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砍500億預算引發政治地震,社保多項被削!全法物價地圖曝光:這裡最划算!

巴黎4月14日(許清如)法國經濟部長埃裡克·隆巴爾日前表示,為將2026年公共財政赤字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的4.6%以內,預算縮減將主要透過削減政府支出實現。該表態迅速引發政壇震動。
【“財政緊急狀態”,法國需尋找400至500億歐元缺口,

政府將從社保、退休金、地方財政等多方面開刀】

在剛剛艱難透過2025年度預算案兩個月後,法國政府已啟動新一輪財政緊縮計劃,準備為2026年預算大刀闊斧削減公共支出。政府官員接連發聲,明確指出國家正處於“財政緊急狀態”,必須透過大幅度節約開支以應對債務壓力和國際局勢帶來的衝擊。
法國經濟、財政與工業及數字主權部長埃裡克·隆巴爾(Eric Lombard)在4月13日表示,為了實現將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降至4.6%的目標,政府必須在明年預算中尋找400億至500億歐元的財政空間。這一數額在法國預算史上堪稱罕見。
他直言不諱地指出,法國目前正面臨“雙重危機”——一方面是高企的公共債務,另一方面是由美國掀起的貿易戰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
儘管政府寄希望於經濟增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壓力,但隆巴爾強調,此次財政調整的重點將是削減支出,而非加稅。
根據法國經濟觀察研究所(OFCE)副主任馬蒂厄·普蘭(Mathieu Plane)的分析,這場削減計劃的規模前所未見,勢必波及多個關鍵支出領域。他擔憂地指出,在當前國際局勢動盪、美國施加關稅壁壘的背景下,要完成如此規模的財政調整,其可行性令人質疑
更重要的是,法國國內的政治局勢本身也不穩定,政府是否能順利透過如此嚴苛的預算案,仍是未知數。普蘭認為,這不只是“小打小鬧”的節約行為,而是將涉及社會保障體系、退休制度、公共部門人力成本乃至地方政府財政等大項支出。
為了安撫民意,政府已明確排除對中低收入群體加稅的可能性,也不會進一步增加企業稅負——考慮到許多企業正面臨美國關稅和全球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
但在另一端,政府計劃對高收入人群維持“適度壓力”。經濟部長隆巴爾重申,預計將在2025年帶來20億歐元財政收入的“高收入者特別貢獻”(contribution exceptionnelle sur les hauts revenus)或將繼續執行,甚至進一步最佳化,以確保稅負公平。
此外,財政部正在研究針對“稅務超最佳化”(suroptimisation fiscale)的高收入人群的制度設計,意在打擊合法但過度的避稅行為。
面對外界質疑,隆巴爾堅稱這不是一場“財政緊縮政策”(austérité),而是一次對公共資金“更好地使用”的改革。“法國不是花得太少,而是花得不夠有效。”他說。
除了削減傳統支出外,政府也在研究其他結構性改革路徑,如打擊社保欺詐、提高老年群體就業率等,以長期改善公共財政狀況。
但具體削減哪些專案、涉及哪些人群,目前財政部尚未公佈明確細節。更多討論將在4月15日由總理召集的“公共財政會議”上進行,屆時或將公佈部分初步措施。
法國或將再次改革失業保險,工會警惕政府動向】
為彌補不斷惡化的公共財政狀況,法國政府正考慮進一步削減開支,其中一項備受爭議的提案是:再次收緊失業保險制度。這一動向迅速引起各大工會的警覺。
據法國媒體披露,早在4月3日,總統馬克龍就曾在愛麗捨宮召集總理及六位部長,就削減失業金進行初步討論。該提案將於4月15日與議會和社會各方展開討論,政府計劃透過這項改革為2026年預算節省一筆可觀支出。
目前尚無詳細方案公佈,工會方面也表示對此一無所知。法國民主工會聯盟(CFDT)的一位負責人向媒體坦言,關於改革的傳言甚囂塵上,但政府並未進行正式諮詢。法國總工會(CGT)社會事務負責人丹尼斯·格拉武伊爾(Denis Gravouil)表示,他們被暗示要密切關注總理在4月15日的講話,但“至今不清楚具體會在哪裡、以何種形式宣佈”。
這並非法國第一次改革失業保險制度。自2017年以來,這已是第六次改革。最新一輪改革剛剛於今年4月1日生效,預計每年可節省超過15億歐元。對此,工會紛紛表達不滿。法國基督工會聯盟(CFTC)的弗雷德里克·貝盧茲(Frédéric Belouze)批評道:“我們才剛在倉促中完成上一輪談判,現在又來一輪,簡直荒謬。”
多位工會人士強調,現有研究均未能證實削減失業金可有效促進就業。“一味收緊制度,並不意味著求職者能更快回到勞動市場。”法國總工會的一名管理人員指出。
儘管政府尚未明確表態是否推進此輪改革,但勞動部長阿斯特麗德·帕諾西亞-布韋(Astrid Panosyan-Bouvet)已在內部表達反對意見。對此,工會代表評論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她是否真的在政府中有影響力。”
