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少兒不宜”20年,他官宣退圈了

鄭淵潔又上熱搜了。
但這一次,是官宣“退圈”。
最近的一段採訪中,鄭淵潔宣佈:像當年停刊《童話大王》那樣,接下來會停止更新自己所有的社交媒體。
同時這也是他最後一次接受媒體採訪,之後“想回歸一種更加平靜的生活之中,但不會停止創作”。
鄭淵潔也透露因為侵權商標問題身心俱疲,同時談到“寫不過AI的鄭淵潔”
上一次這位5G衝浪老人爆上熱搜,還是憑藉自己的名嘴和與網友鬥智鬥勇的微博評論,一夜“翻紅”。
他那些被扒出來的“一本正經胡說八道”、十分內涵的“少兒不宜”言論,旋即被網友奉為“人間聖經“。
讓人不禁直呼:原來網際網路上還藏著這樣一位“寶藏老年”。
被鄭淵潔統治了搜詞條
如今幾年過去,創作出無數故事、陪伴了幾代人的童話大王即將“隱退”。
有人唏噓“又一個時代遠去了”,也有人祝福並期待“承包了一代人童年,也給無數大人以希冀的童話大王,等你回來。”
從童年到成年,“童話大王”給所有人帶來的,遠不止“快樂”那麼簡單。
鄭淵潔的評論區,確實看了就出不去。
有網友留言:“鄭爺爺,我正在背您寫的文章,累啊。” 
鄭淵潔即刻凡爾賽回擊:抱歉,你在揹我寫的文章,我卻在玩遊戲。真不應該。我現在就退出。
還有人發起“挑釁”:並沒有看過鄭淵潔的書。他也用一種獨特的反諷化解尷尬:畢竟只出了3億本,難怪你沒看過。
作為童話之王,鄭淵潔也沒有一絲知名作家的架子,反而經常逗笑粉絲。
這位高齡網紅順著網線從容遊走,在與網友的相愛相殺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問答矩陣”。
愛情婚戀領域,鄭淵潔獨挑大樑,扮演情感專家,一齣手就是一個專業版“情場反矯達人”。
苦惱自己沒戀愛可談的女生,被鄭淵潔犀利指出問題要害:談情說愛只找帥哥,合法嗎?
一個普普通通的“為什麼大家都想找男友”的提問,也直接被鄭老“借題發揮”,大肆發揮內涵之道:你男友的唯一用處就是讓你爸媽閉嘴。
都說“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但鄭老爺子親口告訴我們:“只以脫單生娃為目的的婚姻,才是真的流氓。”

懟得有理有據,大快人心。

但犀利毒舌如鄭老,也有不少的溫情時刻。
有人問鄭淵潔:爺爺,我不想結婚。鄭淵潔回答到:這是《民法典》賦予你的權利。
還有一位讀者,稱想要早日脫單、早日被娶。
鄭淵潔卻沒如常獻上自己的祝福,而是說:與其同床異夢生不如死,不如孤獨求敗傲視群芳。
在當下對女性有各式各樣硬性要求的社會環境下,鄭淵潔用前衛的觀念,表達著自己對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尊重。
除了這些“鄭”重其事 的回覆外,他也經常在不經意間神來一筆,讓人直呼妙哉。
比如,在一些“屎尿屁”笑話中隨性摻雜人生哲理:
在與網友的鬥嘴中夾帶私貨,暗諷很多當代人“為老不尊”,“越活越不如從前”:
面對性別歧視者,鄭淵潔直接重拳出擊,發出“大逆不道”警告:
在盛行雞娃的教育環境下,他提醒每一個“家人”,不要丟下親情:
當然,如果長大成人的世界太累,鄭淵潔也會告訴你:你其實可以做“永遠的彼得潘”。
鄭淵潔的幽默拯救了很多不快樂的心,他的通透,也寬慰了很多在生活壓力下喘不過氣的靈魂。
在一場溫馨的網際網路狂歡外衣下,是成年人集體向童話大王進行的自我告解。
鄭老搞笑回應的表象下,也誠然有點“難以明說”的東西。仔細看,女性議題、教育困境、職業歧視,各個現實露骨,不宜未成年人細品。
它們無不被鄭淵潔一一囊括,網友們在哈哈一樂後也會開始“回甘”,並猛然發現:
原來笑過的每一句,都是真實的人間。
其實,鄭淵潔的“笑裡藏刀”早深埋已久。 
如果說他的回覆是淺嘗而止的“成人幽默”, 那麼他的作品根本就是徹頭徹尾的“成人童話”。
動畫版《皮皮魯馴兔記》就講述了一個極其暗黑的“社會寓言”:
升入小學的皮皮魯進入了一個以變成“乖乖兔”為榮的班集體裡,在這個環境中,只要對老師言聽計從,懂得阿諛奉承,就能從擁有獨立意志的人類變成失去自我的兔子。
起初,變成兔子的班長還遭到皮皮魯和同學們的無情嘲笑。
《馴兔記》

