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加拿大租金最貴!溫哥華如何逼下一代絕望出逃

 戳藍字“北美觀察家”關注我們哦!

當Alex懷著對未來的憧憬來到溫哥華,他以為踏進了夢想樂土。風景如畫。
然而短短數週,現實便粉碎了他的幻想。租房的經歷宛如噩夢:陰暗發黴的地下室也要天價租金;剛看中的公寓,房東轉眼就坐地起價。
他拿著在加拿大其他城市算高薪的收入,卻發現連租一個安全、像樣的住所都是奢望。
這樣的遭遇絕非孤例,無數新移民和年輕人正經歷著同樣的挫敗。
官方資料印證了這種絕望:2025年第一季度,溫哥華兩居室公寓平均要價租金高達$3,170,高居全國第一,遠超多倫多($2,690)等其他大城市。
即便比去年略降7.8%,也無濟於事——就像41℃高燒退到40.5℃,病根仍在。短暫回落並未真正緩解危機,高昂房租早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常態”。
供給還是投機:危機禍根何在?
不少人把高房價歸因於供不應求,但事實並非如此。自上世紀70年代起,溫哥華住房數量增加了兩倍多,增速冠絕北美。
如果“多建房就降房價”,溫哥華早該是北美最便宜的城市,現實卻截然相反。可見推高房價和租金的真正黑手,是失控的土地投機和住房金融化。
幾十年來,溫哥華房產成了全球炒家的避風港,地價早已脫離本地收入水平。
結果房價扶搖直上、居民收入停滯,兩者徹底背離。近幾十年來房價漲幅遠遠超過收入漲幅,兩者嚴重脫節
如今普通房價是家庭收入中位數的約14倍,買房對多數人而言已遙不可及,只能去租房,進一步推高租金。
許多溫哥華家庭要拿出四成以上收入付房租,遠超公認的30%負擔紅線。“全球宜居城市”的光環下,許多人的生活正被高昂住房成本壓得喘不過氣。
一代人的血淚
如此畸形的房市正在榨乾城市的生命力,讓最努力的一代人付出沉重代價。高房價高房租已經逼得許多高薪人才逃離溫哥華。
一位多次被房東趕走的專業人士苦嘆:“日子已經夠難了,如果還總擔心房子沒了,真沒法過。”
留下來的年輕人、學生、新移民也被高房租壓得喘不過氣。學生不是搬到遠郊通勤,就是多人擠在狹小房間將就生活,或者省吃儉用才能交租。
剛工作的年輕人被高房租鎖死,不敢跳槽搬家,人生計劃一拖再拖。
政府在行動,但療效幾何?
民怨之下,卑詩省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如建房、補貼、加稅等。
然而這些措施力度不夠:建房幾千套無法解渴,租金補貼只是杯水車薪,某些號稱平價的專案租金依然接近市價。
一句話,政府的藥方還停留在治標層面,並未根治住房金融化的頑疾。只要房產仍是任人炒作的牟利工具,建再多房、發再多補貼,都可能被高地價吞噬殆盡。
寄希望於市場自行增供來解決危機,無異於緣木求魚——溫哥華過去數年的經歷已經反覆證明了這一點。
城市何去何從:富人樂園還是全民家園?
溫哥華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要麼繼續放任,讓城市淪為只服務富豪的“鍍金牢籠”——風光依舊但內裡空心,普通人紛紛逃離;要麼痛下決心改革,大規模興建非營利的平價住房,嚴格管控租金和投機,讓住房迴歸居住本質。
溫哥華的未來,是富豪的遊樂場,還是普通人的家園?
想了解更多溫哥華熱點話題?

歡迎關注北美觀察家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掃碼關注我們,獲取第一手權威資訊,深度解讀熱點話題!
北美華人每天都在看的公眾號,權威新聞資訊,
解讀熱點話題,獨家觀點評論,講述北美華人故事!
–  微信公眾號 :北美觀察家 –
內容編寫 | 北美觀察家責任編輯
出品方 | 北美聚焦海潤傳媒
宣告:【除原創作品外,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影片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絡,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絡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