預算大幅削減,極右翼與極左翼均威脅將提不信任動議】
面對政府計劃在2026年預算中新增400億至500億歐元削減開支,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N)與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LFI)表示強烈反對,並威脅將再次對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
國民聯盟副主席塞巴斯蒂安·謝努(Sébastien Chenu)14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批評稱:“如果政府只是要求法國人民再次勒緊褲腰帶,卻不在移民政策、國家運作成本和地方政府開支上做出自身努力,那我們將提出不信任案加以反擊。”
不屈法國黨協調人曼努埃爾·邦帕(Manuel Bompard)也在另一場電視採訪中表態:“我們已經準備好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提交新的不信任動議。”不過他也指出,由於議會對不信任案的提交次數有限,不屈法國黨會在確保左翼陣營,尤其是社會黨議員支援的前提下才會正式行動。
【法國生活成本地圖:這些省份物價最低,巴黎和科西嘉最“扎心”
在通脹壓力下,不同地區的法國居民感受到的“痛感”並不相同。一些人享受著相對宜人的物價,而另一些人卻不得不為生活成本的持續上漲苦苦掙扎。根據《巴黎人報》(Le Parisien)4月14日釋出的調查,法國部分地區生活成本明顯低於其他地方,布列塔尼(Bretagne)的菲尼斯泰爾省(Finistère)、阿摩爾濱海省(Côtes-d’Armor)、南部的洛特省(Lot)和西部的旺代省(Vendée)名列最實惠地區前列;而大巴黎地區和科西嘉島的居民則生活在全國最昂貴的區域之一。
這一結論基於多項生活開銷的比對資料,包括燃油價格、超市購物、電影院票價、租金以及保險費用等。調查結果顯示,在菲尼斯泰爾省,一個由20種日常消費品組成的“購物籃”(如義大利麵、大米、冷凍雞肉卷等)價格為77.54歐元,阿摩爾濱海省則為77.84歐元;而同樣的商品在科西嘉島需花費81.42歐元,在巴黎更是達到82.09歐元,平均價格差異超過5歐元。
造成這種差異的關鍵在於超市品牌的分佈。UFC-Que Choisir消費者協會指出,當勒克萊爾(E.Leclerc)、Intermarché和Super U三大超市在某地區的市場佔有率超過40%時,購物籃的價格普遍低於79歐元。這三大超市之間激烈的價格競爭迫使商品價格整體下調。反之,如果以家樂福(Carrefour)或Monoprix為主導,當地物價往往居高不下。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燃油價格。長期以來,大型連鎖超市以低利潤策略吸引顧客加油,價格遠低於大型石油公司如道達爾(Total)或埃索(Esso)。此外,運輸成本及加油站租金也會對價格造成影響。例如,在西南部的夏朗特省(Charente),一升柴油的平均價格為1.59歐元,而在巴黎西郊富裕的上塞納省(Hauts-de-Seine)則高達1.72歐元。無鉛汽油(SP95-E10)的價格在菲尼斯泰爾省為1.67歐元,而在巴黎東北的塞納-聖但尼省(Seine-Saint-Denis)則為1.78歐元。
不過,也有專家提醒,這些低油價地區的居民開車頻率更高,通勤距離更遠,最終交通支出可能並未明顯減少。
此外,車險費用也呈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根據Assurland網站的資料,伊勒-維萊訥省(Ille-et-Vilaine)的年均車險費用為558歐元,旺代省為531歐元;而在塞納-聖但尼省則高達871歐元,布什-杜-羅訥省(Bouches-du-Rhône)更是達到931歐元。這種差異主要取決於各地交通事故和盜竊的發生率。在車禍和盜搶事件較少的布列塔尼,保費自然更加低廉。
類似的邏輯也適用於房屋保險。治安狀況良好的地區保費較低,比如洛澤爾省(Lozère)和阿韋龍省(Aveyron)每年的房屋保險費用分別僅為180歐元和184歐元,而在塔恩-加龍省(Tarn-et-Garonne)和科西嘉島則分別高達360歐元和402歐元。然而,一些曾經保險費用較低的地區,尤其是受到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的地區,保險價格正迅速上漲。
生活成本低,並不一定意味著“幸福指數高”。專家指出,低物價往往與人口減少、經濟活力不足相伴而生。“如果一個地方房價、生活成本持續低迷,往往說明當地就業機會稀缺、企業活力不足。”房地產觀察機構Cetelem主任弗拉維安·訥維(Flavien Neuvy)指出,“這是一些低成本地區背後隱藏的現實——一方面人們享受著便宜的生活,另一方面卻面臨著地方經濟衰退的危機。”
換句話說,“低成本生活”可能是一種經濟地位下降的隱喻,而不是理想生活的代名詞。這就是生活成本地圖背後的複雜現實。
【5月5日起交通大罷工,法蘭西島很可能迎來“黑色一週”】
