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S,大家到底在意難平什麼

▣公號: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
大S猝然離世,我至今仍然沒有平靜下來。這件事情帶給我的衝擊,比瓊瑤自殺,李玟、周海媚去世都要大得多。
我的不平靜,藏都藏不住。那天在家和我姐吃飯,我姐說,你看起來心裡翻湧著許多話,她問我說,你是不是想寫一寫她。是,我想,但那天我根本無法動筆,因為太不平靜,於是只好用曾經一篇我很喜歡的關於杉菜的劇評送別她。
晚上的時候我妹來找我玩,23歲的她對大S根本不熟悉,《流星花園》她看都沒看過,但是她說,不知道為什麼特別難過,還有點心疼。
好多人和我說,並不喜歡大S,可是怎麼就這麼難過,其中有個老讀者說,或許是因為徐熙媛過去的人生兇猛又生機勃勃,特別像一部略顯誇張的勵志傳奇小說,勁兒很大,於是她的突然結尾,會讓人覺得悵然若失,極其沮喪,像是自己的一部分被帶走了。
但我總覺得好像還有點別的。
我在不平靜、無法動筆的兩天裡,看了關於大S過往的很多資料,包括《人物》那篇訪談,也包括曾經採訪過大S的筆者發在穀雨的那篇文章,還有一些來自B站等等的資訊。忽而之間,我意識到,曾經引起大眾爭議的是大S的“要強”,如今,最讓大家難過的也是這兩個字“要強”。
問了身邊很多朋友和親戚,發現在大S這件事上,女性的情緒翻湧往往要比男人大的多。很多男性提起大S的離世,普遍反應是覺得意外,但沒有其他更復雜的感受了。
而女性,幾乎或多或少會在大S的猝然離世裡,覺得意難平,也基本都在投射不同程度的恐懼。
為什麼?因為我們東亞很多女性,都處在“一生要強”的環境裡。我們被大S的要強和結局狠狠刺激到了。
這種要強絕大部分不是天生的,而是時代基因。最近有個電視劇《六姊妹》,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裡面的第一女主就是一個特別要強的人,因為當時整個時代和社會都特別需要男孩、看重男孩,男孩很輕易就能得到認同,而她要活得特別強,才能被看到、被重視。
我自己也成長在這種環境裡,我同樣也要強。
電視劇裡何家麗說過的話,我甚至說了一模一樣的。我對我媽說:“我是女孩,我也照樣能保護你。”我總是不服氣,總是替我自己爭,也替我媽爭。以至於後來我媽都怕我累,對我說,別替媽媽爭,媽媽有自己應對的方式。
要強推動著我往前進。某種意義上我感謝自己的要強,因為我深知我的天性其實很佛系,我是那種如無必要,一切隨緣,一件小事都能很快樂的人。
我總覺得,其實絕大部分女性的要強,都和我一樣,不是天生,只是環境塑造。
有很多女孩子都是從記事起,就活在不服氣裡的。
大S的要強只是更突出一些。
大眾對這種要強是有期待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會覺得站在第三視角看大S的人生,有一種爛尾小說之感。其實每一種人生都沒有什麼爛尾之說,不必這樣比。我相信寫下這段話的人,絕無任何惡意。
大家只是灰心。
誰沒有點或多或少的要強呢。要強並不是一個貶義的詞啊,它意味著我們對自己的重視,藏著我們對平等這種秩序的要求。
女性的灰心程度要比男性更多一點。因為會忽然之間有一種偃旗息鼓的感覺,拼命了那麼久,要強了那麼久,然後,又能怎麼樣呢,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點。就,真的是好灰心啊,不僅僅是為大S,我想很多人在這件事上投射的其實是自己的恐懼,以及對自己的心疼。
昨晚失眠,想到大S的過去種種,我總是把她和另外兩個女性聯絡起來,那就是秦可卿和王熙鳳。
性格不同,但一樣的特別能扛事,把自己用到極致。
大S甚至要活得更辛苦一點,因為她內心更俠氣一些,對正義感有執著的要求,所以除了扛事,大S方方面面要捍衛生而為人的體面。
要不出惡言,要有種還有品,要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要特別靠譜,她的人緣一定是好的,就像秦可卿會被賈府所有人喜歡一樣,因為她們真的更利他。
觀眾沒有立場去怪任何人。我寫這篇更沒有一丁點這方面的意思。人生的大事、小事,都沒有如果,只能往前看。我只是寫我們的情緒來處。
非要總結點什麼出來的話,我自己的想法是,自己扛事的同時,也對別人的扛事能力有點要求吧。或者更準確點說,希望社會、家庭、個人都能培養出來更多扛事的人。事與事之間互相扛,人與人之間就不會那麼累。
徐熙媛啊,她是真的累了。
這兩天總是想起《紅樓夢》裡秦可卿的那句話:“這如今得了這個病,把我那要強的心一分也沒有了。”
觀眾對大S的意難平也在這句話裡。
我們被帶走的那一部分,是那份我們曾經深信不疑可以成全我們的“要強的心”。
本期作者:林宛央。公眾號:宛央女子。瀟灑派生活者,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灑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