像你家老爺子一樣殺出來的也很少吧

大部分人在投資的過程中都死了,只不過人們只能看到成功的,這些死了的沒人關注

往往你一個外行開始關注的時候,內行人早就把第一波錢都賺好,已經打好安全墊了

通常哪個賽道都是一小撮內行人賺錢,等這個賺錢的效應擴散到你們這類外行人的時候,也差不多該結束了

哪能輪到你們進來賺錢啊,基本上你們進來的時候,都是快要接盤的時候了
而且你說做投資這個事情你很喜歡,想要努力學好學精投資這塊,想把這個事情作為下半輩子的事業
其實這兩年和你一樣類似想法做實業的人有很多,通常別人給我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我都會問三個問題

首先是你手裡有多少可投資的資金,你這個錢投出去願意承擔多少風險,預期回報率又是什麼

其次你願意在這個事情上下多少功夫,認知和底層邏輯沒達到的話,最後基本就是死虧的結局
最後就是真的想學明白這個事情,你要找到名師指點,而且可能還存在個持續試錯的過程
這中間你要先能找到自己懂又願意帶你的人,而且名師指點是要花時間精力的,你是願意給人家這部分時間付學費還是利潤分成
三個基礎的條件滿足以後,可能你就可以少虧甚至不太虧了。但最後能不能成功,還要看運氣是不是站在你這邊
最近幾年和你有一樣想法的,應該說在朋友聚會的時候,不止遇到過一個吧

但是他們說完自己的想法,我把三個問題擺出來以後,基本都是一問一個不吱聲

尾聲:
其實投資這種門檻看起來很低的行業,最後想要賺錢出來的門檻其實是非常高的
之前我們寫過篇《看似沒門檻的生意往往門檻是最高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很簡單的例子就是現在的證券期貨市場,只要你手裡有錢,自己開個戶以後就可以隨便買賣
但是從大數定律的角度看,證券市場基本是七個虧兩個平一個賺,期貨這邊的結果更慘了,拉長時間只有1%的生存率

在統計結果這麼慘烈的市場裡,你怎麼保證自己是賺錢的那個,你手裡有什麼必勝的底牌呢

之所以很多人說自己熱愛投資,無非就是這個領域看起來比較光鮮,基本就是電腦前面點點滑鼠

而且看起來參與也比較容易,很多人都會覺得參與門檻也很低,手裡只要有錢就可以

確實國內做實業太苦了,整體利潤也太薄了。所以才會有很多你們這樣的二代,在一代完成積累以後就會想著轉行做投資

你們喜歡的不是投資本身,而是點點滑鼠就能不勞而獲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人覺得太爽了

但你只看到別人做投資好像是來錢快來錢輕鬆,卻沒有看到賠錢的比例有多少

從大數定律的統計結果,其實已經清楚的告訴我們這個市場的結果有多殘酷

回頭看看你自己下場股權投資的結果,基本上除了一個最後成功上市,其他全部是血本無歸吧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你除了這個成功上市的公司,其他基本都投在了K12教育上面,這兩年這個市場基本被團滅了
這也側面說明了你在股權方向上的集中度太高,一旦出現風險基本就是團滅,你怎麼保證換個市場就不是這樣呢
其實和股權市場一樣,每次二級市場的牛市,基本上最終的結果都是錢會流向更富的人群的口袋
這個道理我們之前在《多數人就算遇到牛市最終還是血虧》裡面也詳細講過
每次大牛市都是財富的再分配,也是劫貧濟富最好的途徑,最終也會讓大多數散戶變得更窮
在底層邏輯和自己的系統沒建立的情況下,其實你除了投入的錢更多以外,其他和大多數普通散戶也沒啥區別
無非他們是錢少一點的小韭菜,你是錢多一點的大韭菜,大家都是一個品種,誰也別嘲笑誰
對於自己沒有方向的船來說,其實所有方向的風最終都是逆風,無非就是最後翻船的時間不一樣而已
防槓宣告:本篇只是個人的一點片面的、靜態的、相對不成體系的一些看法。
個人水平有限,不排除觀點存在偏見和錯誤,大家很多東西沒必要爭論,求同存異就好了。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的第三部作品《人生起風時》已經出版。小夥伴們前段時間一直在問這個事情。
點選下方的小程式圖片,可以直接下單,最近噹噹也在搞雙十一優惠活動。
這裡面還有我們以前列書單時候,提到和推薦過的其他書籍。期待大家讀完以後,給我一些反饋。
點選關注下方賬號,獲取最有用財經資訊和投資趣聞,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驚喜!!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