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末留言送滑板
我真的是太開心了!
截止上週日,我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小小常這個寒假的遊戲時長不下5、60個小時,而且基本全是我一手帶出來的。


為了陪娃玩遊戲,我這個二十年不碰遊戲的中年老父親,硬是重出江湖了!
事情要從剛放寒假時說起——那天我正打算把珍藏的光榮公司的《三國志14》翻出來懷舊,結果被小小常逮個正著。看著兒子放光的眼睛,我虎軀一震——這場景太熟悉了!25年前,我就是逃課在網咖打《三國志2》被老爹當場抓獲的。但這次,看著兒子躍躍欲試的樣子,我深吸一口氣,決定開啟一場蓄謀已久的"反向操作"。
"想玩?老爸教你!"兒子對這話一點兒不陌生,想當初也是我把《黑神話:悟空》主動介紹給他的,作為骨灰級玩家,我太懂“遊戲不是洪水猛獸”這個理了,而且堵不如疏,與其讓他偷偷玩手機,搜劣質遊戲,不如我親自當"遊戲質檢員+陪練員"!

第一招
去年《黑神話:悟空》大火時,20年不碰遊戲的我,特地買回來帶娃玩。跟娃一起玩過小西天那個章後,我假裝不經意地嘟囔了句:"這黃眉老怪在原著裡可是個狠角色,原著裡這貨假扮如來騙過整個西天!",然後又把一本《西遊記》青少版放在家裡顯眼的位置……果然,小傢伙一看到就抱著不撒手了。因為《黑神話》其實有點像是“西遊後傳”的意思,如果對西遊記更有深的瞭解,玩起來更能理解裡面一些貌似莫名其妙的對話。這款遊戲勾起了小小常對《西遊記》的興趣,所以他兩天快速看完了青少版(之前給大家推過青豆書坊家的青少版四大名著,這裡就不再多介紹了)。
還有去年春節,我們這倆南方小土豆去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兒子看見另一個他喜歡的遊戲——《我的世界》主題冰雕直接蹦起三丈高。

因為娃喜歡這個遊戲,我這個寒假給他買了十幾本官方原版英文小說(每本250頁起步)。結果你猜怎麼著?這個寒假,不用催不用逼 ,人家邊啃生詞邊傻樂,1000頁英文書愣是當遊戲攻略看完了!
而為啥這個寒假又把《三國志》遊戲隆重請出來了,想必大傢伙也猜到了,對!《三國演義》可以安排上了,而且這次直接升級到了羅貫中的原著。

現在兒子口頭禪變成:"等我打完這關就去看書!"
第二招
最近帶兒子入坑《三國志》,我拿出大地圖,直接開啟"人形外掛"模式:
-
調兵時指著許昌:"這是曹操的大本營,跟現在河南省會鄭州捱得很近";
-
看到諸葛亮屬性面板:"智力100政治96?知道為啥他是智力天花板的存在嗎?";
-
赤壁之戰前特意暫停:"知道為啥要借東風嗎?因為古代打仗要看……"

最絕的是延續了剛才的第一招,玩1小時遊戲,接著看1小時原著——那些半文半白的"吾乃常山趙子龍",在娃眼裡都成了遊戲角色卡!遊戲和書互相印證,讓他不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遊戲中周瑜的各種引數都不是胡寫的,他還有個特技叫“火神”,凡使火計必定成功,原因不用我說了吧)
現在小小常張口就是:"爸你知道龐統為啥叫鳳雛嗎?""赤壁之戰要是周瑜沒借來東風會怎樣……"
然後,昨天元宵節,我帶他去看燈展猜燈迷,下面這個燈迷他自己猜出來了,興奮得哇哇叫:

(事事齊全說漢高,打一《三國演義》人名,很簡單的燈謎,但他猜出來了很興奮)
老父親表面淡定,內心早已笑出鵝叫:這興趣不是說來就來了嘛?!
第三招
偷偷告訴你們,這兩年為他精挑細選的這些遊戲,可都是我靜心設計的"特訓營":
打boss可比做操帶勁,每次打BOSS失敗,兒子都會邊搓手柄邊覆盤:"剛才不該貪刀!""閃避時機要卡在0.5秒內"——這不就是專案管理裡的PDCA迴圈?
蓋房子比做數學題直觀,看著他邊蓋城堡邊查"redstone circuit"(紅石電路),我突然悟了:暑假去美國參加夏令營的錢是不是又能省了?
調兵遣將比奧數燒腦,最近兒子迷上給各勢力做SWOT分析:"劉備得荊州是機會,但人才儲備是弱點"——好傢伙,商業戰略課是不是也可以安排上了!
盤點下,截至目前,這個寒假小小常至少玩了五六十個小時的遊戲,可能很多人聽到這個數字會連連皺眉說我不靠譜,但我覺得這個作為遊戲周邊的寒假成績單一點兒也不弱:
✅1000頁英文小說閱讀(30萬詞)
✅《三國演義原著》上冊看完(30萬字)
✅父子聊天時長暴漲200%(從"哦嗯好"變成動輒20分鐘的討論,從遊戲策略出發到相關的歷史、書中的情節等)

從去年寒假開始跟娃一起打遊戲後,我不僅不用跟娃為了玩遊戲鬥智鬥勇了,還在實戰中總結出了“遊戲教育三原則”:
1、前置篩選:所有遊戲必須自己先通關(老父親重操舊業,練就凌晨一點打BOSS的神功)
2、場景嫁接:遊戲到現實的"超連結"(吃完火鍋都要分析:"這地形適合埋伏!")
3、降維打擊:用高階內容倒逼興趣(看完《我的世界》小說再推薦《三體》)
2、場景嫁接:遊戲到現實的"超連結"(吃完火鍋都要分析:"這地形適合埋伏!")
3、降維打擊:用高階內容倒逼興趣(看完《我的世界》小說再推薦《三體》)
最重要的是——永遠比孩子多走半步。
我初中的時候就很喜歡玩遊戲,特別喜歡各種戰棋類和策略類的遊戲。當年的《三國志2》,是我每天晚上必打的(當時我的學習壓力比現在的娃小得多),通關了無數次。我也因此喜歡上看《三國演義》,那本原著我起碼來回讀了三遍。
我自己的這段經歷,讓我從來不把遊戲視為洪水猛獸,而是學會帶著孩子去看見螢幕裡的另一個世界。當兒子突然指著遊戲裡的長安城說:"爸,我們下一個暑假去西安吧!"我就知道,那些在虛擬世界埋下的火種,終將在現實世界綻放成滿天星光。
接下來,我準備帶他玩《文明6》,讓他透過遊戲去了解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各種科技和奇蹟。

評論區一起來聊一聊吧:你童年最愛的遊戲教會了你什麼?如果給孩子推薦一款遊戲,你會選哪個?
抽點贊最高的一位贈兒童滑板1個(點贊抽獎截止到15日12點)。

重
預
1
END
1