法國鐵路交通或將再次陷入癱瘓。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最大工會——鐵路工會總工會(CGT-Cheminots)於本週一宣佈,計劃從5月5日開始發起新一輪罷工行動,並警告稱,屆時法蘭西島大區(Île-de-France)可能將迎來一場“黑色一週”。
此次罷工主要圍繞列車乘務員與司機的薪酬待遇問題。總工會在宣告中表示,呼籲乘務員和司機“自5月5日起共同透過罷工行動表達訴求”。多家法蘭西島地區的總工會分會也同步發聲,稱可能會從該日開始造成區域範圍內的交通大混亂。
除了總工會,其他工會組織也已陸續提出罷工計劃。法國國家鐵路公司的第三大工會南方鐵路工會(SUD-Rail)早前已呼籲乘務員在5月9日至11日罷工,這段時間正值“5·8勝利日”假期長週末;此外,該工會還建議司機在5月7日(即假期前一天)停工。
對於乘務員,總工會要求“重新評估工作獎金”,並對目前影響員工工作生活的排班系統引數進行全面修訂。工會指出,現行的系統安排帶來了“巨大的日常困擾”。
而對於列車司機,總工會則要求“重新開啟有關牽引獎金(prime traction)制度改革的談判”。該獎金是司機薪資結構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法蘭西島的分會進一步呼籲,該項獎金在員工患病或暫時無法執勤時不應被削減,並提議根據列車型別設定技術等級獎金。
工會方面同時透露,已在籌劃6月初舉行一次面向全體鐵路服務部門的全國性罷工日。
法國國家鐵路公司乘客運輸分公司(SNCF Voyageurs)的執行長克里斯托夫·法尼謝(Christophe Fanichet)在4月初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對“社會對話”機制“充滿信心”,並相信它能“確保未來幾周所有法國人都能安心出行”。當時他補充道:“目前的局勢有所不同,我們正面臨市場競爭……我們真的承擔不起一場罷工。”最近在回應法新社(AFP)採訪時他仍表示,“當前正處於社會對話階段,這是唯一可行之路。”公司強調,過去幾日已與相關工會組織進行了會談。
【圖說】

週一(4月14日),法國三位內閣部長伊麗莎白·伯爾內(Élisabeth Borne)、凱特琳·沃特蘭(Catherine Vautrin)和揚尼克·諾德(Yannick Neuder)因涉嫌“道德騷擾”“過失殺人”及“危害人身安全”等罪名被正式起訴。此案由19名公立醫院護理人員及其家屬聯名發起,控訴方直指醫療系統工作條件持續惡化已構成“制度性暴力”。
儘管春季來臨,但在諾曼底(Normandie)、大東部(Grand Est)和布列塔尼大區,導致腸胃炎疫情的病毒傳播量仍然特別高。
2025年3月30日,17歲少年雅尼斯(Yanis)在得知性侵犯者獲釋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父母呼籲制定一項法律,在戀童癖罪犯出獄時向受害兒童的父母發出警告。然而檢察官則聲稱,此前已致函通知其家人。
【國際】
– 4月13日星期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在利馬去世,享年89歲。略薩擁有西班牙與秘魯雙重國籍,他和哥倫比亞的加布裡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以及阿根廷的胡里奧·科塔薩爾(Julio Cortazar)一樣,都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時期的偉大人物。
– 本週一,美國著名歌手凱蒂·佩裡(Katy Perry)和其他五位全女性機組人員登上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旗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火箭,經歷了一趟大約11分鐘的太空旅程。這種旅程專為付費乘客設計,把乘客送至太空邊緣,讓他們短暫感受失重的狀態,再返回地球。火箭上其他五位女性成員分別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播蓋爾·金(Gayle King)、貝佐斯的未婚妻羅倫·桑切斯(Lauren Sánchez)、製片人克里安·弗林(Kerianne Flynn)、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兼STEMBoard執行長艾莎·博伊(Aisha Bowe),以及生物航天學研究科學家兼性暴力倖存者權益倡導者阿曼達·阮(Amanda Nguyen)。
– 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下,索尼以“國際經濟形勢”為由調整定價策略,宣佈其遊戲機在包括法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提價,其中PS5的價格提高了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