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果 DAU 破億倒計時。
作者 | 連冉
興起不到六年的短劇,馬上就要追上長影片平臺。
QuestMobile 資料顯示,紅果免費短劇 App(以下簡稱紅果短劇 App)在 12 月的月活使用者規模已飆升至 1.58 億,同比暴增 551%,與優酷的差距只剩不到 3000 萬。

紅果短劇 App 使用者規模已飆升至 1.58 億|圖片來源:QuestMobile
從去年 3 月的日活 2000 萬到如今單月逼近 1.6 億使用者,這款誕生不到兩年的 App 正超速完成對傳統長影片平臺的彎道超車。
一個更深刻的行業變革正在發生——短劇生態重構影視產業格局。
01
紅果短劇 App 的一騎絕塵,其實在去年就開始了。
根據 QuestMobile 的資料,2024 年 3 月,紅果短劇 App 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高達到約 1.38 小時,優愛騰芒均已落下風,同時,日活使用者突破 2000 萬大關——此時距離抖音集團正式推出紅果短劇剛過去一年多。
時間再往後推 7 個月,有訊息稱,紅果短劇 App 的日活已經超過 3000 萬。
觀研報告顯示,在 2024 年中國網際網路價值榜中,紅果短劇高居 App 使用者規模增長 TOP 榜(億級)榜首,同比增長 1046%,近乎 10 倍。根據行業估計,2025 年上半年紅果短劇將大機率實現 DAU 破億。

紅果短劇 App 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超過優愛騰|圖片來源:QuestMobile
短劇行業正在瘋狂增長,紅果短劇 App 應該很快會成為字節跳動下一個 DAU 過億的產品,成為一個新的共識。
短劇的興起可追溯到 2018 年前後,伴隨抖音、快手等短影片平臺的興起,一批創作者開始嘗試以幽默、搞笑、反轉為題材的劇情類短影片,這被視為微短劇的雛形。
到 2021 年,微短劇創作從「草根」走向「正規軍」,專業工作室和各大平臺如抖快、愛優騰紛紛入局,行業進入瘋狂增長期。這一爆發式增長背後有兩大關鍵因素:
第一是內容形式契合使用者需求,短影片平臺的興起催生了電影、電視劇解說等短平快內容需求的熱潮,但二次創作繞不開版權問題,原創(也就是短劇)成為這類需求的正解。
第二是短影片引流的高 ROI 效應,抖快崛起以後,國內效果類廣告的盤子飛速增長,高 ROI 的品類可以藉助平臺的力量快速增長。而短劇天然是最適合短影片平臺引流的品類,早期投流 ROI(投資回報率)更是一度高達 2,遠超行業平均水平(1.2)。高 ROI 吸引大量投流公司從小說轉向短劇,推動行業快速擴張。
隨著短劇使用者的快速增長,免費模式逐漸成為行業趨勢。紅果短劇 App 的免費模式不僅吸引了大量使用者,還透過廣告收入為內容出品方提供了可觀的收益。
去年 12 月,紅果短劇 App 版權合作負責人袁子超對外透露,2024 年 6 月,紅果短劇實現首次分賬過億,9 月超過 2 億,11 月分賬超過 3 億。
袁子超稱,過去一年尤其是過去半年,短劇變現模式有一個趨勢變化,即從傳統的使用者付費,變成目前付費和廣告變現並存的形式,紅果短劇一開始就選擇商業投放和自然推薦之路,並將受益於這種變化。
此外,雖然是短劇 App,但除了短劇,紅果上還有電影、電視劇、聽書、小說、漫畫等各種形式的內容。同時,紅果短劇推出了精品短劇合作計劃,在覆蓋大量免費短劇的同時,也對精品短劇下注,這個發展態勢,有點會讓人聯想到拼多多的成長路徑。