但隨著老師的“洗腦”和全校大會的公開表彰,“成為怪物”儼然從避而不及變成人人渴望的事。

為了爭奪這份“至上光榮”,班裡的孩子們一個接一個變成聽話的“兔子”。除了調皮的皮皮魯和他的好朋友梁裡。
“當怪物變為大多數,正常的人就成為了怪物。”
最初的局面完全逆轉,頗有主見的皮皮魯才是真正的異類。
在梁裡也受不住老師和同學的施壓,哭著變成兔子後,壓力都落在了皮皮魯一個人頭上。
父母為了他早日變兔子每天喂胡蘿蔔,老師也專門家訪監管。
終於,在家庭的不理解和群體氛圍的圍攻下,皮皮魯選擇妥協。
他戴上兔子頭套,違心地接受大家的掌聲,自此開始扮演乖巧懂事的“兔寶寶”。
在故事的結尾,皮皮魯遇到同樣穿著熊貓衣以“假面”混跡於成人世界的鄭淵潔,鄭淵潔告訴他:
“不要怕,孩子,這只是一個童話。”
但這真的,只是一個童話嗎?仔細想想,“馴兔”就是現實社會無處不在的景觀:
愛情裡遇到善用“除了我你找不到更好的人”等pua話術,控制意志的渣男渣女;
職場裡,遇到一個前腳打擊員工自信,後腳灌輸福報概念的老闆;
家庭中,遭遇奉行打壓教育,“別人家的小孩多好多聽話”常掛嘴邊的爸媽。
誰能逃脫假扮兔子以求自保的命運?
無論是童年,還是成年,“馴服”或“被馴服”的主題早已宿命般地安插於許多人生命的必經之路。
除了《馴兔記》,還有被很多人稱為“童年陰影”的《魔方大廈》、以及講述金融炒股背景下,人們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集體道德淪喪的《金拇指》
這些童話都有一個天真的外衣,但底層邏輯卻是赤裸裸的殘酷和現實。
 《魔方大廈》中孩子們圍著關起來的父母跳舞
即使鄭淵潔的敘述裡出現了很多性、謀殺、中年危機等被蓋章為“少兒不宜”的元素,但他的觀念卻展現了一種坦誠的主張,即對孩子要誠實。
有讀者調侃“講個笑話,鄭淵潔寫的是兒童文學”,甚至還有所謂的教育家抨擊鄭淵潔的作品是“黑童話”。
但讚美美好與陽光,就一定要對這世界的暗色避而不談嗎?
或許,讓人看到世界本來的模樣,才是鄭式童話的使命。
與作品中被逼無奈的主角截然不同,他本人在生活裡從來不穿“兔子衣”,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真性情到底的“潑辣貨”。
1986年鄭淵潔參加一作家筆會。作家們談自己看過什麼書。一人說自己最近在精讀陀思妥耶夫斯基,隨後問道:“你看過?”鄭淵潔搖頭。對方大驚:“你連這位的書都沒看過你怎麼寫作?
輪到鄭淵潔發言時,他說自己有在涉獵尼爾科娃的書,特受啟發,並同時詢問大家看過嗎?臺下70%以上的人點頭。
鄭淵潔說:“沒有這個人,我瞎編的。”

