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⑴早年蒙恩的生命
查理.麥敬道(CharlesH Mackintosh),或被人簡稱為“C.H.M.”又譯馬金多,麥欽陶,於1820年10月出生在愛爾蘭威克洛郡的格倫馬魯爾兵營(Glenmalure Barracks of County Wicklow)。是19世紀英國普利茅斯弟兄會的一位多產作家。父親是一位陸軍上尉。母親則是愛爾蘭著名世家韋爾頓女士(Lady Weldon)的女兒。在18歲那年,麥敬道藉著信仰虔誠的姐姐多次寫信給他,同時又閱讀達秘的作品“聖靈的運作”(Operations of the Spirit),獲得心靈的平安。
⑵投入教育的事工
年輕的麥敬道喜歡閱讀,博覽群書,是位年少有為的青年。早在24歲那年(即1844年),他已在威斯泊特(Westport)開辦了一所學校,熱心地投入教育的工作。雖然他忙於教育工作,但他仍讓基督和他的聖工在生命中高居首位。在1853年,由於害怕他的學校和教育事工成為他生命中的主要興趣,所以麥敬道為主坦然放棄這一切,全時間地事奉主。
⑶從事寫作的事奉
與此同時,麥敬道忙於書寫摩西五經的註解。經過多年的勞苦,他終於出版了六冊的“麥敬道摩西五經釋義”(Notes on the Pentateuch)(從創世記至民數記各一冊,申命記則兩冊)。此著作充滿福音的精髓,強調“人在罪中的全面墮落,神在基督裡的完美救贖”。這部卓越的著作已全被香港的基督徒閱覽室(後改名為“福音書局”)翻譯成中文,並同樣以六冊出版,是所有信徒應讀之物。
此外,麥敬道也寫了許多屬靈作品,例如“聖經:它的足夠性和優越性”;“基督的職事:過去,現在與將來”;“大衛的生平”;“禱告和禱告聚會”;“大使命:路24:44-49”;“基督徒的祭司職分”;“主的再來”及其他許多的文章。以上這些文章的題目足證他寫作的題目範圍甚廣。這些文章被收集在長達908頁的“麥敬道文庫”(The Mackintosh Treasury)中。
麥敬道深知文字事工的重要,並設立了一本基督徒期刊(定期刊物),名為“新舊的東西”(Things New and Old)。他作了這期刊的主編長達21年。此期刊把許多當代的屬靈作品和信仰精華借文字留給後人。現今的基督徒和教會也該效法麥敬道的心志和榜樣,按主所賜的能力,投入寫作的事奉,設立基督徒的期刊,來把神賜於我們的話語傳給下一代,“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2:2)。
⑷公開講道的事奉
麥敬道到了都柏林(Dublin)後,便開始公開講道的事奉。他放膽辯護神的福音,並極力宣揚神的真理,神也大大使用他的講道來造就許多聖徒。在1859-1860年,當復興浪濤衝遍愛爾蘭時,他非常活躍與積極地參於。他是一位信心的偉人。他為神放棄前途光明的事業,全時間地事奉主,沒有固定的收入;但他經常見證說,神雖多次試驗他,卻從不讓他在生活需要上有所缺乏。
⑸多結果子的晚年
在麥敬道臨終前的最後4年,他住在切爾滕納姆(Cheltenham)。當他因年邁而無法在講臺上傳道時,他仍繼續寫作。他的著作在屬靈上,影響深遠。他不斷收到世界各地的信徒所寄來的信件,表明他們從他的作品,特別是摩西五經的註解中,獲益良多。
他於1843年寫了第一份單張,命名為“神的平安”。在1896年,在臨終前的幾個月,他寫了最後一份單張,題目為“平安的神”。這點充分表明他屬靈的成長經歷,從認識神所賜的平安,進深到認識賜平安的神本身。所以讓我們也學習不但追求和認識神賜於我們的各樣恩賜,更力求深入認識那賜於我們各樣恩賜的神!
⑹在主懷中的安息
麥敬道於1896年11月2日安睡主懷,享年76歲。4天以後,他被葬於切爾滕納姆墳場(CheltenhamCemetery),在他愛妻墓旁。
哦,何等光明有福的一幕,
當罪不再冒犯侵襲;
從我們現今所漫行的地上,
他的身影逐漸離去。
今日經文
點選圖片,可儲存,可轉發

隨手傳福音,始於2013年4月7日。
8年時間,總有一篇文章,給你帶來愛與希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