紅果短劇上內容品類眾多|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回顧過往,拼多多曾經在被認為大局已定的電商市場,迅速崛起——從「砍一刀」、「拼單」牽引對社交流量的利用,也從符合人性的低價和下沉市場切入,並充分利用了中國過剩的製造資源,後來形成規模升級品質,再拓展到全品類,滲透到全人群。而紅果的發展路徑也遵循了類似的軌跡:初期免費吸引使用者,隨後引入精品內容,與傳統影視公司合作,提升內容質量,試圖覆蓋更廣泛的使用者群體。
影片領域看起來正在重演「拼多多式崛起」的故事。
02
剛過去的 2025 年短劇春節檔,免費短劇佔據了主流。但短劇行業爆發的特點,決定了短劇早期的商業模式是付費為主。通常前幾集是免費的,之後需要付費幾十元不等解鎖,出品方利用資訊流廣告進行推廣,引導使用者透過點選廣告跳轉到小程式觀看短劇付費。
隨著行業的發展,一些新的商業模式也開始出現,比如分賬劇和定製劇。其中,分賬劇由平臺按評級*流量(會員拉新、充值)分賬;定製劇由客戶全額投資,植入廣告。這兩種模式為行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變現手段,推動了短劇市場的發展。
而隨著使用者量級進一步提升,就像當年的網路小說一樣,免費模式的時機已經到來。2023 年 5 月,抖音推出「紅果免費短劇」,並在三個月後上線獨立 App,到 2024 年 11 月,其日活已經超過 5000 萬。
伴隨著紅果短劇 App 使用者的飛速增長,免費短劇模式進一步被驗證。在剛過去的 2025 年春節檔,短劇雖然並沒有像去年一樣出現爆款扎堆的現象,但不同於前一年春節檔付費短劇佔據市場,2025 年春節檔則出現了大量免費短劇,同時短劇的商業模式與生態業已發生改變。
首先,有了一定的使用者基數和高效的廣告等商業化系統,紅果短劇這樣的免費平臺可以不用向用戶直接收費,而是透過免費吸引使用者,進而吸引廣告主和創作者,形成飛輪效應快速增長。
並且在付費模式下,製作方的收益率只有 3%,分成天花板低,而紅果短劇的免費短劇模式分成天花板更高,對行業發展更友好。
不同於付費買斷模式下,收入主要依賴於前一週甚至前三天的付費。免費模式下,一部短劇的首月分賬僅佔全生命週期收入的 20% 到 30%。
而隨著時間推移和新使用者的不斷湧入,其累計分賬收入會大幅增長,甚至超過傳統付費市場的爆款短劇,紅果短劇的長期分賬機制為創作者提供了持續穩定的收入,這種模式不僅延長了短劇的生命週期,還提升了爆款率和收入天花板,可以激勵創作者投入更多資源創作優質內容。
同時,紅果的高速增長也為短劇提供了持續的市場空間。一方面,新使用者不斷湧入,使得老劇對新使用者而言仍然是「新劇」,從而延長了內容的生命週期,進一步優化了分發效率;另一方面,免費模式能夠有效挖掘短劇的長尾價值。付費模式下,短劇的生命週期較短,而免費模式則能夠持續吸引那些不願意付費但願意觀看廣告的使用者,延長內容的價值週期。
這種模式不僅推動了短劇行業的發展,還改變了內容預算的分配格局。袁子超稱,以紅果為代表的免費模式給整個內容行業提供的預算已經超過了傳統渠道給行業提供的內容預算,而且差距會不斷擴大,這為創作者和製作團隊提供了更多資金支援,也推動了短劇整個行業的向前發展。
紅果短劇的崛起,本質上是字節跳動依託流量生態與演算法優勢,對影片消費場景的又一次精準狙擊。免費模式透過廣告分賬機制和長尾內容價值挖掘,不僅顛覆了傳統付費短劇的「速生速死」邏輯,更以日均 1.38 小時的使用者時長反超長影片平臺,力推短劇從「碎片化補充」升級為「主流娛樂選項」。
狂飆背後也有隱憂浮現:2025 年春節檔超 400 部短劇卻無破圈爆款,熱度僅 6000 萬左右,暴露出內容同質化(大多為「直白欲求」題材)與精品供給不足的瓶頸。
在短劇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同時,使用者對短劇內容的需求也在進一步提升,精品短劇已經是行業升級的必然選擇。
當免費模式解決了使用者觸達問題後,精品化將成為撬動廣告溢價和使用者付費意願的核心槓桿。
短劇行業接下來的競爭,終究要回歸「內容價值」的本質——只有精品化,才能讓短劇從流量快消品升級為可持續的文化消費品,而也這正是內容品類從野蠻生長邁向成熟升級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