自曝“趣聞”的鄭淵潔

所謂的作家筆會,淪為一場大型笑話。屋內的人不出聲,屋外的人看不清,鄭淵潔就做了這個捅破窗戶紙的人。
然而這樣一個叛逆的“正義達人”,對自己的讀者卻有著異樣的溫柔。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鄭淵潔在北京買了10套房,不為自己住也不為升值,僅僅用於存放讀者的來信。
一位年輕的讀者姑娘給鄭淵潔留言,說自己的媽媽在初中的時候就給鄭淵潔寫過信,自己也在母親的影響下成為鄭的粉絲。
鄭淵潔回覆道:“她小時候給我寫的信,現在住在我的房子裡,風雨無虞,請放心。”
在寸土寸金的京城,這些信件穿越了時代,承載著作家與讀者間永恆且無價的情誼。
在地圖上搜索“北京北沿河大街161號”,能看到或餐飲或賓館等一眾小店。
但對於80後的鄭淵潔讀者來說,則能一眼穿透街道佈置的改變和時間的隔閡,看出這是曾經“北京皮皮魯專營店”所在地址。
在那個飛揚的年代,161號就是他們朝聖的“耶路撒冷”。

 圖源:《鄭淵潔是80後的cult啟蒙,皮皮魯專營店是世紀末的麥加聖城》

據“過來人”的記憶拼湊,“皮皮魯專營店”裡出售著各種魯西西牙膏、舒克貝塔棒球帽等周邊,那是一個肉眼可見的實地版“鄭淵潔宇宙”。
幸運的孩子,還能在某個週末碰到當時正值壯年的鄭淵潔,並留下驕傲的合影。
圖源:@鄭淵潔/微博
這些都已是過去時光的吉光片羽,也是鄭淵潔的正當年。
如果說80後愛鄭淵潔是因為他為大家帶來了意識啟蒙,開闢了對外部世界的看法和認知。那麼對90後、00後而言,要想從他的“翻紅”中抿出一些緣由,恐怕答案還是真誠。
因為無論是曾經一元一本《童話大王》制霸著路邊攤的時代,還是網際網路哄抬著話題水漲船高的當下,無論是鄭淵潔的網友回覆還是他的“暗黑童話”,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傳達出一種“笑著說實話”的可能。
在無所不在的話術包裝和靠著虛假文字粉飾自己,說空話說大話的年代,鄭淵潔的腔調不僅令我們開心一笑,也令我們發覺自己本可以不被規矩、社會標準、機器等束縛,我們能誠實地看待世界,也能誠實地看待自己。
1985年鄭淵潔創辦的《童話大王》上印著一句標語:本刊適合8-80歲讀者閱讀。
《馬探長的怪奇基地》
當時讓人覺得一頭霧水的閱讀範圍,現在看來卻耐人尋味。
沒錯,下至幼兒,上至耄耋,都能在他的童話帝國裡找到那個年齡段的解答,在初看世界的啟蒙與回看世界的悟徹之間,一直都有鄭淵潔。
一位老粉這樣評價鄭淵潔給自己的影響:
“鄭淵潔是我思想的底色。平等、共情、俠義,是我內心道德的標準。我永遠都不會背叛這些概念。”
無論是熱搜上的鄭氏幽默,還是經典動畫與筆耕不輟的新作品,似乎都在傳達一句擲地有聲的迴音:
鄭淵潔永遠不會背叛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