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GURE 01/17
朋友們,最近的快樂,是小紅書的評論區給的。
這兩天,刷過小紅書的朋友發現,自己的主頁被外國人佔領了。
大批海外IP的博主出現在小紅書,發著英文和機翻的中文,向中國網友“Say Hi”。


拜登政府規定的美國“封禁Tiktok”日期(1月18日)臨近,嗅到了危機的Tiktok博主,紛紛轉戰小紅書,小紅書一舉成為國外APP store下載榜第一。


這下好了,熱情又有梗的中國人坐不住了,他們立馬開始行動,與外國友人進行了一場親切的文化交流。

抖音難民
“你好,我是Tiktok Refugee(抖音難民)。”
這是他們統一的自我介紹。
為了能成功融入以中文為主的小紅書軟體,這些外國人也是各顯神通。
我總結了一下,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小心翼翼型。
這種網友第一次進入陌生的環境,主打一個言辭謹慎、態度收斂。
他們以一種“求收留”的態度,表達自己處境之可憐:剛從Tiktok被趕走,初來乍到還不會中文,所有文字都是機翻,若有冒犯,請多擔待。


為了表達對中國的尊重,還有人曬出學習中文的截圖,來俘獲中國網友的歡心。


當然,也少不了一些用力過猛的,發了一個標題為“你好,我的中國霸主”的動態,以表對中國的誠心。


要說以上屬於I人表現,那第二種就是E人的社交屬性-主動出擊,廣交好友。
他們發動態簡單直接:“I want know Chinese Friend。”(我想交中國朋友)


中國網友們立即給他們支招:“Show me your CAT。”(給我看看你的貓)
外國博主以為這是入駐小紅書必須交的“稅”,於是紛紛曬出自己家的貓貓狗狗。


家裡沒有寵物?那就試試自己交稅呢。




交友效果,盡在不言中。
那既沒有寵物,又沒有拿得出手的身材顏值怎麼辦?沒關係,只要你幽默、肯學習,中國網友就歡迎你。
這就是第三種類型:抽象派。
他們很快知道了中國聊天的靈魂-表情包,在稍加學習後,很快學以致用。




還有的優等生不知在哪裡閱讀了中國梗指南,直接用上了高階詞彙:V me 50(轉給我50塊)。


當然,也有一些單純的外國網友學歪了,不知被誰給“矇騙”了。


外國人在小紅書上玩得熱火朝天、不亦樂乎,中國網友們哪能示弱,他們紛紛上線,讓外國友人感受中國人民的熱情。

一生好強的中國人
要說玩梗,中國人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
有單純看熱鬧的:
搞得我接待一天的外賓了,年終相親貼都沒時間看了。
有憑一己之力,讓翻譯軟體都無能的。



有給外國友人起名的。



還有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這不得讓外國人對中國的科研水平刮目相看,以為我們早就掌握了與外星人的交流密碼……


一下湧進來這麼多外國人,學生黨可算找到了救星,他們拿出頭痛已久的英語作業,紛紛在網上求助。
英語選擇、英語作文、完形填空……不過什麼題型,外國友人都不在話下,給你答案的同時,還能來個鼓勵式誇讚:“You got most right。”(你大部分都做對了哦)


看到此情此景,打工人只能仰天長嘆:“如果當初我有這條件,雅思肯定能多考一分。”
中國人求助英語,外國人反向求助數學題……全球家長都沒想到,原來刷社交app上真的能提高成績

。
這潑天的流量,學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大部分人還在看熱鬧時,一些聰明的小腦瓜已經嗅到了商機,開始挖掘潛在外國客戶。
一生愛搞錢的廣東人率先出手:“您好,需要水龍頭嗎?我是生產商。”


才華也是生產力:1美元給外國人取名字、看生肖、看八字……


這些都沒有的也沒關係,只要會中文,商機隨處可見。


各大APP官方號沒都沒閒著,紛紛為自己做起了宣傳:




誒,不是,星爸爸,你是不是忘記你是從哪來的了?


無論如何,這次事件,各大中國APP集體獲益,迎來了意想不到的曝光,但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小紅書。

中國APP爆火
近幾日,受外國人湧入的影響,小紅書股價飛漲,在谷歌搜尋中的熱度,在一天之內從0飆升至100。
受時差影響,白天中國人活躍,晚上美國人活躍,真正實現了“早C晚A”。(早China晚America)
異常艱難的國際化道路,小紅書在一夜之間就完成了。
但機會,往往伴隨著挑戰。
語言和文化的不同,讓小紅書不得不快速做出改變。從現在來看,小紅書已經有部分動作,開發雙語系統、招聘英語專職人員等等。


很多朋友好奇,國外也有很多社交軟體,為什麼偏偏選擇中國的小紅書?
首先,小紅書的屬性跟Tiktok類似,都是集短影片和圖文為一體的社交APP。在這兩個APP裡,都可以透過大資料,找到和你興趣相投的人,並與之互動。
其次,小紅書下載不分國界,註冊流程相對簡單,不需要中國手機號驗證,外國人也可輕鬆操作。
當然,外國使用者選擇小紅書,還有點“忤逆”心理。Tiktok是一箇中國APP,在被禁後,他們更願意去相信另一箇中國APP,而不想再用本土的Facebook或者Instagram。
近幾年來,中國APP在國外的勢頭越來越火爆,除了社交屬性的Tiktok、小紅書之外,購物、遊戲APP也殺入外國APP store下載榜單。
中國跨境電商品牌SHEIN,在短短幾年時間征服無數外國消費者,終結了亞馬遜連續登頂的購物App榜單紀錄。
每天1000件單品的上新,個位數的價格,讓所有年齡的女性為之著迷。在社交平臺上“addicted to shein(對希音上癮)”這個詞條,可以看到不少女性“剁手”的痕跡。










義烏生產的小物件,成為TEMU上的爆款商品,銷量年年上漲。



遊戲裡出現的中國美景,成為外國玩家最嚮往的地方。



從美食烹飪到傳統藝術,從現代科技到歷史故事,每一個APP都彷彿是一個視窗,讓世界各地的人們來一次跨越國界的對話。
這次小紅書的爆火,無意之間建立了一個“地球村”,不同膚色、不同國籍、不同語言的人,在同一個平臺上,分享著自己的生活。
他們沒有利益的衝突,沒有爭吵,有的只是一個陌生人的善意。
未來,隨著更多中國APP走向世界,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文化的橋樑將更加堅固,世界與我們的距離也將因此而拉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